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變成高中生,每個學生都會面臨著環(huán)境、教材、學習方法、身心狀態(tài)的改變。而物理這門課程,則要求學生必須從物理學的思維方式上,從掌握比初中更多定量研究問題的特征出發(fā),進入學習高中物理中來,這些對于高一新生是難以適應的,要有個過渡的時間。初高中物理怎樣銜接,如何很好地搭建平臺使學生能夠更快地進入到高中學習中來,是一個值得探索研究的過程,需要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師生雙方共同合作及努力。
一、注意知識的銜接,做到平穩(wěn)地過渡
新編高中物理教材和初中物理教材是一致的,很多知識初中都學過,只不過高中物理的知識更加深化。根據(jù)課程大綱的規(guī)定,聯(lián)系本校學生的現(xiàn)狀,我們對新生制訂了新的教學方案,對于初高中物理的銜接問題加強關注,要求在溫習初中內容的基礎之上進行授課。降低知識難度,降低高、初中跨越的“臺階”,讓知識能夠合理地遷移,并在遷移當中得到進一步地深化。
二、打散教學的難點,適當?shù)胤怕M度
對于教材中那些不太好理解的知識和概念,要適當?shù)胤怕虒W進度,把教學難點打散,使學生有逐漸適應的過程。在第一遍的教學過程中一定不要心急,不要講究知識一下到位。只求學習一個知識點要理解一個知識點,對于基本的知識要真正弄明白,對高中物理的思維方式和物理學的研究方法要有所感悟。
三、多做演示性實驗,在授課中運用多媒體
物理學的基礎是實驗,演示實驗能夠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理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通過演示能夠加強學生的感性認知,避免想當然的思維方式和認識習慣,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和物理概念,從而得到正確的物理定律。在授課中,要利用學校的實驗室器材,想盡一切辦法開足演示實驗。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化抽象問題為形象表達,使物理課堂更加直觀、生動,分散教學難點,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四、加強學法指導,培養(yǎng)數(shù)理結合能力
高一學生在學習物理中有兩大困難:(1)不知道怎樣學習物理課。(2)不會數(shù)理的結合。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使學生學會學習,即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要有意識地滲透學習方法。我們在講運動學的時候,首先要教學生一句物理的情境去畫草圖的方法,把問題中的待求物理量、已知條件全都標在圖上,用圖去解決問題,打開思路,難題也就容易多了。
總之,我們要充分認識高中新生在物理學習上的特點和現(xiàn)實困難,尊重學生的這個基本實際,多想辦法,研究規(guī)律和遵循規(guī)律,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跨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這個學習臺階。
(作者單位 河北省行唐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