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恩花
(吉林省舒蘭礦業(yè)集團總醫(yī)院,吉林 舒蘭 132602)
阿昔洛韋是一個經(jīng)典的廣譜抗病毒藥,其進入被皰疹病毒感染的細胞以后,與脫氧核苷競爭細胞激酶或病毒胸苷激酶,藥物被磷酸化后成為活化的阿昔洛韋三磷酸酯,一種是通過抑制病毒DNA多聚酶的活性從而抑制病毒的復制;另一種是在DNA多聚酶作用下,與增長的DNA鏈結合,導致DNA鏈的延伸被中斷。該藥具有抗病毒譜廣、作用強、療效顯著等優(yōu)點,對帶狀皰疹病毒具有很強的作用。近幾年來臨床上應用阿昔洛韋帶狀皰疹病毒均取得了很好的療效,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所收集的帶狀皰疹的臨床病例一共有112例,并隨機將患者分為了兩組,其中治療組(注射阿昔洛韋的一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齡18~67歲,平均年齡32.7歲,病程1~6d,平均4.1d,發(fā)生在頭面部有10例,腰背部有19例,胸腹部有20例,臀部有7例;對照組(注射利巴韋林的一組)56例,男28例,女28例;年齡17~71歲,平均年齡34歲,病程1~6d,平均3.8d,發(fā)生在頭面部有11例,腰背部有21例,胸腹部有19例,臀部有5例。所有的患者都是先出現(xiàn)紅斑,然后聚集成簇呈現(xiàn)“丘”狀,再演變成水泡,繼而漸漸地膨大,都是沿著神經(jīng)走形的,多數(shù)是呈現(xiàn)帶狀的,并且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疼痛。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方面均無顯著的差異,在治療期間內(nèi),凡是患有嚴重的疾病,如神經(jīng)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缺陷、腎衰竭等、妊娠或者是哺乳期的女性、服用了其他的抗病毒的藥物或者是激素類的藥物的患者都沒有作為實驗對象。
1.2.1 阿昔洛韋治療(治療組)
①藥品選擇。通用名:阿昔洛韋;化學名:9-(2-羥乙氧甲基)鳥嘌呤;分子式:C8H11N5O3 ;相對分子質量:225.21;治療組所使用的阿昔洛韋采用的是??诳盗υ扑幱邢薰旧a(chǎn)的,國藥準字H20061253。②用法與用量:僅供靜脈滴注,每次滴注時間在1h以上,常用量:一是:重癥生殖器皰疹初治,按體質量一次5mg/kg(按阿昔洛韋計,下同),一日3次,每隔8h滴注一次,共5日,二是:免疫缺陷者皮膚粘膜單純皰疹或嚴重帶狀皰疹,按體質量一次5~10mg/kg,一日3次,每隔8h滴注1次,共7~10日,三是:單純皰疹性腦炎,按體質量一次10mg/kg,一日3次,每隔8h滴注一次,共10日,一日最高劑量按體質量為30mg/kg,或按體表面積為1.5g/m2來給藥。
1.2.2 利巴韋林治療(對照組)
對照組所用的利巴韋林用法與用量:靜脈滴注,每日500~1000mg,分2次給藥,每次靜滴20min以上,療程3~7d。治療拉沙熱、流行性出血熱等嚴重病例時,首劑靜滴2g,繼以每8h 0.5~lg,共10d。
痊愈:疼痛感消失同時皮疹也全部消失,沒有新的皮疹出現(xiàn),水皰也幾乎全部干涸,有效:疼痛減輕,水泡已部分干涸,無效:疼痛沒有減輕,水泡干涸的部分也非常少。同時也觀察了水泡干涸的時間,以及疼痛消失的時間。
在此期間,若果患者出現(xiàn)了發(fā)燒和其他的異常的狀況都對此作出了詳細的記錄,包括發(fā)生的時間、所持續(xù)的時間以及采取了哪些的應對措施等。并定期對患者的血液和尿液都進行了檢測。
再將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數(shù)據(jù)通過卡方檢驗,得P<0.05,說明有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兩種給藥途徑治療帶狀皰疹的療效觀察
觀察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結果比較,經(jīng)卡方檢驗,同時使用SPSS16.0軟件完成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處理。*P<0.05,說明有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過程中兩組都沒有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反應,但是對照組中有1例出現(xiàn)了貧血、乏力,停藥后癥狀便消失了,還有1例出現(xiàn)了頭痛、失眠、食欲減退、惡心、嘔吐。治療組中有1例出現(xiàn)了皮膚瘙癢和蕁麻疹,停藥后癥狀隨即消失。
