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平 王春蓮 周春梅 劉媛媛
無陪護是指患者住院期間由護士取代家屬給患者實施生活護理的一種科學管理、人性化服務、全程護理的護理模式[1],也是與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相適應,國際普遍開展的一種先進護理模式[2]。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我們將其運用于眼科病房,充分體現(xiàn)了以患者為中心,滿足眼科患者個性化需求的整體護理服務理念,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患者家屬的后顧之憂,徹底轉變護理工作中“重專業(yè),輕基礎,重技術,輕服務”的觀念。我院眼科在2011年開展無陪護護理,通過近一年多的工作,取得了滿意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我科2011年7~12月實施無陪護護理的520例患者設為研究組,取2010年同期未實施無陪護護理的498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種類及手術季節(jié)性等方面進行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我科實際開放床位40張,現(xiàn)有護理人員10人,其中副主任護師2人,主管護師5人,護師2人,輪轉護士1人,床護比1∶0.25。研究組無陪護的具體措施包括:(1)建立呈金字塔形的人才梯隊。根據(jù)學歷、職稱、能力及年資選取2名護理骨干上白班,管理病房,即責任護士。病區(qū)分成2個小組開展工作,并實行責任護士包干制,另外輪轉護士和副主任護師不參加夜班,病區(qū)患者的基礎護理和生活護理主要由輪轉護士完成,責任護士要協(xié)助低年資護士做好患者的各項護理工作,副主任護師要定時檢查和督導。由護士長總負責,形成三級護理管理,即高級、中級、初級分級開展護理工作,按自己的崗位職責各司其職。(2)患者入院時由責任護士向患者介紹無陪護的護理模式,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理解和配合,并簽訂入院知情同意書。(3)入院后,責任護士根據(jù)患者的年齡、視力、聽力及平衡功能、肢體活動度、藥物影響、精神、既往疾病史等情況對患者進行首次評估,確定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分為:全部依賴,部分依賴,借助工具,自理四個等級。(4)完成評估后,由責任護士書寫護囑并填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評估表,責任護士根據(jù)患者自理能力情況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告知患者及家屬讓其簽名,并做到每班交班,特別是夜班時要加強巡視,確?;颊咝枰獣r隨叫隨到,滿足患者需要。(5)在護理管理方面制定無陪護病區(qū)分級及護理標準、無陪護排班模式及無陪護病區(qū)宣教手冊,建立健全護理質量標準,提高護理隊伍素質嚴防差錯事故的發(fā)生,確保患者安全。對照組采取國內傳統(tǒng)護理模式,患者日常生活護理主要由家屬承擔,護理人員提供與疾病相關的專業(yè)護理。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費用及患者滿意度的差異。平均住院日、住院費用以費用結算清單的數(shù)據(jù)為準,出院時采用自制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進行生活滿意度、環(huán)境滿意度及綜合滿意度等方面的問卷調查,≥90分為滿意,<90分為不滿意。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 α =0.05。
2.1 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費用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住院時間(d) 住院費用(元)<0.05 <0.05研究組對照組t′值P 520 5.49 ±0.55 2902.44 ±98.76 498 6.50 ±0.85 3623.46 ±108.39 22.4028 110.7978值
表1顯示,無陪護護理模式顯著縮短平均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例(%)
表2顯示,研究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眼科患者常因對疾病的不了解也不重視而耽誤治療,特別是我們基層醫(yī)院面向廣大農村,患者來院時病情已是很嚴重,所以往往給患者身心帶來一定程度的損害,眼科患者的陪護看簡單,其實是一難點,護理患者時操作要精細,專業(yè)性更強,由于家屬及陪護缺乏??谱o理知識,護理質量無法保證,所以我科在不增加臨床護士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無陪護護理服務,體現(xiàn)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滿足患者個性化、差異化護理需求,保證患者住院期間能得到及時、安全、全程、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為患者提供一個溫馨的治療環(huán)境,解決了患者和家屬的后顧之憂,融洽了護患關系。而且有專業(yè)護士護理還能及早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所以開展無陪護護理服務,對眼科患者術后的恢復及健康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避免了家屬或陪護人員因缺乏眼科相關護理知識和護理方法而給患者帶來的痛苦;縮短了住院時間,降低了住院費用,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實施無陪護護理模式,實行限制性探視,既降低家屬陪護率,又可保持環(huán)境清潔,患者感染率下降,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3];同時也有效的提高了護理水平和病房管理質量,避免了有陪護而給病房管理帶來的弊端[4]。另外結果證明,患者接受有別于傳統(tǒng)護理模式的無陪護護理服務,對生活條件、住院環(huán)境以及護理技術等方面的滿意度都有明顯提高。無陪護護理服務的開展,提高了患者滿意度,樹立了良好的醫(yī)院形象。
自2010年我國衛(wèi)生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以來,病房陪護率顯著下降[5],無陪護護理模式是此項工作的結果。當然,無陪護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我們在實踐中也發(fā)現(xiàn)存在某些問題,如因人力資源不足,造成護理人員工作時間延長,工作強度增加;患者的親情需要不能充分滿足,部分患者還不能完全理解,不予配合。但我們只要本著以專業(yè)化的護理促進患者早日康復,以親情式護理服務解決患者家屬的后顧之憂,用高質量的管理來提高專業(yè)護理水平,無陪護護理服務一定會深入人心,在臨床不斷完善,不斷發(fā)展下去。
[1]王 穎.創(chuàng)建優(yōu)質服務示范病區(qū)提升護理質量[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1):125.
[2]張傳坤,孟祥麗,王永芳,等.無陪護護理模式開展中存在問題及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6):96 -97.
[3]肖 青,項 麗.無陪護護理模式推廣分析[J].中國醫(yī)藥管理,2011,31(7):34 -35.
[4]盧麗琴,陳秋美,馬海芳,等.“零陪護”管理在老年臨床護理中的實施[J].護理研究,2006,25(3):75 -77.
[5]路 皓,張 華,李 娟,等.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實踐與體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8B):120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