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從自主學習的概念出發(fā),總結了影響自主學習英語的不利因素,提高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策略。
關鍵詞:自主學習;英語;自主學習英語能力
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西方的語言教育學家就開始對語言學習的自主性產生濃厚興趣,掀起了一股人本主義思潮,羅杰斯(C.Rogers)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張,認為教師的角色只是個“方便學習的人”(facilitator)。目前,教育領域普遍由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方法轉移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法上來,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是課程改革的首要目標,這一目標使“改變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學習”成了這場改革的亮點。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這一理念不斷被強調。因此,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作用在于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一、對“自主學習”的理解
“自主學習”是指在教師的指導啟發(fā)下,獨自探索知識,發(fā)揮自身學習潛能,實現(xiàn)自主獨立發(fā)展的教育實踐活動。也就是學習主體主導自習的學習,它是在學習目標、過程及效果等方面進行自我設計、自我管理、自我調節(jié)、自我檢測、自我評價和自我轉化的主動建構過程。
二、目前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不利因素
1.受“以書本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少有人去真正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和自主學習能力。
2.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在方法上采用說教式、填鴨式,側重于向學生灌輸知識,而較少啟發(fā)學生尋找、思考并解決問題,這就使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的位置,抑制甚至扼殺了他們的思維空間,不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更不利于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3.學生“被動”學習的習慣和學習英語方法的不正確使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因此漸漸失去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探索知識的欲望。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英語,培養(yǎng)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
1.課前激情導入,激發(fā)自主學習意識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可以提出一個帶啟發(fā)性、趣味性的問題,或創(chuàng)設一種懸念,或者以歌曲音樂導入都會在學生那平靜的“水面”激起漣漪,達到課始趣亦生的境界,這樣學生在自我實踐中自己去體驗,去領悟,去感受,去收獲知識,去享受成功。例如,在教學牛津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2 Travelling的Reading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喜歡旅游嗎?那么就請看看這幾幅圖(Sandy旅游日本時的幾個重要景點,還配有不同的形容詞),如果你是Sandy的話,你可否用簡單的話語描述一下你的旅游感受,讓同學們隨著你的敘述一同經歷一次非同凡響的旅游呢?這時,學生的注意力及學習興趣迅速地被調動起來,多種感官全方位地開始參與學習,使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2.精心設計課堂活動,引領學生自主學習
Johnson和Paulston在談到learner roles(學習者的角色)時說到:“The learner is a member of a group and he learns by interacting with others;The learner is a tutor of other learners; The leaner learns from the teacher,from other students and from other teaching sources...”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分工,以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互評等方式,讓學生進行思考,在活動中思考,在思考中加深記憶,久而久之,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將成為一種持久強烈的意識,進而實現(xiàn)自主學習。例如,在教學九年級的寫作課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學案片段:以“Better and Better”為題寫一篇短文,介紹與過去相比現(xiàn)在人們生活的變化(例如,居住條件、溝通方式、交通工具……)。參考詞匯:used to; apartment; keep in touch with sb; go to work by...80詞左右,15分鐘內獨立完成。然后,要求學生同桌互換自己的作文,開始點評。我將中考作文評分標準在大屏幕上顯示,并設計如下環(huán)節(jié):(1)按評分標準點評同學的作文;(2)寫出恰當?shù)脑u語;(3)給出改正的建議;(4)找出對方的亮點;(5)寫出自己點評的心得、感受。這樣,學生在互評中質疑探究,在參與中學習積累語言,在反思中升華認識,久而久之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改進教法、指導學法、養(yǎng)成習慣,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Tell me and I’ll forget. Show me and I’ll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ll learn.因此,教師應深入鉆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豐富內涵,努力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氣氛,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多參加語言實踐,努力實現(xiàn)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教師應充當啟發(fā)者、引導者及幫助者,精講多練,多啟善導。例如,在學習單詞時,我是這樣引導學生記憶單詞的:同學們,有些單詞正看、反看都有意思,越看越有意思,越有意思越想看。再配合一定的口訣,能讓你達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不信可以試一試哦!live倒過來就是evil??梢姟吧睢辈荒茴嵉?,顛倒過來就是“罪惡”——儼如警世通言!又如,鼠輩造反(猜一英語單詞)。謎底是star。因為star從后往前讀,正好是rats。英語中有不少單詞左右有講,堪稱翻然成趣。同學們,自己可以開動腦筋,再想想有沒有其他的例子呢?學生開始紛紛舉例,如:上帝(god)有條(dog)狗、現(xiàn)在是(are)什么時代(ear)、大灰狼(wolf)嘴里流出(flow)很多口水、請把口香糖(gum)吐到缸子(mug)里、部分(part)人掉進了陷阱(trap)里、見面的地點(spot)是山頂(top)等。通過這樣的舉例,學生覺得記憶單詞不再是件苦差事,這學習的攔路虎被打跑了,學困生也無“困”可有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斷高漲,甚至有些學生不滿足自己當前的單詞量,主動地向更高年級的單詞進軍!他們在記憶中尋找規(guī)律,從規(guī)律中尋求樂趣,總結出適合自己的背誦方式,再加入個人的聯(lián)想及理解。從此,單詞記憶變得如此有趣,英語課堂成為放飛思想的天空,英語成績更是一路高歌!
4.開展課外活動,拓展自主學習的空間
課外活動可以鍛煉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以及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外活動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臨場發(fā)揮力將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由于沒有課堂的嚴肅氣氛,學生會無拘無束,自由發(fā)揮,從而為學生學習英語提供較為寬松的環(huán)境。課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多種多樣。根據(jù)初中生的特點,結合教學實際,可采用課外表演、英語角、唱英語歌曲、讀書會、故事會、書法比賽、觀看VCD教學片等活動形式。例如,開展英語角活動可根據(jù)教學內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每周確立一個話題。然后,利用周末或課外時間,組織開展活動。如,Introduction; Making telephone calls; Shopping; How to spend holidays; Having a birthday party; Enjoying Thanksgiving dinner. etc.可在活動完畢,要求學生用英語寫出周記,教師每周批改。久而久之,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會得到明顯提高。英語課外活動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把較為枯燥的被動學習變?yōu)樯鷦踊顫?、積極主動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領略到獲得新知、提高技能的成功感。
5.加強策略指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并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在英語課程實施中,幫助學生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不僅有利于他們把握學習的方向,采用科學的選徑,提高學習效率,還有助于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可持續(xù)學習奠定基礎。在教學中,教師應從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等方面指導學生改進學習策略,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例如,如何制訂學習計劃;如何主動做好預習、復習工作;如何根據(jù)目標、任務,進行自主學習活動;如何質疑教師的教學、教材的說明、答案的參考等;如何提高聽課效率,切實完成學習任務等。此外,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滲透和示范學習策cQnu388s/P1HKi3GIctpOQ==略??傊?,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學習策略,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咨詢。教師為學生提供指導和咨詢時,不要輕易否定學生的學習策略,更不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以合作伙伴或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交流,避免給學生造成一種“我說的就是對的”的印象。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作為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把“練”的安排納入課堂中。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的綜合能力,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實施英語新課程的過程中,教師應善于啟發(f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自主活動,滲透“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教育理念。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核心就是把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加強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機會和條件,徹底放手讓學生去動腦思考,動手實踐。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得到真正發(fā)展。教師們,心動不如行動。讓我們行動起來,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吧!這樣的教育才是智慧的教育!
參考文獻:
胡春洞.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7.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qū)大彭鎮(zhèn)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