帶狀皰疹是春季最容易流行的一種病毒感染性皮膚病,是由帶狀皰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該病毒侵入到人體內(nèi)后,潛伏到脊神經(jīng)節(jié)或其它的神經(jīng)細胞之中[1]。這種病毒在正常狀態(tài)下不會導致機體發(fā)病,但是當機體的免疫力低下時,潛伏的病毒就會迅速、大量繁殖,導致神經(jīng)節(jié)發(fā)炎、壞死,從而使患者感到疼痛,又由于病毒還會沿著神經(jīng)的走形繼續(xù)傳導,使得該神經(jīng)所支配的區(qū)域出現(xiàn)了帶狀皰疹,與此同時皰疹病毒也會損傷其它的神經(jīng)元,例如:運動神經(jīng)元受損后就會使患者出現(xiàn)運動障礙和麻痹等癥狀,但是相對很少見。在帶狀皰疹的發(fā)病初期,主要癥狀為患者感到食欲不振、疲倦無力還會伴有輕度的發(fā)燒,同時病變的部位會很快感到灼熱、疼痛,部分患者還會感到很癢[2]。治療此疾病臨床上常用利巴韋林,俗稱病毒唑,使用其注射液,對患者進行治療,利巴韋林是廣譜的抗病毒藥,也是一種很強效的單磷酸次黃嘌呤核苷酸脫氫酶抑制劑,其通過抑制IMP的活性,從而使得藥物進入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后立即被磷酸化,其產(chǎn)物作為病毒合成酶的競爭性的抑制劑[3],通過抑制酶的活性使得三磷酸鳥苷的合成減少,導致了病毒的RNA和相應蛋白質的合成減少,即為蛋白質的表達受到了抑制,最終起到了抑制病毒復制的目的。本藥主要是通過抑制帶狀皰疹病毒、流感病毒等各種病毒的表達來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4]。但是本藥使用后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靜脈炎或者是貧血和乏力等癥狀,但是一旦停藥后上述的癥狀就會馬上消失;同時當給患者大劑量使用時患者會出現(xiàn)頭痛、疲倦、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甚至還有患者會有低血壓的不良反應;極少數(shù)的患者會有結膜炎的不良表現(xiàn),眼睛紅腫、瘙癢、疼痛難忍;在觀察過程中治療組中有一例出現(xiàn)了蕁麻疹和皮膚潮紅、紅腫熱痛,但是停藥后現(xiàn)象便消失了。從上述中可以看到其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臨床使用很受限。
基于傳統(tǒng)的利巴韋林有如此的副作用加之其抗病毒的療效也不是很強效,新一代的治療帶狀皰疹病毒的新藥阿昔洛韋問世,本藥是廣譜的抗病毒藥物,主要是通過作用于焦磷酸所結合的核酸聚合酶的部位起到直接抑制病毒的DNA多聚酶和逆轉錄酶的作用,其對一型和二型帶狀皰疹病毒都具有很好的療效,同時它對于其他的病毒例如:巨細胞病毒和一型肝炎病毒也具有很好的療效,而且本藥的副作用很小,也沒有致畸和致突變的毒副作用,是目前臨床上廣泛使用的治療帶狀皰疹病毒的常用藥物,到目前為止該藥還沒有發(fā)現(xiàn)其有抗藥性,而且將該藥與其他的抗病毒的藥物連用會有很強的作用,而且對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也取得了很好的療效。而本實驗采用治療組所使用的是阿昔洛韋,對照組使用的是利巴韋林,一共選取了112個病例,在這些病例之中,患有其他嚴重的疾病和妊娠期的女性都沒有作為實驗對象,同時每個實驗組中男患和女患的比例基本上是相當?shù)?,觀察的時間設定為了1~6d,由于帶狀皰疹的癥狀很明顯所以很容易觀察到,根據(jù)痊愈、有效和無效的癥狀所以很容易判斷治療后患者所處于的階段,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治療組所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增高,痊愈的比例也是大幅升高,說明阿昔洛韋取得了很好的臨床療效,同時觀察兩組的副反應可以看出,對照組中有兩例出現(xiàn)了不良反應,治療組中只有一例出現(xiàn)了不良反應,停藥后現(xiàn)象便消失了,足以說明使用阿昔洛韋的副反應要低于利巴韋林。通過比較兩個藥的使用方法可以明顯看出阿昔洛韋的治療時間要短于利巴韋林,而且療效也很顯著,是一個很高效的新藥,非常具有臨床應用前景。
[1]王均.中西藥合用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0,26(6):394.
[2]肖寧,孟超英.阿昔洛韋聯(lián)合Hc—Ne激光治療老年帶狀皰疹療效觀察[J].激光雜志,2009,30(1):10.
[3]汪明華,趙華,林碧雯,等.復方甘草酸苷聯(lián)合阿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觀察[J].中圖藥房,2007,18(5):358.
[4]劉春梅,趙建偉,楚瑞琦,等.草分枝桿菌注射液聯(lián)合阿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2008,22(1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