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則,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處處嚴以律己,樹立起自身的威信,抓學生的常規(guī)教育,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
只有班主任老師最熟悉他的學生,因此班主任較領導和任課教師便于對學生進行教育。班主任就像全職母親,他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動態(tài)。養(yǎng)成往往從行為訓練入手,綜合各種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幼兒的“知、情、意、行”最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習慣養(yǎng)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yǎng)不好,終生受其累。
教師要重視家長的榜樣作用,家長對學生的言傳身教直接影響著學生年輕的心靈。設想一下:一對父母,如果事事認真,他們的學生肯定事事認真;一對父母,如果事事馬虎,他們的學生肯定事事馬虎。所以,作為家長必須重視榜樣的作用,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事做起,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和教育學生。
教師要善于“蹲下身子”欣賞學生,傾聽學生,與學生溝通。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是怎樣的呢?我們真該常常光顧學生005e20698326e33bc5fcd2e0cef6e16379a0b1e8c4d3aceb2793cf19af2df6e3的內(nèi)心世界,與他們的思想一起漫游,平時多和學生溝通,認真及時地給他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要信任他們,不要遇事就橫加指責,要耐心地說服、指導學生,要相信他一定行。生活中,學生有很多方面比我們大人要純潔得多、可愛得多、強得多。“蹲下身子”是聰明家長睿智的標志。你只有“蹲下身子”,才能真正看到學生眼中豐富多彩的世界,真正感受到學生內(nèi)心世界的真、善、美。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在談教育的時候曾經(jīng)說過:“具體具體再具體,細節(jié)細節(jié)再細節(jié)。”成功的教育要從關注細節(jié)抓起,細節(jié)成就學生一生,從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入手,從生活的點滴抓起。細節(jié),決定教育的成敗;細節(jié),更能滋養(yǎng)教育的智慧。對學生的教育無小事,事事都關乎其健康成長,潤物細無聲,總而言之,成長中的學生,教給了他什么細節(jié),也就奠定了他將來具有什么樣的生活品質(zhì),也就決定了學生將來會有怎樣的人生,正所謂“小事成就大事,細節(jié)決定成敗”。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靠從小培養(yǎng)的,它包括文明禮貌習慣、生活衛(wèi)生習慣、良好的作息習慣、學習習慣等等。一點一滴改變著自己,伴隨著學生的成長而成長,體會著為人父母的艱辛。
嚴格的養(yǎng)成教育,能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它為學生成才奠定了基礎。學生在一入中學,作為引導的第一步,要向?qū)W生宣講入學須知。為使新生易懂、易記、易做,采用四個結(jié)合:講學結(jié)合、學議結(jié)合、議做結(jié)合、做評結(jié)合,使學生明白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讓新生該做、先做、必做有事,都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每位教師,在開始接觸學生時,都嚴格要求自己做好每個第一,如,第一次談話、第一節(jié)課等,注意樹立第一形象,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先做到,要求學生先做好的,教師必須先做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班主任老師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覺悟,不僅要重“言教”的作用,還要重視“身教”的作用,平時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學生的表率,學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你的影響。再次,重視小事小節(jié),點點滴滴抓養(yǎng)成教育。我們的班主任教師就要做到腿勤、眼勤、腦勤、嘴勤,準確地執(zhí)教和引導每一位學生,能使做得好的學生激動,做錯了的自覺改正,從而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使學生在愉快的心態(tài)下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作者單位 河北省保定望都縣黑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