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善姍 萬海同 張宇燕 楊潔紅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浙江 杭州 310053)
烏頭堿為烏頭屬植物的一種常見的含有二酯二萜的生物堿,其既是烏頭(附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又是主要毒性成分。烏頭堿的有效劑量和中毒劑量相差甚微,其致死量為3~4 mg,人口服0.2 mg即導致中毒,主要表現(xiàn)為心血管系統(tǒng)毒性[1]。烏頭堿毒性的研究較多,而通過原代心肌細胞研究其強心作用的研究報道卻較少,本研究采用H2O2構建新生SD大鼠心衰模型,并用烏頭堿進行處理后,從MTT法檢測心肌細胞活力等方面觀察烏頭堿對H2O2誘導的心衰模型的拮抗作用,旨在探討烏頭堿對H2O2引起的心衰模型的強心作用量-效、時-效關系,為烏頭堿的開發(fā)應用提供科學實驗依據(jù)。
1.1 實驗材料 動物:新生SD大鼠(24 h內(nèi)),雌雄不限,購自浙江醫(y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中心,合格證號:SYXK(浙)2008-0113。
1.2 藥物與試劑 烏頭堿標準品(每瓶10 mg,純度≥98%,中國藥品與生物制品鑒定所);30%過氧化氫 (每瓶 500 mL,純度≥30%,上海遠大過氧化物有限公司);5′-溴脫氧尿嘧啶核苷(Brd-U,每瓶 100 mg,純度≥99%,美國 Sigma公司);二甲基亞砜(DMSO,每板 100 mg,純度≥99.5%,美國 Sigma公司);臺盼藍(每瓶 5 g,純度≥70%,美國 Sigma公司);四噻唑蘭(MTT,每瓶1 g,純度>98%,美國 Biosharp 公司)。胎牛血清(FBS,100 mL/瓶,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0.25%胰酶+0.02%EDTA(每瓶100 mL,美國GiBco公司);高糖DMEM培養(yǎng)基(含雙抗,每瓶 250 mL,美國 GiBco公司);Ⅱ型膠原酶(100 mg/瓶,美國GiBco公司);PBS(每瓶250 mL,吉諾生物醫(yī)藥技術有限公司)。
1.3 儀器 TE2000-S倒置熒光顯微鏡(日本Nikon公司);SWCJ-2FD型雙人單面凈化工作臺(蘇州凈化設備有限公司);3111型CO2培養(yǎng)箱 (美國Thermo公司);LDZ5-2型低速自動平衡離心機 (北京京立離心機有限公司);Model-680型酶標儀 (美國Bio-Rad生命醫(yī)學產(chǎn)品有限公司);THZ-C-1型臺式冷凍恒溫振蕩器(太倉市實驗設備廠)。
1.4 乳鼠心肌細胞的原代培養(yǎng)[2](1)取新生24 h內(nèi)的SD大鼠乳鼠,在超凈工作臺內(nèi)用75%酒精浸泡消毒10 s,左手捏緊乳鼠頸背部皮膚以充分展露胸部,然后用75%的酒精棉再次消毒胸部;(2)取眼科剪沿胸骨柄左下緣向上剪開肋骨,然后再在切口中間橫剪胸骨,左手稍頂,擠出心臟,然后用彎頭眼科鑷夾住心臟中部,即可將心室部分夾下,迅速用預冷的PBS液清洗4~5遍,洗去心室肌表面及血管中殘留的血細胞,放入滅菌10 mL小燒杯中,取眼科直剪將心室肌剪成1 mm3大小的組織碎塊。(3)錐形瓶中加入5倍于組織體積的胰酶(0.1%)消化液,37℃恒溫震蕩8 min后棄上清。剩余組織塊中加入混合消化酶(0.1%胰蛋白酶+0.05%Ⅱ型膠原酶等量加入的混合液)置37℃恒溫震蕩10 min,吸出上清液,加入胎牛血清至上清液中以終止消化,4℃、1000 r/min,離心 10 min,棄上清,加入2 mL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養(yǎng)液,吹打成單細胞懸液;剩余的組織塊加入消化酶繼續(xù)消化,取上清液,加胎牛血清,4℃、1000 r/min、離心10 min,棄上清,加入2 mL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養(yǎng)液,吹打成單細胞懸液,重復3次,至組織塊大部分消化,成鼻涕狀。(4)將所有單細胞懸液收集到一個離心管中,4℃、1000 r/min,再次離心10 min,棄上清,加入3 mL含0.1 mmol/L Brd-U的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養(yǎng)液充分而輕柔地吹打成單細胞懸液。(5)將單細胞懸液經(jīng)200目尼龍網(wǎng)緩慢過濾去除未消化的組織塊。(6)將濾過的單細胞懸液移入50 mL培養(yǎng)瓶中,按差速貼壁分離法置于37℃、5%CO2培養(yǎng)箱中孵育1.5 h,輕輕收集尚未貼壁的細胞懸液。(7)將細胞濃度調(diào)至3×105個/mL,0.4%臺盼藍染色,計數(shù)活細胞比率,按每孔150 μL接種至96孔培養(yǎng)板,每孔1 mL接種于24孔培養(yǎng)板,24 h后換不含Brd-U的培養(yǎng)液,然后每2日換一次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3~4 d后使用。
