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把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都既列為課程目標,又列為課程內(nèi)容。語言技能即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但這四項技能又各具有自己的語言特點和心理特點,因此進行專門的訓練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進行聽力的培養(yǎng)呢?
一、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
聽的過程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心理過程,聽者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是非常必要的。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有的學生在聽之前就莫名地緊張,有的學生則是在聽的過程中心理起了變化,因此進行正確的心理引導是很有必要的。我們要告訴學生,其實初學者在聽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很多困難,如語速過快、生詞過多、噪音干擾加上對連讀、失去爆破的不習慣等問題,有時會聽得稀里糊涂,不知所云。這都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每個初學者都會經(jīng)歷這個階段。我們要首先樹立自信心,同時要善于控制情緒,調(diào)整心態(tài),努力把這種因主觀原因?qū)е碌膿p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聽前的準備工作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往往要對聽的東西事先有思想準備。比如,在通過海關時,我們知道海關的工作人員會問些什么。但是我們的老師在處理教材中的聽力訓練時,往往不幫助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準備活動,而只是說Listen to it ,然后就按錄音機的鍵鈕。學生在思想上毫無準備,感到不知所措。他們可能不知道所聽材料到底圍繞著什么話題進行,談話是在什么地方以及談話人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因此老師幫助學生做好聽前的準備活動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聽一段語言材料之前,要先提出一個或幾個問題,常見的問題如what,who,where等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尋找答案,這樣就做到了有的放矢。當然在專項聽力訓練時,可讓學生做好兩個準備。一是盡快瀏覽所有題干和選項,以獲取一些有用information。二是做好筆錄工作,由于聽力材料的不可重復性,中間夾雜著大量干擾信息,這就對聽者的理解和記憶能力提出了挑戰(zhàn)。因此我們要對材料中的某些數(shù)字、人名、時間、電話號碼等進行速記。
三、預估和猜測
預估就是根據(jù)所聽材料的題目對其內(nèi)容、情節(jié)和涉及的范圍的判斷和估計,是聽者理解并掌握所聽材料內(nèi)容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它可以幫聽者對所聽材料進行積極的想象、推理和判斷,有利于發(fā)揮聽者的主觀能動性。例如,有關環(huán)保的話題,我們就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預測: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our envioronment?
猜測是根據(jù)上下文,對不熟悉的內(nèi)容部分進行合理的推斷與猜測。由于聽者聽到的是一現(xiàn)而逝的、一連串的語流,有些地方可能是連讀、失去爆破,還有的可能夾雜著噪音,再加上說話人的口音、聲音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差異以及語言表達方式的差別,要想把所有的語言信息都聽得清清楚楚,是不容易的事。因此,聽者要善于運用自己以獲取的語言信息,對未知的語言信息進行迅速的判斷和猜測。
四、抓主題
抓主題就是通過注意聽文章的中心句、段落的主題句、關鍵詞等手段來抓住內(nèi)容大意。多數(shù)初學者都有這樣一個心理,即力求把每個詞語、每個句子聽得清清楚楚。由于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聽懂每一個單詞、句子上,結(jié)果獲得的只是零零碎碎的信息,抓不住材料的中心內(nèi)容,聽完后,仍不懂材料主題大意是什么。因此在聽的過程中,聽者應該時刻想著“這篇文章主要論述的是什么”,聽不懂的地方可根據(jù)主題去猜測它的意思,忽略無關信息,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聽力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我們方法得當,多渠道、多方位地對學生進行訓練,學生的聽力就會有驚人的進步。
?。ㄗ髡邌挝?河南省焦作溫縣溫泉鎮(zhèn)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