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課堂就是舞臺,教師既要當導演,又要當演員,舉手投足都有“戲”,只要我們每堂課都能創(chuàng)設一些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挖掘出一些趣味素材,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投入課堂,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就一定能使學生樂學、愿學、會學,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關 鍵 詞】 課堂情趣;數學;教學;新課標
數學教學經歷了無數次改革與發(fā)展,課堂教學仍是數學教學的主要形式,搞好課堂教學是傳授數學知識、培養(yǎng)數學能力、提高數學素養(yǎng)的關鍵,課堂是否有情趣,則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課堂情趣創(chuàng)設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對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數學課堂情趣的基本要素
所謂課堂情趣,即是指一堂課的思維情境及趣味因素的總和。正確運用情趣創(chuàng)設基本要素指導教學,可以使課堂高潮迭起,妙趣橫生,從而克服教學中的隨意盲目和呆板機械。從根本上改善數學學科枯燥乏味的負面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根據廣大同行的經驗成果,結合筆者自身的實踐感受,筆者認為,數學課堂情趣的創(chuàng)設必須遵循以下基本要素:
(一)一致性
教學無定法,但教學有法,不管采用什么辦法,新課程標準始終是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宏觀上,教師顯示自己的才華,能動地采用靈活多變的形式創(chuàng)設濃重的課堂情趣,其目的只有一個,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使學生樂學、愿學,提高教學質量。從這個意義上說,所有教學活動的大目標是一致的。即情趣的創(chuàng)設要服務于新課標的完成,同時,課堂情趣的創(chuàng)設必須與課本內容保持相對一致。
(二)啟發(fā)性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教學是思維活動的教學。學生的思維活動有賴于教師的循循善誘和精心的點撥、啟發(fā)。因此,課堂情趣的創(chuàng)設應以啟導學生思維為立足點。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維情境會抑制學生的思維熱情,所以,課堂上無論是設計提問、幽默,還是欣喜、競爭,都應考慮活動的啟發(fā)性,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如何使學生心理上有憤有悱,正是課堂情趣創(chuàng)設所要達到的效果。
(三)科學性
數學是一門嚴密而抽象的科學,其表達形式的規(guī)范性是有目共睹的。在課堂情趣創(chuàng)設中,一定要寓莊于諧,盡量使語言準確,認真處理好形象生動與嚴密準確的矛盾。切不可為了讓學生發(fā)笑或敘述方便,信口比喻。如把“移項”說成“拿出來”,把“多項式相乘”稱為“打開”等等。那些不恰當的比喻,將有礙于學生正確理解概念和準確使用數學語言能力的形成。教學中,一定要克服這些毛病,使我們的課堂語言生動而不失嚴密,形象而不失準確。
(四)靈活性
教學工作之所以成為一門藝術而不是“教書匠”,就在于“每節(jié)課都是新的”。不說教學內容和學生個性特點的千變萬化,單就每堂課的偶發(fā)事件的處理,就已經是對一個教師教學能力的考驗了。學生提出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或教師自己出點差錯,一個成熟的教師是能夠靈巧地化解這些課堂障礙的,并由此而創(chuàng)設出美妙的課堂情趣。
二、數學課堂情趣創(chuàng)設的方法
一般說來,課堂教學離不開讀、議、講、練、看、問這些活動形式,而靈活選擇某種形式進行教學,在某種形式里又恰當地采用某種情趣方法,則是一個教師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體現。創(chuàng)設情趣有哪些方法呢?
(一)史料法
“數學史不愧是出色的教育指南”。為了使課堂更有情趣,結合教材內容,適當引入一些相關史實是很有必要的。從古埃及的土地丈量到幾何學的形成,從勾股定理到《九章算術》等。一個個歷史鏡頭會讓學生深深地沉浸在古人的奮斗情境中,它必將激勵學生追求真理、努力上進。
(二)故事法
數學知識點多,與一些知識點相關的故事也不少。如在講“有理數的乘方”時引進“印度皇帝錫拉賞給國際象棋發(fā)明者錫塔麥?!钡墓适?。故事具有非凡的吸引力。尤其是一節(jié)課的中途,學生注意力有點分散時,充分利用故事來增強課堂情趣是許多有經驗老師的一大法寶。
(三)懸念法
懸念是一種心理機制,它對大腦皮層具有強烈而持續(xù)的刺激作用,使人一時猜不透、想不通,又丟不開、放不下,尤其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記憶加深。在數學課堂中,恰當設置懸念,對提高課堂效益、增強課堂情趣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趣題法
數學課離不開例題和習題,如何使學生見題不怕,樂思善解,一直是每一個數學教師很關心的一個問題。所謂趣題法,就是充分挖掘例題、習題的趣味因素,選擇一個有趣的載體來表達一個平淡枯燥的數學內容。新課程標準下的教材在這方面作了很大努力,教材上的“想一想”“做一做”“章頭圖”“章前引例”等都無不是在趣味方面做文章。作為教師,除了引用課本上的趣題外,還應自編趣題。如初一講“一條直線上有六個點,圖中一共有幾條線段”時可類比出趣題:“我班有50名同學,每兩個同學都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才能每個同學都握遍?”這樣的趣題學生感到親切,愿意動腦筋,并容易發(fā)現問題的本質。
除了以上幾種常用的一般方法外,創(chuàng)設課堂情趣還有賴于教師恰當的衣著,抑揚頓挫的語言,優(yōu)美流暢的板書,富于鼓勵的評價,不時恰當的幽默等等。
課堂就是舞臺,教師既是導演,又是演員,舉手投足都有“戲”,只要我們每堂課都能創(chuàng)設一些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挖掘出一些趣味素材,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課堂投入,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就一定能使學生樂學、愿學、會學,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雷玲. 小學數學名師教學藝術[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 黃少卿. 情趣型教學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
[3] 余龍春. 創(chuàng)設數學教學情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J]. 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