1.5 H2O2制造乳鼠心肌細胞心衰模型[3]將H2O2加入10%血清培養(yǎng)液中,使其終濃度為100μmol/L,培養(yǎng)30 min后使用,每次實驗前制備。
1.6 烏頭堿作用于心衰細胞模型 采用均勻設計方案,兩個因素:烏頭堿的濃度、作用時間。采用均勻設計表。
濃度(μmol/L) 10 50 5 25 100時間(h) 0.5 1 2 4 8
(1)倒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tài)變化:將原代培養(yǎng)的心肌細胞懸液3×105的細胞接種在24孔板,設5組,每組設2復孔,置于37℃、5%CO2飽和濕度的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72 h,換無血清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12 h,然后加入30%的H2O2,使其終濃度為100μmol/L,培養(yǎng)30 min后,加入不同濃度烏頭堿,在一定時間后倒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tài)的變化。(2)MTT測細胞活力:將原代培養(yǎng)心肌細胞懸液1×105的細胞接種在96孔板后,設5組,每組8孔,置于37℃、5%CO2飽和濕度的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72 h,換無血清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12h,然后加入30%的H2O2,使其終濃度為100μmol/L,培養(yǎng)30 min后,加入不同濃度烏頭堿,在一定時間后去掉上清液,每孔加入不含胎牛血清培養(yǎng)基180 μL,0.5%MTT 20 μL,共同培養(yǎng)4 h,去上清液,加入DMSO 150 μL溶解細胞,經(jīng)搖床振搖10 min,于490 nm酶標儀檢測各孔的吸收度(A)值。經(jīng)均勻統(tǒng)計軟件統(tǒng)計后,確定烏頭堿對心衰細胞模型的最佳作用濃度和時間。
1.7 統(tǒng)計學處理 根據(jù)方開泰教授[4]的均勻設計方案,采用均勻設計表 U5(53)。
均勻設計表 U5(53)
使用表:
取S=2,選用均勻設計表中的第1、2水平。均勻設計數(shù)據(jù)用王玉芳老師的均勻統(tǒng)計軟件3.0版統(tǒng)計,建立正確的回歸模型,并通過預測值找出烏頭堿的最佳濃度和最佳作用時間。
2.1 倒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tài)變化
2.1.1 在倒置顯微鏡下觀察,剛接種的心肌細胞尚未貼壁,呈圓形,懸浮于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72 h后,心肌細胞已全部貼壁生長,細胞核凸出明顯,貼壁后細胞為梭形、菱形或多角形,伸出偽足,形成不規(guī)則的星形并形成呈放射狀排列的細胞簇,可出現(xiàn)自發(fā)節(jié)律性搏動。
圖1 原代培養(yǎng)心肌細胞貼壁24 h
圖2 原代培養(yǎng)心肌細胞貼壁72 h
2.1.2 H2O2造模30 min后,細胞偽足縮短,自發(fā)節(jié)律性搏動減少,細胞開始變圓。
圖3 心衰模型
2.1.3 不同濃度烏頭堿作用于心衰細胞模型,其中50μmol/L的烏頭堿作用較明顯,細胞偽足重新伸出,自發(fā)節(jié)律性搏動增加,逐漸恢復梭形、菱形或多角形。
圖4 烏頭堿50μmol/L作用于心衰細胞0.5 h后
2.2 均勻統(tǒng)計結果OD平均值 見下表。
濃度(μmol/L) 10 50 5 25 100時間(h) 0.5 1 2 4 8 OD均值 0.324 0.370 0.288 0.280 0.266
根據(jù)均勻統(tǒng)計軟件的方法統(tǒng)計結果為:
y=0.33+(-2.19e-2)x1+(1.15e-3)x2;
s=9.23e-3r=0.99 f=40.21>F(0.05,2,2)=19.00,回歸方程顯著。
其預測值為:50μmol/L,0.5 h,y=0.376;50μmol/L,1 h,y=0.365;50μmol/L,2 h,y=0.343;25μmol/L,0.5 h,y=0.347;25μmol/L,1 h,y=0.337。
根據(jù)預測50μmol/L的烏頭堿作用0.5 h效果最好。
試驗方法及結果如下表:
50μmol/L烏頭堿在不同時間點對心衰細胞MTTOD值的影響()
50μmol/L烏頭堿在不同時間點對心衰細胞MTTOD值的影響()
時間(h) 0 0.1 0.2 0.5 1 2 OD 均值 0.022±0.01 0.322±0.01 10.316±0.003 0.432±0.018 0.313±0.013 0.324±0.05
從上表可看出,經(jīng)統(tǒng)計后所有給藥組同模型組均有顯著性差異,0.1、0.2、1、2 h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但同 0.5 h有顯著性差異。
