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興梅
(甘肅省衛(wèi)生學校,甘肅 蘭州 730000)
業(yè)精于勤 行成于思
——談如何提高說課藝術
魯興梅
(甘肅省衛(wèi)生學校,甘肅 蘭州 730000)
說課;備課;教學藝術
所謂說課,就是授課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教研人員或評委,講述自己的教學設計及其理論依據(jù),然后由聽者評說,達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通俗地講,就是授課教師面對同行,在一定場合說某一堂課打算怎樣上,以及為什么這樣上。說課由解說和評說兩部分組成,重點在解說。說課時要明確和緊扣3個問題: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么教。評說則是聽者針對解說而進行的評議、交流和研討。說課可以是教師在充分備課后、上課前對課堂教學設計進行闡述的課前說課,也可以是授課后對一堂課的教學方案設計的分析及反思的課后說課。
說課是集“備中說、說中評、評中研、研中學”為一體的教研活動。課前“說課”,屬于課前準備的部分,是對備課的深化[1]。
說課要求教師將自己對教學大綱的把握、對教學內容的選擇、理解、挖掘和處理,以及教學設計思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預測和評估等一系列思維活動,通過口頭語言表達出來。這就要求說課者的教學思路必須十分清晰,不僅說清楚,還讓聽者聽明白,使備課的思維過程借助語言外顯化。
備課通常是教師個人的獨立行為,具有明顯的局限性。因此,備課的質量受個人愛好、情緒、思維習慣以及知識掌握情況的制約,甚至容易“我行我素”。說課要求說課者將自己的教學思路、備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緣由說給別人聽,給所有參與“聽說課”的人提供“評說課”的機會,既可以“先說后評”,也可以“說評結合”,將備課的個體行為變成群體行為,集中集體的教學智慧。
備課時,教師將較多的時間放在備“教學內容”上,主要關注“教什么”的問題;說課不僅要求說清楚“教什么”,還要說清楚“怎么教”,更要說清楚“為什么這么教”,為“這么教”找到理論支撐。要求教師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審視、考察、分析、評價自己將要實施的課堂操作行為,促使教師從經(jīng)驗型的循環(huán)往復向不斷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的研究型轉變。
教學過程管理包括教務管理部門通過檢查審批學期授課計劃、檢查教案和聽課來檢查備課質量。說課則可以全方位地檢查教師的備課情況,彌補檢查教案的不足,是備課環(huán)節(jié)的過程性檢查。
課后“說課”是說課者在授課后對一堂課的教學方案設計的反思、分析,以便發(fā)現(xiàn)不足,總結經(jīng)驗,以期在今后的教學中改進和提高。
因此,無論是課前說課,還是課后說課,都需要運用教育教學理論作指導,促使教師認真學習和掌握教育教學理論,深化有效備課,提高教學藝術。教師積極參與說課,是促進其自我成長,提高業(yè)務水平,提升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通過熟悉備課流程,進一步明晰基本教學環(huán)節(jié),理清思路為說課做準備,具體見圖1。
圖1 備課流程和各環(huán)節(jié)基本要求
說課內容可以細分為“七說”,即說教材,說學情,說目標,說學法,說教法,說媒體,說板書;也可以視具體情況,整合說課內容,變成“五說”或其他。
2.2.1 說教材 說教材的常規(guī)內容主要包括以下4方面:
(1)說明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和說明說課內容在教材體系中的意義,該內容對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所起的作用;前面已經(jīng)安排了哪些知識和技能的基礎內容;本課題內容與前面已安排內容有什么聯(lián)系;說明說課課題或章節(jié)內容所呈現(xiàn)的主要知識點。
(2)說對教材內容的取舍處理,如詳略的安排,修改、增減的理由和依據(jù)。
(3)說明確定的課題重點和難點及其理由。
說教材要既不迷信教材,又符合教學各方面的具體要求。2.2.2說學情 說學情旨在分析學情,進而為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法和學法提供依據(jù)。說學情要切中要害,有的放矢。教學設計時要體現(xiàn)學生各方面的優(yōu)勢,回避或彌補學生的劣勢,即揚長避短。
學情分析的基本內容包括:學生年齡特點分析、學習態(tài)度分析、學生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分析、學生學習能力的分析、學生學習風格的分析等。要分析學生現(xiàn)狀與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之間、與教學內容之間、與實現(xiàn)教學目標之間存在的差距;了解學生想學什么和能學什么。
2.2.3 說目標 教學目標是備課時所規(guī)劃的、在課時結束時要實現(xiàn)的教學結果,是教學總體設計的出發(fā)點和歸宿。確立目標的依據(jù),一是教學大綱的規(guī)定,二是單元章節(jié)的要求,三是課時教學任務,四是教學對象的實際。
教學目標一般包括知識和技能目標、過程和方法目標以及情感和態(tài)度目標3個維度。
目標確定得越具體、越明確,反映教師對備課的認識越充分、教法的設計越合理。
2.2.4 說學法 說課強調學法,并先于教法[1]。
說課要說明如何根據(jù)教學內容、圍繞教學目標指導學生學習,教給學生怎樣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哪些學習能力,如何調動學生積極地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最大程度地體現(xiàn)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發(fā)現(xiàn)者、啟發(fā)者。
