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岑,葉彩眉,張慶喜,馬冬梅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yī)院,浙江杭州 310006)
應用臍帶夾與氣門芯套扎斷臍的效果比較
李雅岑,葉彩眉,張慶喜,馬冬梅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yī)院,浙江杭州 310006)
目的比較臍帶夾與氣門芯用于新生兒斷臍的效果。方法 將200例正常新生兒按出生順序分為A、B兩組,每組各100例,A組采用臍帶夾斷臍,B組采用氣門芯套扎法斷臍。比較兩組臍帶脫落時間及臍炎、臍部滲血發(fā)生率。結果 臍帶脫落時間A組(5.31±1.78)d、B組(9.24±4.05)d;A組未發(fā)生臍炎,B組發(fā)生輕度臍炎4例;A組發(fā)生臍部滲血1例,B組發(fā)生9例。結論 使用臍帶夾斷臍的效果優(yōu)于氣門芯套扎法斷臍。
新生兒;臍帶;斷臍方法;氣門芯;臍帶夾
10.3969/j.issn.1671-9875.2012.09.017
新生兒臍帶結扎方法很多,一直以來各醫(yī)院最常用的是氣門芯套扎法。隨著新材料、新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更新?lián)Q代,一次性臍帶夾應運而生,使用一次性臍帶夾結扎臍帶具有自身的諸多特點,和傳統(tǒng)方法相比孰優(yōu)孰劣,尚待深入研究。筆者將200例新生兒分為兩組,分別使用一次性臍帶夾和氣門芯套扎進行斷臍,并對效果進行比較。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2010年8月至10月,本院住院分娩新生兒200例,按出生順序分為A、B組各100例。A組:男54例、女46例,胎齡(38.81±0.97)周,出生體重(3.08±0.53)kg,Apgar評分10分;B組:男52例、女48例,胎齡(39.32±0.79)周,出生體重(3.10±0.57)kg,Apgar評分10分。
1.2 方法
1.2.1 斷臍方法
1.2.1.1 A組 用一次性臍帶夾。新生兒出生1~2min用75%乙醇消毒臍根部及周圍,在距臍輪0.5~1cm處用一次性臍帶夾夾緊,同時自動完成臍帶切斷,然后用5%聚維酮碘溶液消毒臍帶斷端,用無菌紗布加壓臍帶包扎。
1.2.1.2 B組 用氣門芯套扎。新生兒出生1~2min用75%乙醇消毒臍根部及周圍,在距臍根0.1cm處用氣門芯結扎,然后在結扎部位上0.5cm處剪斷臍帶,再用5%聚維酮碘溶液消毒臍帶斷端,用無菌紗布加壓臍帶包扎。
1.2.2 臍帶護理方法 兩組臍帶護理方法相同。在新生兒出生次日起,每天用0.5%聚維酮碘溶液消毒臍帶1次;次日沐浴后不用紗布覆蓋及臍帶布包扎,采取暴露法以利于臍帶自然干燥[1];出生48h后取下臍帶夾。出院前1d教會產婦正確護理新生兒臍部及保持臍部干燥清潔的方法,發(fā)放臍部情況觀察表,講解觀察及記錄方法。
1.2.3 評價方法 觀察兩組新生兒臍炎發(fā)生率、臍部滲血情況、臍帶脫落時間。臍炎診斷標準[2]:輕度,臍輪和周圍皮膚輕度紅腫,可伴有少量漿液膿性分泌物;重度,臍輪和周圍皮膚明顯紅腫發(fā)硬、膿性分泌物較多,有臭味或伴有全身性感染。住院期間每天為新生兒臍部護理時觀察、評價臍部情況,異常情況及時記錄;產后20d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新生兒臍部情況。
1.2.4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秩和檢驗和x2檢驗。
兩組新生兒臍帶脫落時間及臍部情況的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新生兒臍帶脫落時間及臍部情況比較
3.1 做好臍部護理的意義 新生兒出生后,斷臍使殘端臍帶全部失去血液循環(huán),臍帶逐漸從根部脫落,但臍帶殘端是病原微生物侵入的主要通道,若臍帶處理不當,易發(fā)生臍部感染[2],嚴重時可導致新生兒敗血癥。因此,做好臍帶結扎、臍部護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兒感染率[3]。WHO倡導新生兒臍部護理中采取“自然干燥法”,提倡在出生后嚴格無菌斷臍,然后等待臍帶自然干燥脫落。
3.2 不同方法斷臍效果比較
