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社會得以運轉(zhuǎn)的重要基石。我們的日常生活是建立在對他人信任的基礎(chǔ)之上的。政治上需要政治信任,經(jīng)濟上需要商業(yè)信任,婚姻上需要婚姻信任,教育上呢,當然需要教育信任。
什么是教育信任,簡單地說,就是教師信任自己的學生,學生信任自己的教師。作為教師的我們,需要反思一下,我們信任自己的學生了嗎?我們得到學生的信任了嗎?你的學生信任你嗎?你信任自己的學生嗎?
如果我們得到了學生的信任,那么,學生就會把我們當作可以信賴的人。他們會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甚至把自己的秘密告訴我們。當他們遇到困難時,他們就會向我們求助。當他們在離開校園以后,不管是多少時間,一年兩年,十年八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都會繼續(xù)信任我們,雖然期間并不經(jīng)常聯(lián)系。
我們是否得到了這樣的信任?如果得到了,那我們的教育是成功的。成功的教育必須建立在信任的基礎(chǔ)上,成功的教育必須建立起師生之間的信任。沒有信任的教育是不成功的,信任缺失的教育同樣是失敗的。
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建立在教師可靠的品格上,建立在教師可貴的專業(yè)技術(shù)水平上,建立在教師對學生的負責任上,也建立在教師能夠為學生分憂解難的行動上,建立在教師能夠為學生嚴守秘密的謹言上。
作為一個被學生信任的教師是幸福的。當然也肩負著被信任的責任。
有一位剛上任的領(lǐng)導在上任演講中,首先感謝了下屬的信任,而不是領(lǐng)導的提攜。他認為,一個人給他什么都好還,唯有給他信任不好還。他人給予了信任,你就要經(jīng)得住這個信任,就要向著信任的方向去努力,不要辜負他人的信任。
人與人之間,給予信任,比給予贊美更重要。贊美別人我們都不吝嗇,但信任別人呢,并不那么容易。因為信任的建立需要一個對對方考察、考驗的過程。只有經(jīng)得住考察和考驗才能夠獲得信任。
教師這個職業(yè)可能天然地包含著被信任的天性。教育中的信任,既包括知識上的信任,也包括品德上的信任,還包括生活中的信任。雖然,教師有天然被信任的先天基因,但并不是每個教師都可以獲得學生的信任,并不是每個教師都可以獲得每個學生的信任。
獲得學生的信任,是教育的應(yīng)有之義,也是每位有志于教育的人努力的方向。我們在與學生的相互信任中,相互支撐,構(gòu)建可靠的師生關(guān)系,構(gòu)建可靠的教育品質(zhì),也構(gòu)建美好的師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