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30 所小學將于今年9 月份開設橄欖球課程,一些家長表示擔憂,稱太“暴力”了。這項在許多國家比籃球和足球更受歡迎的大眾運動,卻被中國家長認為是“暴力運動”,有些不可思議。拒絕體育運動中的暴力,影響體育運動和國民體質的發(fā)展,僅是一個方面。更堪憂的問題在于,一個拒絕體育運動“暴力”的社會,很容易出現(xiàn)兩種現(xiàn)象:其一,校園中男性漸趨女性化、中性化;其二,國人會因為懼怕這種所謂的“暴力”,而缺少社會責任擔當意識。道德滑坡,或許就與缺少勇氣和擔當有關。
——王傳濤(據(jù)《燕趙晚報》)
廣西河池市一所高級中學多名學生因沒有參加學校例行的跑步訓練,被學校政教處一名老師處罰,要求他們“爬行”。有學生愿意跑10 圈來替代“爬行”,但遭到拒絕。教育學生的辦法有很多,唯獨不該有的是羞辱學生的人格尊嚴。這名政教處老師逼迫學生“爬行”,與其說是教育、懲戒,還不如說是為滿足其自私狹隘、變態(tài)的權力欲?,F(xiàn)在是文明社會,老師的教育乃至處罰更應該講究科學方法,而不能憑著老師的好惡或一時興起。讓學生“爬行”的懲罰,只會令教育蒙羞。
——陳媛媛(據(jù)《濟南日報》)
學生在家讀書在國際上已經(jīng)得到廣泛嘗試,在美國已經(jīng)有200 萬名學生在家學習,定期接受教育主管部門的考核。在后現(xiàn)代教育時代,類似于孔子、柏拉圖式的小班化教育模式,因其因材施教而具有生命力。顯然,工廠式的學校難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具有一定教育理念的家長也是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為何不加以利用呢?家長在了解自己孩子特質的基礎上,更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因此,從現(xiàn)實教育的角度來講,“家庭學校”是一種可貴的探索,不必大驚小怪加以排斥。
——鄭 文(據(jù)《羊城晚報》)
美國著名早教機構金寶貝發(fā)布的2012 全球早期教育比較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兒童學習時間提前,但戶外運動時間全球最少,睡眠時間較少。專家指出,過早讓孩子學習各種技能,會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中國家庭需要轉變早期教育重點,還孩子童年。針對國內(nèi)出現(xiàn)的部分早教誤區(qū),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美國兒童發(fā)展研究協(xié)會會員王濤直言,這可能與國內(nèi)的升學壓力有關,孩子想考進名牌大學,就需要讀好的中學、小學、幼兒園。因此部分家長盲目跟風,不斷提前孩子的學習時間,甚至在早教期間就進行中文、英語等方面的知識灌輸。
——楊玉紅(據(jù)《解放日報》)
撤點并校以來,我國農(nóng)村小學數(shù)量10 年內(nèi)減少了52.1%。有學者拿出了具體的調(diào)研數(shù)據(jù),比如撤校后學生上學距離平均增加4.05 公里,住宿生的平均年花費為1157.38 元等。距離增加會增加交通安全隱患,教育成本的增加則直接造成了農(nóng)村孩子的輟學率上升。多起校車事故發(fā)生后,教育部門緊急叫停了撤點并校。顯然,叫停撤點并校并不是有效辦法,應該切實根據(jù)《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的要求合理規(guī)劃教學點,并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如此才能治療撤點并校帶來的“痛”,否則,農(nóng)村教育還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張海英(據(jù)《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