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紅
血液透析是臨床用于治療各種原因?qū)е碌哪I衰竭的主要方法,其臨床專業(yè)性較強,患者在治療期間可能會出現(xiàn)有各種潛在的風險,這種風險的發(fā)生,會直接導致患者治療效果較差,甚至會影響其安全[1]。使用風險管理方法,是在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期間,分析其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并進行規(guī)避的一種方法[2]。我院將風險管理方法應用到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于2011年血液透析護理期間實施風險管理,隨機抽取期間280例患者作為調(diào)查對象;其中男150例,女130例,患者年齡在21~68歲之間,平均(41.24±5.55)歲?;颊哐和肝龅臅r間為1~18年,平均(9.84±1.42)年。疾病類型包括:原發(fā)性腎小球腎炎132例,糖尿病腎病58例,高血壓腎病46例,慢性腎盂腎炎44例,其他10例?;颊呙恐芡肝龃螖?shù)在2~3次。
將2010年28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58例,女122例,患者年齡在20~69歲之間,平均(41.85±5.27)歲?;颊哐和肝龅臅r間為1~19年,平均(9.34±1.41)年。疾病類型包括:原發(fā)性腎小球腎炎137例,糖尿病腎病53例,高血壓腎病49例,慢性腎盂腎炎41例,其他10例?;颊呙恐芡肝龃螖?shù)在2~3次。
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和透析時間等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風險管理方法 護士針對患者可能發(fā)生的護理風險,建立其健全的告知制度,并注意完善各種血液透析期間的護理流程,提高患者風險防范意識。護士長健全科室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尤其注意血液凈化期間的消毒管理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護士對透析的管道維護等各項操作技術需要進行反復練習并符合流程,嚴格制定無菌操作規(guī)范。嚴格為患者給予查對。妥善固定其血液透析期間的內(nèi)瘺穿刺部位,并做好消毒和換藥,告知患者如何進行維護。在血液透析期間,護士要經(jīng)常迅速患者,以觀察患者是否有穿刺部位中的滲血等,注意患者生命體征是否正常,準確測量其體重,避免血液透析期間的失衡。一旦發(fā)現(xiàn)不良情況,及時給予處理。加強健康宣教,并對患者進行提問,對患者反饋不良的情況給予再次講解。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血液透析期間護理風險的發(fā)生情況,護士健康宣教后患者的知識掌握情況(由護士對患者提問,從反饋中進行評價,滿分為100分),由患者對護士評價其滿意度。
1.4 數(shù)據(jù)處理 將我院的實驗數(shù)據(jù)均錄入SPSS 18.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當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健康教育掌握情況比較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各組間對比方法為t檢驗。
風險發(fā)生率和滿意度比較采用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2011年患者護理風險的發(fā)生率更低,護士的健康宣教實施效果更好,患者對護士的護理滿意度更高,各個指標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結(jié)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風險、健康教育掌握情況和護理滿意度比較
血液透析期間主要面臨的兩個風險包括患者因素和治療措施的因素。我們在護理干預期間,采用風險管理方法,注意對風險進行規(guī)避。我們要求護士熟練掌握自己的操作技術,使其可以樹立高度的責任心,避免違反各種操作規(guī)程,并可以自己地觀察患者的實際情況[3],提高護士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更有效地減少了護理失誤。同時我們還注重對患者的健康宣教,提高了其遵醫(yī)行為,避免患者因素造成的各種風險。
總之,在血液透析護理工作中,我們采用風險管理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中應用。
[1]李秀慧.血液透析的風險分析及護理管理對策.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2):57-58.
[2]曹建俠.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河北醫(yī)學,2011,(10):1388-1391.
[3]張云萍,薛小玲.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癥性皮膚瘙癢的研究進展.護士進修雜志,2011,26(5):3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