趣味教學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有趣的材料,通過生動幽默的教學語言,科學的教學設計,讓學生本身對語文感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高效地學習語文。它符合小學生認識世界,學習語言的規(guī)律,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下面我將探討趣味教學的幾種方法。
一、運用詩化的語言解讀課文
每一篇課文都是一首優(yōu)美的詩歌,讓學生自己用詩化的語言來解讀全文,比死記硬背課文的中心思想要牢固許多,同時還能提升學生們的作文水平。在教學《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一文時,不等我布置,孩子們給課文編了一首詩:“牢記囑托寫《史記》,飛來橫禍遭酷刑,歷盡屈辱心不改,成就輝煌之絕唱?!备鶕姷膬热?,孩子們就能敘述課文的內容,而且印象深刻,孩子們可謂越戰(zhàn)越勇,寫的詩也越來越好。
二、給課文配插圖
小學語文課文趣味性強,幾乎每篇課文都配有一到兩篇插圖,但對于想象力豐富的孩子們來說,這是遠遠不夠的。有時在課堂上,我會留有一定時間給孩子們繪出自己心目中的圖畫,這并不是美術課,而是讓孩子們繪出自己的理解。在教學《埃及金字塔》一文時,同學們對課文中敘述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來的就比較難以理解,我一邊畫圖一邊講解,然后讓學生們一邊畫圖一邊理解課文內容,有的學生甚至畫得比我都好,這樣理解起來也輕松許多。
三、角色扮演
小學語文課文生動、有趣、富有感染力,孩子們好動,表演欲望強,文中的多種角色就為孩子們的表演創(chuàng)造了條件?!舵隙鸨荚隆芬徽n主要塑造了三種角色,美麗善良的嫦娥,力大神勇的后羿,奸詐貪婪的逢蒙,在熟讀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孩子們演出了自己的風格。有的孩子甚至根據民間傳說,加進了幾個角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組同學找了兩個個頭稍矮的學生當做嫦娥的孩子,當嫦娥被迫與孩子們分開時,兩個孩子緊緊抱住媽媽的腿,哭訴著,連眼淚也掉了下來,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動容。孩子們真是太有才了!很多文章我都會讓同學們去演,他們在演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發(fā)揮了自己的聰明才干。
四、幽默語言化矛盾
孩子們都喜歡幽默的老師,即使是批評,也易于讓孩子們接受。最近班里出現(xiàn)了幾個“黃毛”小子,才五年級的學生,就“標新立異”了。我并沒有急于批評,而是等待時機。課上,我發(fā)現(xiàn)一個“黃毛”小子在開小差,我急忙叫住了他,他站起來,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我故作驚訝地問道:“啊,你染了頭發(fā)啊,大家說好不好看?”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不好看,還有毒。我又叫了一名女同學,也說不好看。我趁機誘導:“理發(fā)店所用的染發(fā)劑多為劣質染發(fā)劑,對身體有害,怪不得你回答不上來,原來是毒素侵入大腦,導致大腦反應遲鈍?!焙⒆觽円黄β暎俏煌瑢W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染發(fā)風波暫時告一段落。
五、利用多媒體課件教活教材內容
從視聽等多方面吸引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有利于學生眼、口、手、耳、腦多方位同時調動,全身心投入,猶如身臨其境。在教學《早》一課時,我先呈現(xiàn)幾組三味書屋的圖片,讓學生們根據圖片敘述“三味書屋”的陳設,緊接著來到三味書屋的后園,看到了一株株臘梅樹,讓學生說一說梅花的特點,再啟發(fā)學生了解作者寫臘梅花的目的。通過直觀形象的手段,學生們更易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記憶起來也容易許多。
六、編故事
孩子們都愛聽故事,他們也樂于自己當編輯,寫故事。編故事分為兩種,一是接著課文后面續(xù)編,二是改編。同學們對編故事都付出了極大的熱情,他們想象力豐富,思維獨特,以孩童的眼光描繪了一個個孩童的世界,有時連大人都自嘆不如。
(1)教師要不斷“積淀”,擴大視野,提升自身素質。厚積薄發(fā),知識積累是教師一生的任務,所謂“給一杯水,需一桶水”之意,就是強調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這樣教起來便會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學生們也更愿意和知識淵博的老師學習。
(2)教師要適應學生心理,用愛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只有先了解了每個孩子的心理特點,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愛是了解學生的載體,一個充滿愛心的老師便會培養(yǎng)出一個充滿愛的集體,在愛的氛圍里,學生們的主體意識得到加強,他們會更主動活潑地學習。
有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而且讓孩子們樂意學、愿意學,學習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作為教育教學的實施者,教師的責任重大。
?。种菔袡M水鎮(zhèn)中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