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急救中心(100031)盧獻文
機械通氣是在患者自然通氣和氧合功能出現(xiàn)障礙時運用機械使患者恢復有效通氣并改善氧合的方法。合理地應用機械通氣,給患者以呼吸支持,改善或糾正缺O(jiān)2、CO2潴留和酸堿失衡 ,為患者基礎疾病治療、呼吸功能改善和康復提供條件。便攜式呼吸機的使用對院前急救和急救轉運過程中呼吸衰竭、呼吸困難的患者維持有效通氣起了很大的作用[1]。我急救中心從2009年1月~2009年8月應用加拿大O-Two手持式ALS氣動同步呼吸機,在院前搶救危重病人中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月~2009年8月北京急救中心應用O-Two手持式ALS氣動同步呼吸機搶救以及轉運的危重癥患者,病人的入選標準:患者自主呼吸頻率>正常3倍或<正常1/3者[2]和血氧飽和度<90%者[3]需使用呼吸機。
1.2 方法
1.2.1 呼吸機使用方法 患者存在通氣和換氣功能障礙,呼吸頻率降低,需要應用O-Two手持式ALS氣動同步呼吸機。利用急救車上的各種儀器設備對患者神志、血壓,心率(律)、呼吸頻率,血氧進行監(jiān)測。需要轉院的患者,其在院內生命體征穩(wěn)定,只需要進行轉運。
1.2.2 呼吸機調節(jié)的標準 根據患者的體重進行調節(jié)潮氣量和呼吸頻率。將呼吸機的連接管分別連接好。打開氧氣瓶的開關,將機身連接面罩或氣管插管處。準備好吸引器。呼吸機調節(jié)標準見附表1。
1.2.3 呼吸機救治有效的標準 以患者的血氧飽和度為指標,以血氧飽和度>90%以上為成功的標準。
附表1 呼吸機調節(jié)標準
附表2 應用呼吸機后救治效果的對比
2.1 患者一般資料 病人共62例,男39例,女23例,年齡24~87歲。肺復蘇術(高級生命支持)22例,急或慢性呼吸衰竭16例,肺部疾患6例,急性左心衰竭5例,腦血管疾病5例,癌癥晚期6例,外傷1例,低氧血癥1例。
2.2 患者經呼吸機救治的效果評價 救治分為現(xiàn)場救治期間和轉運期間兩種時間段。其中,現(xiàn)場救治34例,急救轉運(轉至另一家醫(yī)院)28例。無創(chuàng)應用41例,有創(chuàng)(氣管插管)應用21例。見附表2。
在院前救治過程中,對于機械通氣的問題,以往由于救護車急救條件的限制,缺乏簡易、輕便、有效而又能較長時間使用的呼吸機,使許多病人喪失了搶救時機。2009年引進的O-Two Systems生產的手持式ALS氣動同步呼吸機為呼吸衰竭、心肌梗死、呼吸停止及缺氧患者提供了有效、安全的人工呼吸手段。
3.1 O-Two手持式ALS氣動同步呼吸機的優(yōu)點 O-Two手持式ALS氣動同步呼吸機為氣動、定時、定容呼吸機,提供氣動呼吸機、吸引器、面罩供氧等多種功能。在有氧氣源的情況下,可提供100%的純氧,適用于體重20公斤以上兒童和成人的急救復蘇、低氧血癥和醫(yī)院間使用呼吸機的病人轉送。
3.2 院前O-Two手持式ALS氣動同步呼吸機的應用 主要是應用于現(xiàn)場急救,從附表2可以看出在現(xiàn)場我們應用該呼吸機復蘇時有效率很低,其原因有幾點:①現(xiàn)場第一目擊者未對患者實行有效的徒手心肺復蘇術,未能給醫(yī)療救助人員提供延續(xù)搶救的條件。②腦是人體各器官中對氧的需求最大的器官。腦組織對缺氧(缺血)的耐受能力最低。腦的慢性輕度缺氧即可引發(fā)困倦、注意力分散、記憶力降低、視力模糊等癥狀,嚴重缺氧直接抑制呼吸中樞,使呼吸減弱,或出現(xiàn)潮式呼吸,甚至呼吸停止,以至死亡。當人體心臟停跳,腦的供血供氧完全中斷,在8~15秒的時間內就會喪失知覺,超過4分鐘腦細胞就會出現(xiàn)不可逆損傷,超過10分鐘就會出現(xiàn)腦死亡。各種原因造成開始應用呼吸機的時間較晚,急救人員到達現(xiàn)場時間超過了最佳搶救時限,故此復蘇成功率不高。③隨著心肺腦復蘇概念的更新,越來越多的文獻報道認為在現(xiàn)場延緩氣管插管通氣治療,積極地行胸外按壓同時采用被動注氧法[4]。的確,在院前急救中應用微型呼吸機代替人工呼吸,提高了心肺復蘇的成功率[5],但其效果仍不很樂觀。雖然救護車里都可攜帶O-Two呼吸機,但由于一些醫(yī)務人員的理念問題,并沒有及時攜帶或是應用。④對于各種疾患引起的低氧血癥(血氧飽和度<90%),由于患者在低氧條件各系統(tǒng)處于代償狀態(tài),在給予鼻導管吸氧的情況下,血氧始終達不到滿意的效果,及時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以適當的壓力、容量及氧氣濃度輔助通氣,效果令人滿意。⑤對于復蘇以外的疾病O-Two手持式ALS氣動同步呼吸機作用是十分顯著的。在院前應用較多的是醫(yī)院之間的轉運。由于患者在院內經過有效地治療,各項指標已處于穩(wěn)定,只是應用輔助通氣方式將患者平穩(wěn)地轉運。平均轉送成功率為93.6%,死亡率為6.4%[6]。其死亡率很低。
3.3 O-Two手持式ALS氣動同步呼吸機的不足 由于此呼吸機是由小型氧氣瓶所供應,一般應用時間30~35分鐘。雖然可以直接連接在較大的氧氣瓶上,但在現(xiàn)場急救是十分不便的。在院前針對猝死一般搶救時間規(guī)定在30分鐘,但對于意外死亡的患者應延長搶救時間,因此此呼吸機的應用時間短,不利于現(xiàn)場復蘇。由于呼吸機本身較沉重,即便有頭部固定裝置,也很難在移動的救護車穩(wěn)定使用,常常需要醫(yī)護人員用手去輔助固定,不太適合院前工作的開展,而且給醫(yī)護人員增加了很多麻煩。雖然現(xiàn)在有延長管可以將呼吸機放在患者枕邊,但在行車轉運中也不穩(wěn)定。
綜上所述,O-Two手持式ALS氣動同步呼吸機在院前的應用十分廣泛,對許多危重癥患者起到了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由于它輕小、便攜,經久耐用,按照急救醫(yī)療和緊急復蘇的要求較適合院前的轉運工作需要,但對于現(xiàn)場心肺復蘇還應進一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