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運祥
邵陽市中醫(yī)醫(yī)院,湖南邵陽 422000
股骨轉子間骨折是一種臨床常見的骨折情況,隨著我國交通事業(yè)的發(fā)展和人口老齡化,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發(fā)生率正呈逐年上升趨勢。以往臨床以骨牽引為主,對患者進行保守治療;隨著醫(yī)療器械行業(yè)的發(fā)展,骨折內固定材料的研制,使用手術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在臨床已經十分廣泛[1]。該院使用解剖鋼板對2009年2月—2011年9月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進行治療,現報道如下。
以該院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排除病理性骨折。將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分為2組,對照組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患者年齡在62~78歲之間,平均(69.85±4.95)歲。損傷原因:交通事故傷12例,高空墜落傷18例,跌倒損傷8例;穩(wěn)定性骨折23例,不穩(wěn)定性骨折15例。實驗組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患者年齡在61~79歲之間,平均(69.24±5.22)歲。損傷原因:交通事故傷13例,高空墜落傷16例,跌倒損傷9例;穩(wěn)定性骨折25例,不穩(wěn)定性骨折13例。
兩組患者均在手術前進行牽引治療,在受傷后2~7d進行手術。手術中使用C型臂X線透視監(jiān)控骨折復位的情況,麻醉方法為硬膜外阻滯麻醉或全麻。
實驗組患者給予解剖鋼板治療:在患者髖關節(jié)外側進行切開,保證近端切口向股骨頭,并切口髖關節(jié)囊進行減壓,手術中觀察股骨頭的復位情況。使用X線檢查骨折塊間的位置關系,有效復位。復位時使用克氏針進行臨時的固定,以達到解剖復位,并盡量減少對軟組織的剝離。保持頸干角在130°以上[2]。復位滿意后可以放置鋼板,頭端使用骨圓針固定,尾端與骨干做有效且良好的貼附。X線觀察患者復位情況,確定無誤后,進行鋼板骨連接。
對照組患者使用動力髖螺釘內固定方法治療,在股骨外側進行縱向切開,根據頸干角選擇股骨外側皮質進針處,定位導針,使用X線確定導針位置,直入螺釘進行固定。
手術后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常規(guī)引流4~24h,并根據患者的情況制定康復鍛煉計劃。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隨訪患者6個月,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治療效果判定標準使用國際通用的Harris髖關節(jié)評分方法,包括疼痛、畸形、功能和關節(jié)活動度等4個維度,得分在70分以下為差,得分在70~79為中,得分在80~89為良,得分在90~100為優(yōu)。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優(yōu)良率。
將該院的實驗數據均錄入SPSS18.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和手術中出血量比較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各組間對比方法為t檢驗。兩組患者手術后并發(fā)癥和治療效果比較采用例數(n)、百分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更短,患者出血量更少,治療效果更好,與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并發(fā)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中出血量和手術后并發(fā)癥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股骨轉子間骨折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情況,理想的固定方法不但要符合患者的三維固定要求,還要有較高的抗旋轉能力,抗剪切能力和抗扭轉能力,并保證骨折的穩(wěn)定[3]。而老年患者由于骨質疏松情況多見,機體功能衰退,有效降低手術創(chuàng)傷,減少術后并發(fā)癥,促進骨折有效愈合更為重要[4]。
使用解剖鋼板對股骨轉子間骨折進行治療在臨床較為廣泛。這種解剖鋼板屬于釘板,是根據骨骼的形態(tài)制定的一種特定的鋼板,與骨骼的外形較為匹配,且不需要進行塑形。鋼板與螺釘相連接,能夠將應力分散,并符合人體生物力學的要求。此外,鋼板連接較為靈活,在矢狀面與冠狀面均有可以調節(jié)的范圍,對骨折的復位要求更適合,操作也較為簡單。在手術中,醫(yī)生可以根據患者的骨折線情況選擇合適的鋼板,頂端的3個螺釘能與正常人體的頸干角保持一致,防止髖內翻的情況出現,使整個釘板處于一個牢固的位置,不容易發(fā)生松動,避免了骨折近端扭轉的情況[5]。而同時,鋼板還避免了對股骨頭血供的破壞。對老年患者,解剖鋼板近端還能夠擰入較多的骨螺釘,有助于增加穩(wěn)定性,促進骨折更好愈合。
從該實驗結果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解剖鋼板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與動力髖螺釘比較,其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患者治療效果更優(yōu)秀,各指標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采用解剖鋼板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具有較好的效果,患者功能恢復更好,生活質量提高,是一種較好的治療方法。醫(yī)生在臨床工作中要注意手術中的細致操作和手術后個性化的康復指導,以提高治療效果。
[1]譚家昌,徐鴻育,楊有猛,等.螺孔型股骨近端解剖鋼板與動力髖螺釘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比較研究[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8,16(6):461-462.
[2]彭程,陳游,林綿輝,等.閉合復位解剖鋼板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J].國際骨科學雜志,2006,27(6):375-376.
[3]王軍.股骨近端鎖定解剖鋼板與PFNA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比較[J].河北醫(yī)藥,2012,34(9):1335-1337.
[4]高護社,毛萬興,白志強,等.股骨上段解剖鋼板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24例臨床觀察[J].健康必讀,2010(6下旬刊):11.
[5]竇永峰,孟濤,王志剛,等.鎖定加壓接骨板與解剖型接骨板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107例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26):4889-4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