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武玥
北京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座談會召開
文 / 武玥
3月22日,北京市法院2012年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長孔祥俊、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吉羅洪、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長陳錦川及副庭長張雪松出席了會議。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庭長孔祥俊出席此次座談會,并對當前我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基本政策,即“加強保護、分門別類、寬嚴適度”進行了解讀,對知識產權審判工作進行了指導。
會上,吉羅洪副院長做了主題為《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保障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以優(yōu)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的講話。據(jù)悉,2011年北京市三級法院的知識產權案件的收案、結案總數(shù)均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全市三級法院知識產權庭全年共新收各類一審知識產權案件9,653件,同比增長8.2%,其中新收民事一審案件7,350件,同比增長14.9%;新收行政一審案件2,303件,同比下降8.9%。共審結各類一審知識產權案件9,640件,同比增長8.9%。北京市高、中級法院共新收各類二審知識產權案件2,387件,同比增長17.8%。其中,新收民事二審案件1,098件,同比下降2.4%;新收行政二審案件1,289件,同比增長42.9%。共審結各類二審知識產權案件2,343件,同比增長24.2%。全市知識產權法官人均結案創(chuàng)新紀錄,有7位法官年結案超過200件。
吉羅洪表示,2011年北京市法院嚴格執(zhí)行審限制度,一審知識產權案件結案率達93.1%,二審案件結案率達89.3%。同時,全市法院始終將辦案質量與效率作為首要任務,確保案件審理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有機統(tǒng)一,并出色地審結了一批疑難復雜和新類型的知識產權案件,其中“3Q”不正當競爭案、“開心網”商標侵權案、《見與不見》詩歌著作權案等,贏得了當事人贊譽和社會好評。
2012年,隨著國家知識產權戰(zhàn)略的深入推進,各行各業(yè)、企事業(yè)單位和公民的知識產權意識、維權意識不斷增強,知識產權糾紛將繼續(xù)顯著增長,有的案件甚至可能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吉羅洪副院長指出,以下幾個方面成為今年審判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全市各級法院要重點審理好涉及著名文化企業(yè)、文化名人以及文化熱點問題的知識產權案件,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在疑難和新類型案件審理中取得突破;其次,要圍繞文化產業(yè)知識產權保護相關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高水平的調研,力爭形成成果轉化;第三,要積極探索開展基層法院知識產權“特色審判”;第四,要發(fā)揮行業(yè)協(xié)會集中的區(qū)位優(yōu)勢,落實好各項委托調解機制;第五,要繼續(xù)加強能動司法,積極延伸審判職能;最后,要努力保障中關村示范區(qū)發(fā)展。
此外,全體與會人員對發(fā)明、實用新型與外觀設計專利權保護范圍的確定以及專利侵權行為的認定和抗辯進行了討論,同時還對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審判過程中的若干問題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進行了充分地探討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