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際銳 黎 晟
辛勤耕耘 馨香滿園
——記黨的十八大代表關鳳艷
文/王際銳 黎 晟
“我愿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業(yè)上,以最優(yōu)質的工作回報社會,用全部熱情回報我的學生?!闭f這番話的人是“全國十佳高中校長”、“全國優(yōu)秀校長”、沈陽市優(yōu)秀校長”、“沈陽市優(yōu)秀共產黨員”等殊榮的獲得者,也是一位剛當選的黨的十八大代表,她就是沈陽市第56中學黨委書記、校長關鳳艷。她用真愛譜寫了育人的華章,走出了一條執(zhí)著追求、辛勤耕耘之路。
關鳳艷1983年走上工作崗位,199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教育戰(zhàn)線上,她已奮斗了29個春秋。
在同行眼里,關鳳艷是一位踏實敬業(yè)的實干家。關鳳艷始終積極倡導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校園建設,對國內外先進理念、文化以及相關學科前沿有極強的接受能力和融會貫通能力。2011年11月,關鳳艷參加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1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傳承研究”開題會,沈陽市第56中學成為此課題的全國骨干校,所申報課題《遼沈地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引進高中課程的途徑與方法研究》的研究方案被選登在總課題組的開題手冊上。
在29年的教育生涯中,關鳳艷帶領全校師生科學統(tǒng)籌學校全面發(fā)展,通過學習先進理論和經驗,創(chuàng)新整合并努力踐行著“幸福學生、成功教師、發(fā)展學?!钡莫毺赜宿k學理念和高效的教育教學機制,從而實現了教育教學質量的連年穩(wěn)步提升,創(chuàng)造出優(yōu)質學校品牌。
在學生心中,關鳳艷是一位可敬可親的好老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關鳳艷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倡導學生自主管理、自主學習、自主設計、自主服務,同時大膽實行分層次教學,鼓勵學生多元化發(fā)展。如今,學校舉辦的體育節(jié)、文藝節(jié)、英語節(jié)、歷史劇大賽、金秋詩會、書畫大賽等已經成為學校特色品牌之一。學校還精心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和社區(qū)服務活動,邀請清華、北大等名校博士來校作勵志成才講座,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冬令營和夏令營活動,讓每個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發(fā)展,個性得到自由張揚,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關鳳艷還將自己的獎金全部捐出來作為“尚學基金”,用于獎勵每年評選出的各方面表現出色的“校園十佳學生”。
一次,關鳳艷聞知困難學生趙悅如被診斷為急性髓系白血病后,心急如焚,立即召開校領導班子會議,提出在全校范圍內為趙悅如治病捐款的倡議。關鳳艷率先捐款,在不到三天的時間里,全校師生為趙悅如同學捐款近13萬元。趙悅如同學被這份來自師生的真愛所感動,最終戰(zhàn)勝了病魔,恢復了健康。
作為一校之長,關鳳艷經常帶領校黨政班子深入基層,傾聽師生意見和建議,以師生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作為思想工作的重點,推動學校科學化、規(guī)范化發(fā)展。同時,建立健全了科學民主的決策機制,把班子建設成為團結和諧的政治核心、求真務實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廉潔奉公的領導集體,學校連年被評為“沈陽市于洪區(qū)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先進團委”;2010年12月,在沈陽市公共服務單位行風形象“百姓口碑榜”評比中,第56中學在600余家參選單位中脫穎而出,榮獲了“沈陽市金榜單位”稱號。
在老師們的心中,關鳳艷是一個銳意進取的急先鋒。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她高度關注教師專業(yè)素質的提升,提出了“1369”名師建設系統(tǒng)工程,實施了“人事能上能下,工資能升能降”層級評聘制度;外聘專家到校講學,創(chuàng)造條件讓教師進修培訓,卓有成效地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全力推進“高效閱讀”和“生本教育”這兩大國家級科研課題組在學校的實驗和探究推廣。在學校建設上,她積極開展與名校聯(lián)合辦學、合作辦學等有益嘗試,與十余所周邊區(qū)域省級重點高中合作交流,充分發(fā)揮了省級示范高中的示范輻射作用……
關鳳艷在學校倡導成立了青年黨校,學校每年都舉辦多期青年黨校培訓班。學生們通過培訓掌握了黨的基礎知識,增強了黨性認識,在學生中積極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她還帶領學生們開展了“學生互進隊工程”,要求學生干部每人幫教一名“三困生”(情困、學困、自理困),組成“互進對子”,每周談心兩次,每月上交一份談心紀實,收到了較好效果。從1999年開始,關鳳艷還倡導設立了“青春講壇”,針對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努力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的情境,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剖析自我——自我教育的“三段式”教育舞臺,涉及愛國、守法、友誼、團結、誠信、自強、勤儉、敬師等20多個方面、50余個主題?!霸鐟佟奔啊爱愋越煌謶职Y”等教育工作中棘手的問題都在學生們互相傾訴、互相辯論中得以解決,學生自我教育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獻身于教育事業(yè)的真實寫照,也是關鳳艷奮斗在教育戰(zhàn)線上的座右銘?!白鳛閬碜砸痪€學校的黨代表,面對著社會對教育需求的提高,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肩負的重任”,關鳳艷感慨道:“我們既然肩負著教書育人的責任,就一定要勤奮努力,創(chuàng)新工作,當好群眾心聲的‘傳聲器’,成為學生愛戴、人民滿意、創(chuàng)一流業(yè)績的優(yōu)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