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慧紅 何亮亮
【摘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以計算機為中心的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領域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如何正確、科學、藝術地使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以及讓這些技術完美地與課堂整合在一起,是目前每個教學工作者所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語文教學; 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 G633.3【文獻標識碼】A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使得多媒體教學進入了農村語文課堂,應用信息技術改善了傳統語文教學課堂,使語文課堂更有魅力,更有活力,不僅給語文老師提供了廣闊的發(fā)揮空間,而且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語文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興趣盎然,不僅大大提高了他們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而且形成了思維的敏捷性,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批判性以及獨創(chuàng)性等很好的思維品質,促進了學生的自我價值的實現。我將從以下方面談起:
一、現代化信息技術為語文老師提供了廣闊的發(fā)揮空間
在這種信息化課堂中,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的地位正在被削弱,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充分體現,信息技術成為有效的教學輔助工具以及強大的認知工具。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借助各種信息媒介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把課本知識向外延伸,拓寬語文教學的空間。
如《蘇州園林》一課,課文描述的是蘇州園林的總體特點。其實,蘇州園林的各個園林各有各的特點。作為教師的我對蘇州園林的了解并不比學生多。因此備課時,我通過豐富的網上資源,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擴大了課堂教學容量,寓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教學時,我通過多樣化的手段予以展示,制作了課件,在課堂上輔助多媒體,使學生從視角上掌握了蘇州園林的特點,使枯燥的說明文顯得不再枯燥,學生也好像輕松地游了一圈蘇州園林一樣,使寓教于樂變成了一種現實。課堂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積極發(fā)言,改變了原來死氣沉沉的說明文課堂。
二、現代化信息技術給語文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信息技術教學以它豐富的形式,即聲音、圖片、動畫、音樂和視頻等,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視覺感官系統,充分展示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彌補了傳統語文教學的不足,同時增強了學生的感知能力,審美能力和想象能力。
如:在教學七年級語文《春》和《濟南的冬天》等展現自然美的課文時,可以借助錄音,投影等多種教學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把優(yōu)美的大自然展現在學生面前,使他們深刻地領悟到詩情畫意,再加上優(yōu)美的樂曲,教師聲情并茂的講解,將觀察、閱讀、思維和審美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激發(fā)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突破課文重難點,發(fā)揮教學個性
在教學中,教師能否合理地處理教材,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如何突出教材重點,突破難點至關重要。在課件的使用中,利用演示效果解決教學難點,教學成功率將大大提高,我們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利用網絡中的信息資源,調用素材庫中現存的資料(影片、音樂、錄音、動畫、圖片等),幫助我們解決教學難點。如講《三峽》一文時,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將三峽山勢全景,四季景象形象地顯示出來,這樣就促進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有效理解和記憶,使學生很快就能做到能講會背,利用較少的時間就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既然我們講求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活動,就必須有獨特的教學風格。我們可以根據自己任教班級的學生情況,教材具有的特殊內容制作出有個性的教學課件。如有的班級學生好動,坐不住,我們就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運用一些特殊的音響效果,以引起學生的注意。若某一課所涉及的內容趨向專業(yè)性,我們就調用一批符合教材內容的素材,使這一課件具有它的獨特風格,那么這一課也肯定別具一格了。沒有個性的課堂教學只是教材的克隆。久而久之,被束縛的就不僅是學生還有老師自己。在課堂教學中,許多學生因缺乏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感性材料而難以展開抽象思維活動,從而影響了對課堂教學難點的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倘若借助信息技術,就能為學生展示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的觀察空間,創(chuàng)設逼真的情境,讓學生憑借具體形象去感受、體驗抽象的事物,進而突破難點,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對《岳陽樓記》一課第二、三、四自然段“予觀夫巴陵勝狀”至“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的教學,我們可以播放岳陽樓的影像資料,讓學生“目睹”岳陽樓之壯觀,去聆聽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拳拳心語,去感悟作者的政治抱負。
四、可以變化作業(yè)形式,突出學生自主選擇
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借助信息技術,可以變化作業(yè)形式,突出學生自主選擇,充分貫徹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實踐證明,通過自主性、操作性、創(chuàng)造性、生活性和欣賞性等形式作業(yè)的交替使用,不但可以減少作業(yè)的單調與枯燥,而且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例如,在講授《羅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時,我們可以讓學生上課前分組通過互聯網查詢關于羅布泊的圖片、影像資料,在課堂分別展示本組的學習成果,讓學生自我感知破壞環(huán)境的危害,增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學習科學家的探索精神。
綜上所述,靈活運用多媒體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充分體現:寓教于樂的思想,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和想象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積極探究,努力尋找現代教育技術與實現語文教學目標的最佳結合點,以促進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從而更有效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使語文課真正達到大放光彩的目的。
(責任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