學法指導應滲透在教學過程中,遵循自主性、差異性、實用性和整體性原則。
2.2.5 說教法 就是說出“怎么教”和“為什么這么教”,即說出本節(jié)課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據(jù)的教學原理。
2.2.6 說教學過程 說教學過程是說課的重點部分,從中可以看出說課教師獨具匠心的教學安排,反映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教學風格,這里要突出“設計”的藝術。
(1)概括說出教學全程的總體設計。這是貫穿整個說課過程的一條主線。把教學設計的基本環(huán)節(jié)說清楚,讓聽者聽清“教的是什么”、“怎樣教的”、“為什么這樣教”。
(2)重點說明教學過程的邏輯順序、主要環(huán)節(jié)、過渡銜接及時間分配。說出每個環(huán)節(jié)如何展開,彼此之間如何銜接、每個步驟的設計和時間分配,如此設計與安排的依據(jù);說出教學中鞏固重點的方法和理由;說出教學中采用的突出重點、化解難點的方法和理由;說出如何進行教學反饋,如何進行教學總結;說出習題的精選和設計,板書設計的意圖、目的和理由等。
2.2.7 說板書 好的板書,能突出重點與難點的聯(lián)系,使每一課時的內容形成一個完整體系,使學生的直覺思維得到良好鍛煉,給人以美的享受。板書設計應布局合理、重點突出、啟發(fā)思維、生動直觀。
2.2.8 說媒體 利用多媒體說課。借助圖片、動畫或影像資料化解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形象展示教學流程,使同行或專家在聽說課過程中受到啟迪。多媒體說課課件應再現(xiàn)教學過程,反映教學過程的合理化安排,使說課課件和教學課件有機融合;要明確說出多媒體的組織、分解、使用的最佳時機。
在說課過程中,可以把說教材和說目標、說學情和說學法、說教法和說教學過程結合在一起,使說課條理更簡潔、清晰,重點更突出。在顧及整體背景和基本方面的情況下,教師應確定并突出自己說課的重點,以便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展開教學,把事理說透,切忌蜻蜓點水,面面俱到。
教師要說好課,應該從多方面準備。準備越充分,心里越有數(shù),做起來越游刃有余。關于說課的準備,簡單歸納如下。
3.1.1 知識準備(1)熟悉教綱:熟悉教學大綱,掌握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目標、要求和教學應遵循的原則,根據(jù)教學內容分解教學目標。
(2)鉆研教材:熟悉教材編寫意圖和目標,了解知識承接性和延續(xù)性,了解知識系統(tǒng)的內在聯(lián)系、說課內容所處地位和作用。
(3)拓展視野:涉獵相關學科知識,拓展知識視野,具備多學科多層次知識結構,才能在本學科教學中游刃有余,具有一定深度、廣度。
3.1.2 理論準備 作為教師,有必要針對實際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學習有關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科方法論等方面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
3.1.3技術準備 要明確說課內容和要求,掌握說課技巧,準備教具,熟悉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與演示技巧等。
3.1.4 心理準備 說課時面對的是同行或專家,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課堂教學程序設計是貫穿整個說課過程的一條主線。推敲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中詳略是否得當,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設計是否流暢,過渡是否自然。
3.2.1 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說課的靈魂,教學目標確定后,說課的整個安排,就要服從于教學目標,教學設計要緊扣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要具體、明確、全面,不能與教學內容相脫節(jié),反復揣摩說課中是否有內容與目標相脫離的現(xiàn)象。
3.2.2 突出重點、難點 結合教材地位、作用、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分析教學重點和難點,尤其要分析難點的位置、程度、成因,突破難點或分散、化解難點的關鍵措施,以及化解難點要體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思維。
3.2.3 明晰邏輯結構 要抓住聽者的心弦,必須有一個經(jīng)得起推敲的邏輯結構。教師要在把握教材內容聯(lián)系的基礎上,組織好說課材料。教法設計緊扣教學目標,符合課型和學科特點;設計的問題之間銜接流暢,過渡自然。
3.2.4 選擇有效方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基于學情分析、目標分析、教師自身特點和教學內容及教學技術條件等具體情況;教學方法的選擇要突出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3.2.5 滲透學法指導 新課程理念提出教學重心由“教”轉向“學”,這個“重心轉移”有3方面的含義:“重心由教師轉向學生,教材轉向學材,教法轉向學法。”[2]因此,在操作過程中,要具體說清以下問題:針對教材特點和教學目標,學生用怎樣的學習方法學習?如何操作?教師怎樣在教學過程中恰到好處地融入學法指導?怎樣使學生在學的過程中達到會學的目的?