3.2.1 氣門芯套扎法 氣門芯是橡膠制品,高壓滅菌或高效消毒液浸泡時間過長,彈力易受影響,造成臍血管結扎欠緊,致使臍血流未能完全阻斷,導致臍帶脫落天數(shù)延長[4]。另外,氣門芯套扎臍帶法使臍帶殘端的干燥情況不甚理想,臍部感染概率大[5]。高嶺[6]對98例新生兒獲得性臍炎分析,發(fā)現(xiàn)新生兒臍炎的共同特點是臍帶長時間游離不脫落,臍窩潮濕,導致局部分泌物增多而引起細菌繁殖。本文資料顯示,氣門芯套扎法臍帶脫落時間、滲血和臍炎發(fā)生率高于使用一次性臍帶夾法。
3.2.2 一次性臍帶夾法 臍帶夾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操作方便簡單,單手一按在完成臍帶夾緊同時切斷臍帶,由于夾持力強而持久,能有效阻斷血運,使臍帶基質干枯快,臍帶組織脫落快。黎英等[7]研究表明,氣門芯套扎法在處理中、重度水腫的臍帶時有種種弊端,而合理使用臍帶夾能有效預防臍帶滲血和感染等并發(fā)癥,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斷臍法。本文資料亦顯示,一次性臍帶夾使用效果優(yōu)于氣門芯套扎臍帶法。
3.3 新生兒臍部結扎及護理注意點
3.3.1 選擇適宜的結扎器具 臍帶結扎時的用品大體分為線、氣門芯、臍帶夾、血管鉗四類,以氣門芯或臍帶夾結扎后出血及臍炎發(fā)生率最少,脫落時間短,但氣門芯具有不能高壓滅菌、彈性會受多種因素影響等缺點[1]。
3.3.2 使用氣門芯套扎注意點 使用氣門芯套扎臍帶時牽引氣門芯上絲線將氣門芯套于血管鉗和臍輪之間,注意臍帶殘端不宜修剪過短,防止氣門芯滑脫,并防止氣門芯套住臍輪導致臍輪缺血壞死[8]。
3.3.3 使用一次性臍帶夾注意點 用臍帶夾斷臍時,注意在臍輪上方0.5cm處夾緊并切斷臍帶,避免夾取臍輪部皮膚,注意夾緊避免滑脫;做好臍部護理,避免臍帶夾墜壓臍周皮膚引起破損[9];取夾前需評估臍帶殘端是否枯干、顏色變黃且呈半透明狀,符合條件方可去掉臍帶夾,避免臍帶新鮮時過早取夾引起不良后果。
[1]張宏玉,蒙莉萍,謝春麗,等.臨床臍帶護理方式現(xiàn)狀綜述[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3):275-277.
[2]姚榮芬,焦瑞霞,張鳳珍.新生兒斷臍后暴露臍帶殘端的效果觀察[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07,5(3):153.
[3]Mercer JS,Vohr BR,McGrath MM,eta1.Delayed cord clampitag in very preterm infants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 ge and late-onset sepsis: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Pediattics,2006,l17(4):l235-1242.
[4]葉彩眉,馬冬梅.新生兒臍部護理效果分析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8):484.
[5]石樹中,王逸英,楊曼會,等.臍帶夾對防止臍部感染和出血的臨床與實驗研究[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07,22(2):76.
[6]高玲.新生兒臍炎分析及護理[J].中國現(xiàn)代藥學應用,2009,24(3):189-190.
[7]黎英,賴愛蓮,郭珍,等.臍帶夾處理水腫臍帶的應用和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4):119.
[8]王曉芳,諸葛蘇必,雷關娥.新生兒臍帶殘端兩種處理方法的效果比較[J].護理與康復,2008,7(6):423-424.
[9]鄢紅琴.新生兒斷臍方法比較及護理[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6,12(12):2075.
R473.71
B
1671-9875(2012)09-0945-02
李雅岑(1974-),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
2011-11-30
馬冬梅,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