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彥
門靜脈高壓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是指門靜脈高壓癥伴發(fā)的胃黏膜病變,主要多見于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患者,也可見于非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患者。近年來,隨著胃鏡的廣泛使用,研究發(fā)現因PHG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發(fā)生率為10%~70%,病死率高達12.5%[1]。為進一步了解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性胃病的臨床特點,本研究對2008年1月~2011年8月收入我院的175例肝硬化患者情況進行分析,探討肝硬化PHG與肝功能分級和食管靜脈曲張(EV)的關系。
選擇我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資料齊全肝硬化患者175例,均根據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B型超聲、CT等檢查確診。男131例,女44例;年齡最大76歲,最小33歲,平均年齡(42.3±11.2)歲;其中診斷為肝炎性肝硬化119例,診斷為酒精性肝硬化40例,其他16例。排除正在服用非甾體類藥物者。
175例診斷為肝硬化的患者術前停用對門靜脈壓力有影響的藥物,如普萘洛爾和硝苯比定等,依據入院時胃鏡下是否存在PHG,分為PHG組與非PHG組。PHG的鏡下診斷標準按Mc Cormack標準[2];輕度:細小粉紅色斑點或“猩紅熱樣疹”,在條紋外觀皺褶表面出現淺紅色斑,蛇皮征或馬賽克征;重度:散在櫻桃紅斑點,彌漫性出血性胃炎。EV的診斷標準參照2000年中華醫(yī)學會消化內鏡學會昆明會議修訂的標準[3],其程度分3度,輕度:呈直線形或略有迂曲,無紅色征(red color sign,RC);中度:呈直線形或略有迂曲,RC(+),或呈蛇行迂曲隆起,RC(-);重度:呈蛇行迂曲隆起,RC(+),或呈串珠狀、結節(jié)狀或瘤狀,RC(-)。肝硬化肝功能 Child-Pugh 等級分為A、B、C 3級。
采用SPSS 14.0統(tǒng)計軟件,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75例肝硬化患者中,PHG81例(PHG組),占46.3%,無PHG94例(無PHG組);EV 156例,占89.1%,其中,輕、中、重度靜脈曲張分別是50例、46例和60例。PHG組的肝功能分級與無PHG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同肝功能分級患者發(fā)生PHG的情況見表1。PHG組與無PHG組EV發(fā)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程度EV患者發(fā)生PHG情況見表2。
表1 兩組肝功能分級比較[例(%)]
表2 兩組食管靜脈曲張程度比較[例(%)]
EV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門靜脈高壓導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4],而肝硬化患者PHG高發(fā)生率也已經成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因素。有文獻報道,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約半數并發(fā)PHG,平均49%[5],本組46.3%肝硬化患者并發(fā)PHG。因此,研究PHG發(fā)生、發(fā)展的影響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肝硬化PHG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①門靜脈高壓性的胃黏膜血流動力學改變?yōu)楦哐萘亢偷凸嘧?血流緩慢,黏膜下血管動靜脈短路,毛細血管和靜脈擴張淤血,胃黏膜循環(huán)障礙導致黏膜缺血缺氧,黏液生成和分泌受損屏障作用破壞[6]。②當肝功能損害嚴重時,蛋白代謝紊亂,白蛋白合成減少,引起黏膜水腫和潰瘍;同時,肝功能不全使患者對各種致病因子的抵抗力下降,應激能力減弱。③膽汁反流和幽門螺桿菌感染加重胃黏膜損傷。④胃腸激素的代謝紊亂等。本研究結果顯示,EV程度與PHG病變程度亦呈正相關(P<0.05),即隨著EV程度的加重,PHG病變程度也加重。有研究表明,EV與PHG均為門靜脈高壓所致,兩者可同時存在亦可單獨存在[6];EV程度可間接反映門靜脈高壓的程度。另外,本研究結果還表明,肝功能Child-pugh分級與PHG病變程度呈正相關(P<0.05),與石國梁等[7]研究結果一致,即PHG的病變程度與肝硬化嚴重程度有關,提示在Child-pugh A級時胃黏膜就可發(fā)生相應病變,且隨著肝功分級的增高,PHG的發(fā)病率也上升,且程度也呈上升趨勢。
綜上所述,門靜脈高壓及肝臟功能嚴重減退是PHG發(fā)生的重要因素,臨床中積極改善患者肝臟功能及降低門靜脈壓力可一定程度上減少PHG的發(fā)生。
[1]程川兵.門脈高壓性胃病的研究進展[J].現代診斷和治療,2009,20(4):220-223.
[2]Mc Cormack TT,Sima J,Eyre BL,et a1.Gastriclesions in portal hyper-tension:inflammatory gastritis or congestive gastropathy[J].Gut,1985,26(11):l226.
[3]丁大洪.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內鏡下診斷和治療規(guī)范試行方案[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0,17(4):198.
[4]李贊.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門脈高壓性胃病出血36例臨床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2,18(1):151-152.
[5]李莉.肝硬化門靜血栓形成28例臨床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8,15:853.
[6]Mesihovic R,Prohic D,Gribajcevic M,et al.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J].Med Arh,2004,58(6):377-379.
[7]石國梁.肝硬化患者門脈高壓性胃病的胃鏡檢查與分析[J].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7,2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