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勝
(南陽醫(yī)學高等??茖W校基礎部,南陽473000)
多媒體是以教學技能為基礎,將通信、聲像和計算機技術融為一體,能交互處理、存儲、傳遞文字、圖形、影視、動畫和聲音等多媒體信息的一種綜合信息處理技術[1]。近年來,隨著現代科技和教育理念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以其獨特的魅力在各個學科中都得到了廣泛使用,使傳統(tǒng)教學方法產生了重大的變革。
在傳統(tǒng)系統(tǒng)解剖教學中,“掛圖、板書、課本”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對于系統(tǒng)解剖學來說,其學科特點是內容多、課時少、知識點系統(tǒng)性強、課程多集中在一期,如果只用傳統(tǒng)教學手法講授,教師備課負擔重,學生理解、消化、記憶也慢,總體教學效果較差。而使用多媒體則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弊端,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使教與學的活動變得更加直觀和豐富多彩。
心理學研究表明,看過的材料要比聽過的材料多記憶1.66倍[2],這說明利用視覺通道輸入信息的重要性。系統(tǒng)解剖學是一門形態(tài)科學,重視對形態(tài)的觀察和結構的認識,教師利用幻燈片的圖片、視頻、動畫等手段使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化,通過視聽并舉,可以使學生能由淺入深地觀察、發(fā)現、辨析,從而起到不斷強化記憶的目的。而且,以前很復雜的結構,現在通過多媒體的手段處理后可以直觀地展示出來,從而降低了教學的難度,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變換掛圖和板書,很少有時間和學生溝通;而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在畫面、顏色、聲音、動作等方面表現力突出,充分滿足了學習者視聽覺的刺激,并且具有好的交互性,通過人機對話及時提供高質量的反饋,使教師有更多時間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現狀,從而不斷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其次,多媒體技術可以使教學內容形像化、表現手法多樣化,能夠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豐富、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學生聽課造成的疲勞和緊張,使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發(fā)揮。
現代化素質教育強調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知識本身更重要。它要求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獨立地進行探索的自學能力。教師還可根據學生的智力狀況及思維特點、各班的認知結構水平、學習能力來設計教學軟件,控制教學內容顯示的次數、時間和順序,進行因人而異的教學,以實現學習個體化。再通過定量的練習、適時的檢測和恰當的評價,從而可以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應變能力。
多媒體軟件操作程序簡單,通過簡單的訓練就可以熟練掌握,很適合工作量大的一線教師。而且,在現在設備上兼容性很好,使用過程比較穩(wěn)定。故一套課件通過不斷修改完善,就可以不斷使用,據統(tǒng)計,計算機輔助解剖學教學使課堂有效時間增加.相同內容比利用掛圖、模型等傳統(tǒng)方式要節(jié)省1/3的時間[3],可以為教師節(jié)省出寶貴的時間,極大地提高工作的效率。
利用多媒體教學展示的應該是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實際使用中常規(guī)教學多媒體課件要更好一些,要充分利用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多媒體手段,也要改變文字的內容和表現方法,如用不同字體、不同顏色、加下劃線、不同粗細等,或變傳統(tǒng)的敘述性文字為總結性文字,突出重點,以增強內容的系統(tǒng)性和條理性,便于學生掌握。盡量吸引學生注意力,避免文字部分如同板書一樣過于呆板,針對課堂不易記筆記的問題,可以課后把課件拷給學生,作為他們自學的素材。
多媒體課,學生長時間的注視屏幕,難免會出現視覺疲勞導致學習興趣的遷移;其次,文字在屏幕上出現時間短,不容易做好筆記,若課后不注意整理,會出現隨看隨忘的情況,知識點掌握系統(tǒng)性差。因此教學設計中必須對畫面上的信息加以篩選,不能只停留在視覺教育階段,只是將書本內容屏幕化,雖然使授課速度大大加快,但學生的視聽速度、思索速度跟不上授課速度,沒有理解的時間,變相的從“人灌”變?yōu)椤半姽唷保炊蝗鐐鹘y(tǒng)手法的教學。
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詳略得當的板書、豐富的語言、表情和動作是吸引學生的重要法寶,使用課件授課,也要繼承這些傳統(tǒng)的講授藝術,使師生情感交融拉近,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在使用課件時要注意講解,要注意指導學生觀察課件中的內容,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橫向和縱向的總結,再加上適當的板書,使學生學習知識更系統(tǒng)、更有條理,便于學生把握知識的整體和內在聯(lián)系,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國外教育技術已經從視覺、聽覺、視聽結合發(fā)展到了現代教育技術階段,醫(yī)學多媒體教學越來越向互動化、同步化與網絡化三大方向發(fā)展,就目前高等教育教學而言,加強課堂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顯得尤為重要,也是整個教育過程的核心和基礎[5]。而我國總體起步較晚,與之相關的配套設施還很不全面,多數院校只是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課件授課而已,故發(fā)展與之相關的電子化教案評價系統(tǒng)、課堂互動系統(tǒng)、教學評價系統(tǒng)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其次對媒體和網絡技術的使用雖然大大促進了教學效率,但他并不能取代教師在培育人才過程中其本身的影響力,教師的技能和及素質是提高是多媒體教學的最重要影響因素。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和自身條件相結合,不等不靠,靈活的利用好現有條件,達到現有多媒體課的最好效果。
[1] 李英杰,魯敏,張玉明.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課件的途徑與策略[J].中國教育科學探究,2005,10:4-5.
[2] 陳少強,黃炳強.教育心理學規(guī)律在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解剖學雜志,1998,21.
[3] 劉樹根,馮榮光.解剖課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 [J].解剖學研究,2001,23:177-178.
[4] 王俐,趙燕.多媒體教學原則及意義[J].西南農業(yè)教育研究,2005,10.
[5] 張玉瑋.醫(yī)學多媒體教學的三大趨勢[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1,9: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