3.2.6 設計目標控制 為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從引入新課到歸納小結,每一環(huán)節(jié)都要注意教學目標的控制,要與教學目標相呼應,要依據(jù)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取舍、剪輯、逐一審查,該詳則詳,該略則略,主次分明,重點突出。
說課強調“說主不說次,說大不說小,說精不說粗,說實不說虛”[1]。說課的顯著特點在于說理,即說課與說理有機融合在整個說課過程中。做到運用理論“言之有理”,聯(lián)系實際“言之有據(jù)”。因此,需要從教師實際、學生實際、學校實際出發(fā),以這些實際為基點和依據(jù)才能做到“言之有據(jù)”。要真實反映自己是怎么做的,為什么這么做。說課中,盡量將自己的每一個教法設計上升到教育教學理論的高度并接受其檢驗。根據(jù)教學實踐說理,說理為教學實踐服務。
說課語言要做到準確(規(guī)范、科學)、簡潔、生動、嚴密。說課語言要流暢,不要作報告似地出現(xiàn)1、2、3……每個環(huán)節(jié)過渡要自然,要有層次感,不要面面俱到,過深過細。在練習過程中,要反復揣摩,注意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語言的設計與運用。
3.4.1 巧妙導入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設計導入語或導入環(huán)節(jié)是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反復琢磨的。說課的開頭就牢牢吸引聽者,使聽者產生觀摩說課的欲望和濃厚的興趣。
3.4.2 合理銜接 教學過程設計,每一環(huán)節(jié)之間要自然過渡,銜接合理,給人以行云流水的感覺。反復推敲每一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用語,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銜接流暢,承接轉合,水到渠成。
3.4.3 適當留白 圖畫繪滿畫紙,未必盡善盡美,適當留下空白,反而會收到“恰是未曾著墨處,煙波浩渺滿目前”的藝術效果[1]。教師說課也一樣,若一直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將所有空間占滿,認真又辛苦,效果不一定很好。因此,必要時適當留空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4.4 從容結束 好的結束設計要為新課開展做好鋪墊,激發(fā)學生學習新內容的興趣。因此,設計結束語也需要精心推敲。從結束的內容和方法上,激發(fā)聽者對說課內容依依不舍,或給聽者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間;從時間掌握上,要做到結束得恰到好處,既不是匆忙收場,又不是故意拖延時間。恰到好處的結束語會起到“言有盡而意無盡”的效果。
3.4.5 剔除雜質 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要著力剔除口頭禪、語氣詞和重復用語。
將經(jīng)過錘煉的說課內容,按照內在邏輯組織說課稿,在撰稿過程中使內容和說理有機融合,使自己的認識能力逐漸深化,隨時捕捉教學靈感融入其中,把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如剝繭抽絲,逐層剖開,展現(xiàn)內涵;教學設計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漸形成縝密、嚴謹?shù)慕虒W思維,提高說課質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研室內部、參賽選手之間可以進行說課觀摩,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教師在琢磨的過程中往往迷霧重重,通過交流,可以幫助每位教師打開思路,茅塞頓開。
說課最后還是要落實在“說”上。說課比賽可以說是“表演藝術”,既不能等同于夸張的藝術表演,但也不能平鋪直敘,毫無色彩。要反復演練,用經(jīng)過錘煉、簡潔生動、含蓄幽默、邏輯嚴密的語言,呈現(xiàn)自己精心雕琢、獨具特色的教學設計;用端莊大方的儀態(tài)和迷人的微笑,吸引聽眾、感染他人;用獨具魅力的激情說課,聲情并茂,彰顯教師風采。
[1]劉彥昆.教師如何提高說課藝術[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
[2]趙才欣,韓艷梅.如何備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G 420
A
1671-1246(2012)15-00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