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素質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重視語言教學的交際性已經成為中學英語教學的共識。中學英語教學目的不應只是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新課程下的英語教材打破了以語法項目為主要脈絡組織和安排教學的模式,圖文并茂,盡量適應了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并吸收了現(xiàn)代語言教學的思想,尤其強調語言的交際性。
交際,既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又是學習語言的根本目的。缺乏交際的教學是“機械教學”,不能交際的英語叫“聾啞英語”。通過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通過有意義的交際性活動學習英語,并讓學生獲得用英語做事的成功感,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有利于發(fā)展學生學習英語的潛能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只有學生能夠自如地應用英語,才是成功的英語交際性教學。筆者認為,成功的英語交際教學需要把握好以下四點:
一、充分體現(xiàn)交際的境、情、味
英語,同母語學習相比,在學習環(huán)境、學習主體及歷史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不同。這就要求我們在開展交際性教學時,應盡量展示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背景,盡量體現(xiàn)英語交際的境、情、味。
1.境
即使同樣的話語,因場合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表達意義。因此,成功的交際需要良好得體的語言環(huán)境作基礎和保證。實現(xiàn)的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聯(lián)系身邊適合教學內容和交際材料的實事、實景、氛圍等創(chuàng)設情境;二是通過錄像機、幻燈等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直觀形象、恰當自然的模擬環(huán)境。這些情境是構成交際活動的基本因素和前提條件之一,并對交際內容及意義起著形象鮮明的詮釋作用。
2.情
語言是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的工具?!扒閯佑谥?,形之于外”,倘若僅僅是對原交際材料進行蒼白機械地重復,而未能把教材內容按其交際原貌活化于課堂,失掉語言內含的情感色彩,就達不到提高交際能力的目的。
3.味
英語交際中對于“味”,主要體現(xiàn)在交際者自覺地接受了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有較為深刻的交際情感體驗并能運用優(yōu)美的語調和確切的語感自然地展示出來等??梢哉f,境是交際的基礎,情是交際的誘因,味則是交際的感悟和升華。
二、力求知識與能力的有機統(tǒng)一
面對新教材,有許多教師對于語法知識的傳授不知如何著手。語法揭示了語言的內在規(guī)律,忽視語言形式的理解學習,勢必會導致基礎教學從“聾啞英語”這個極端走向“文盲英語”的極端。但是,語言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xiàn)象,只有實現(xiàn)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相聯(lián)系,語言知識與語言運用相統(tǒng)一,才能達到掌握語言的目的。
具體地說,要在語言知識的傳授中,滲透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使語言知識得到深化和升華。學生可通過聯(lián)系生活、結合實物、運用電教等手段,創(chuàng)設較為恰當?shù)恼Z言環(huán)境,對含有一定語法規(guī)則的語言反復應用操練,然后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點撥下,歸納出語法規(guī)則,最后將本語法融合于較為復雜的交際材料中,進行整體性交際演練,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的有機統(tǒng)一。
三、正確處理聽說與讀的關系
新教材在內容的設計和編排上,有利于教學內容的口語化,教學過程的交際化,這無疑為實現(xiàn)課程標準提出“獲得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這一根本目的創(chuàng)造了條件。然而,有些教師使用新教材后,學生的讀寫量大大減少了,甚至整堂課都在問答、聽說、演練。長此下去,很難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進行英語教學,應嚴格地遵循“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原則。因此,就英語能力而言,有聽、說、讀、寫等各個不同的層次和方面;就交際而言,有口頭的和書面的。而且,對于每一節(jié)課來說,又是更為詳細具體的分解目標,訓練的針對性更強。我們在進行交際性教學時,切忌脫離實際,只注重它的表面形式和外部構架,忽視對其實際效果的研究,要正確把握好聽說讀寫的關系,使學生的各種能力協(xié)調發(fā)展,以全面促進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四、活動設計務必得當
交際性活動的設計必須以現(xiàn)有學生的基礎為準。教師設計活動時,要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有事可做、有話可說,并讓每個學生體驗到用英語做事的成功感。如果活動的設計方案只圍繞基礎較好的學生,那就不能稱之為成功的活動設計。
此外,在交際性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牢記以學生為中心這一基本準則,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參與討論、操練、競賽等認知和體驗活動,但絕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對學生放任自流,任憑課堂教學失控。相反,學生在許多環(huán)節(jié)上不僅需要教師的指導,也需要接受教師在整體上的組織和管理。當學生活動出現(xiàn)不合總體目標的偏差時,教師應適時運用可行的管理手段給予糾正。特別是在小組和全班活動中,教師應起著積極的主導作用,放得開,收得攏,既熱烈活潑,又井然有序。另外,為了獲得駕馭課堂的主動權,教師平時應該積極營造和諧活潑的課堂氛圍,要多注意與學生的情感溝通,這樣才能真正得到學生的積極配合和參與,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ㄗ髡邌挝?江蘇省張家港市暨陽湖實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