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學習方式是推進新課程改革,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必然選擇。將教師主教的學習方式向學生主學的學習方式轉變是學習方式優(yōu)化轉變的最佳途徑,能充分體現(xiàn)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的“小組合作學習”,是實施學習方式轉變的高效平臺。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首先要解決學生全員參與、共同成長的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筆者經(jīng)過研究和實踐,總結了一些有效策略。
促進學生整體發(fā)展,促進學生全員進步,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之一。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使各個小組盡可能的進步與成長。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就必須特別關照和促進各小組的“小號”學生(即1號、2號學生)進步,讓他們有機會成長為小組的3號、4號學生。要促進1、2號學生的最大發(fā)展,就必須解決他們在學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號、2號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存在這樣幾個問題:其一是先天不足,具體表現(xiàn)在基礎知識差;自主學習習慣差,如聽講,發(fā)言等;自主學習能力差,如傾聽能力、閱讀能力、表達能力、分析能力等。其二是學習被動,具體表現(xiàn)在:接受學習任務被動,老師督促的多,主動行動的少,組長安排的多,主動爭取的少;組內(nèi)合作被動,有的是在組長的強勢下進行;全班展示被動,缺乏勇氣,欠缺表達;完成作業(yè)被動,1號學生獨立完成的少,主動和被動COPY同學得多。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和消除這些現(xiàn)象呢?我們在實踐與研究中,采用了以下三種辦法。
一、分配任務時照顧
在課堂中安排學生的學習任務時,對1、2號學生充分照顧,可從四個層面實施。
1.問題梯度設置
學習目標問題化時,將問題設計得有層次,有梯度,由易到難,由小到大,由形象到抽象,這是學生能自主學習的前提,如,鄧代本老師在執(zhí)教《馬說》時,這樣設問:文中“伯樂”“千里馬”“食馬者”各比喻了什么樣的人?這是一種什么寫法?這種寫法有什么好處呢?并附提示:先獨立思考(3分鐘),每小組1號、2號完成第一、二問,3號、4號完成第三問。這種梯度設問讓1、2號學生在學習時做能做的事,避免學習時的茫然。
2.適度分配任務
不管是老師還是組長,要給1、2號學生適量的任務,適度的任務。如,曾凡新老師在組織學生學習《五柳先生傳》時,這樣分配任務:“本文句式特別,你的發(fā)現(xiàn)是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1、2號找句式,3、4號歸納作用)。這樣分配量度適中,難度適當,保證了學生在“最近發(fā)展區(qū)”有一定程度的發(fā)展。
3.交流展示優(yōu)先
在小組內(nèi)交流時,讓1、2號學生先發(fā)言,先匯報,先提問,在全班展示時,1、2號學生優(yōu)先展示匯報,優(yōu)先展示PK。如,熊里鵬老師在執(zhí)教《五柳先生傳》時,在全班展示環(huán)節(jié)中,讀準字音由1號展示,解釋字詞由2號展示,我在上課中,在學生匯報學習成果時,優(yōu)先1號學生發(fā)言,這樣就能保證他們有展示鍛煉的機會。
4.作業(yè)分層要求
在進行當堂檢測或布置作業(yè)時,分層要求,特別是1號學生的作業(yè),要起點低,任務少,難度小。如,我在七(1)給何敬魏布置作業(yè)時,只要求他做選擇題。給楊校舜兄弟布置作業(yè)時,對于問答題,把答案告訴他們要求他們抄下來即可,盡量幫助他們保持學習的興趣。
二、檢查學習時督促
1、2號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與自主學習能力比較欠缺,他們在完成學習任務時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特別關注。
1.自主探究時提醒