王元、方開泰教授創(chuàng)造的均勻設計法[5],在國防、科技大型系統(tǒng)工程中應用取得成功。均勻設計將試驗點在高維空間內(nèi)充分均勻分散,使數(shù)據(jù)具有更好的代表性,為揭示規(guī)律創(chuàng)造必要條件。均勻設計的最大特點是,試驗次數(shù)等于最大水平數(shù),而不是實驗因子數(shù)平方的關系,試驗次數(shù)僅與需要考察的X個數(shù)有關。與正交設計相比,大大減少了實驗次數(shù),工作量小,實驗結果準確。
烏頭堿是烏頭類有毒中藥的主要藥效成分之一,也是烏頭類有毒中藥化學成分中的毒性成分。藥理學研究表明烏頭及附子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鎮(zhèn)靜和鎮(zhèn)痛作用:對植物神經(jīng)有興奮作用;對心臟系統(tǒng)有明顯的強心及提高缺血心臟做功效率,增加缺血心肌的供氧;對血管系統(tǒng)有升壓和增大血管流量作用;還有抗炎、御寒、免疫抑制和抗腫瘤作用。大量烏頭堿作用于心臟,可出現(xiàn)短暫的收縮力加強,隨即轉入抑制,心肌收縮減弱,心律失常,心臟停止于收縮期,出現(xiàn)嚴重的中毒反應;小量烏頭堿提高耐缺氧能力和抗心肌缺血[6]。烏頭堿可直接毒害心肌細胞,故其心臟毒性的致命性最為嚴重,中毒時極易造成心房纖顫。對于烏頭堿毒性作用的研究較多,而對于其強心作用的量-效、時-效方面的研究較少。
細胞是構成生命的基本單位,任何有害因子對機體的作用,均可通過細胞的形態(tài)與功能的改變表現(xiàn)出來或檢測出來。體外培養(yǎng)的心肌細胞可保持結構及功能上的某些特點,并具有自發(fā)性節(jié)律搏動,且心肌細胞的培養(yǎng)具有可模擬性、重復性好以及不受神經(jīng)體液因素影響等特點,故在探索具有心血管系統(tǒng)藥物的強心作用機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7]。因此,選用體外心肌細胞培養(yǎng)法研究烏頭堿的強心作用。
心肌細胞凋亡是引起心臟重構,并最終導致心衰的重要因素[8]。有研究[9]顯示 H2O2作為氧化應激刺激劑,能夠誘導體外培養(yǎng)的心肌細胞發(fā)生凋亡。本實驗發(fā)現(xiàn),使用不同濃度的烏頭堿處理后,可不同程度的改善心肌細胞的生存活力,經(jīng)均勻設計并驗證實驗后,50μmol/L的烏頭堿作用0.5 h效果最佳,希望能為臨床用藥提供理論指導。而烏頭堿的具體作用機制,會在接下來的實驗中從細胞信號轉導變化、細胞內(nèi)活性氧水平、DNA損傷等角度進行研究。
總之,烏頭堿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抗心衰治療藥物,其具體強心作用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1]盧中秋,胡國新.烏頭堿急性中毒及診治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05,12(2):119-121.
[2]Ahmad Z,Christian FD.Long-chain fatty acids modify hypertrophic responses of cultured primary neonatal cardiomyo-cytes[J].J Lipid Res,2001,42:1325-1330.
[3]方堃,李志會,李國輝,等.次烏頭堿對H2O2致大鼠心肌細胞凋亡的保護作用[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10,17(4):315-317.
[4]方開泰.均勻設計與均勻設計表[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161.
[5]郭東星,仇麗霞,張滿棟.均勻設計方法及其應用[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05,18(1):69-71.
[6]孟瓊華.烏頭堿對心肌細胞毒作用機制的研究[D].成都: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6.
[7]Schanne OF,Ruiz-Ceretti E,Rivard C,et al.Determinants of electrical activity in clusters of cultured cardiac cells form neo-natalrats[J].J Mol Cell Cardiol,1977,9:269-283.
[8]Eguchi M,Liu Y,Shin EJ,et al.Leptin protects H9c2 rat cardiomyo-cytes from H2O2-induced apoptosis[J].FEBS Journal,2008,275(12):3136.
[9]Cieslak D,Lazou A.Regulation of BAD protein by PKA,PKC and phosphatases in adult rat cardiac myocytes subjectedto oxidative stress[J].Mol Cells,2007,2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