學生在自主學習獨立探究時,教師要有針對性地盯緊1號或2號學生,隨時關注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如果出現(xiàn)開小差等情況,教師要及時提醒引導,讓他們集中精力學習。我在八(3)班上課中,秦夢瑤、李治杰等學生在獨立閱讀時,就經(jīng)常性地站在他們身旁,隨時提醒和指導他們尋找知識要點,保證他們的學習進度。
2.組內(nèi)互助時輔導
學生在小組合作時重點觀察指導幾個小組的1、2號學生,參與他們的學習交流活動,詢問他們的學習困難,掌握他們的任務完成進度,指導3、4號學生對1、2號學生輔導幫助。曾凡新老師在執(zhí)教《再塑生命》中,小組合作時,直接參與兩個小組的討論,指導組內(nèi)2號學生,在展示環(huán)節(jié),這兩個小組的2號學生的圓滿匯報驗證了教師指導的效果。
3.效果檢查時定向
無論是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還是小組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后,先檢查1、2號學生的完成情況,或詢問,或點名回答、或指名代表小組匯報。我們綜合組在學生的展示環(huán)節(jié),一般都請2號學生代表他們所在的小班匯報,2號學生清楚在展示時有匯報的任務,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將適度的壓力轉變成了學習的動力,自覺不自覺地激發(fā)了學習的潛力。這樣做既檢查了學習效果,又給了2號學生成長的機會。
4.合作學習時幫帶
小組長在小組學習共同體中扮演的是小老師的角色,在合作學習中,要求小組長,或3號學生對1、2號學生幫帶,并對小組長適當培訓,通過小組長的指點、討論、講解等方式幫“小號”學生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楊昌東、秦夢瑤是八(3)班基礎最差的兩名學生,在語文、思想品德、地理等課堂上,李亞莉、周婷婷兩名小組長對他倆經(jīng)常手把手的幫助。在小組長的幫助下,楊昌東、秦夢瑤兩名學生每節(jié)課都有收獲。
三、評價效果時激勵
1、2號學生的成長,必須最大限度地激發(fā)1、2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用外在激勵和內(nèi)在激勵做些文章。
1.用捆綁評價激勵
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時,將1、2號學生的評分計入到小組,讓他們認識到學習效果的好壞不僅關系到個人的榮辱,還關系到小組的成敗。這樣做,1、2號學生本人在學習中就會集中注意力,保持適度的緊張,又會得到組員更多的幫助。我在八(5)班課堂上點名1、2號學生匯報學習效果時,經(jīng)??吹?、2號學生所在小組的小組長對他們的提示、幫助。由此看來,團隊捆綁式評價能調(diào)動小組全體成員的積極性。
2.用獎勵評價激勵
獎勵評價時,首先要落實細則,堅持落實好《小組合作學習評分細則》,按細則評分,1、2號學生代表本組展示達標后,獎勵分數(shù)要評價到位;其次要創(chuàng)新形式,給學生意外的驚喜。肖竹梅老師在九(1)班執(zhí)教一節(jié)復習課中,學生在回答問題后,讓學生選“花”中獎,每朵花鏈接不同分數(shù)的圖片。這種獎分是一定的,但獎多少分又是要靠運氣的做法令學生驚喜意外,以極大地激活每一名學生的學習熱情。
3.引入競爭機制
有競爭才有動力,課堂上可以讓各組的1號、2號同學結對競爭。組織PK展示,使課堂增添活力,被PK下去的學生增添了下一次PK的動力,贏了的學生增強了下次PK的信心。我在八年級上課時,在課堂要結束時組織最佳1號評選活動,把課堂中表現(xiàn)好的1號評選出來,全班給予掌聲獎勵,增強了1號學生的成就感。
4.大力表彰獎勵
每大周或每月各班評選優(yōu)秀1、2號學生,或評選最大進步1、2號學生,給學生榮譽,在全班或全校表彰,營造1、2號學生的成長氛圍。我在八(3)與學生約定,每個月獎勵3名進步最大1號、2號學生。
5.動態(tài)編號激勵
根據(jù)每周或每月學生的發(fā)展,將各組四位學生的綜合評價進行比較,重新排序,依據(jù)排序情況重新編號,讓原先的1、2號學生有機會升位,以此調(diào)動1號、2號學生內(nèi)在驅動力。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決非一朝一夕或一蹴而就的,我們只有正視教學中的問題,發(fā)現(xiàn)并解決,才能真正還權于學生,達到學生主動學習的目的,進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實現(xiàn)課堂高效。
(作者單位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qū)霧渡河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