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娣
化療是治療腫瘤的有效手段,化療藥物在殺死、控制腫瘤細胞的同時,亦對正常細胞造成嚴重傷害,引起各種毒副作用[1],影響患者的治療和康復。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便秘等是化療常見的胃腸道反應,止吐藥物是防治胃腸道反應的有效措施。研究發(fā)現(xiàn)[2],飲食、環(huán)境、心理干預及認知干預等可減輕患者的胃腸道反應。應用循證護理(EBN)防治腫瘤化療患者的胃腸道反應,臨床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1年12月100例腫瘤化療患者,其中男47例,女53例。年齡27~70歲,平均(53.81±15.69)歲。腫瘤類型:乳腺癌31例,卵巢癌9例,胃癌29例,肺癌7例,食管癌11例,結腸癌13例。100例腫瘤患者化療前血常規(guī)、心電圖、肝功能、腎功能、骨髓化驗等檢查正常,無其他疾病導致的胃腸道反應。文化程度:小學13例,初中49例,高中24例,中專及以上14例。所有患者心理、精神正常,無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患,均完成計劃療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腫瘤類型、文化水平等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應用EBN,具體方法如下:(1)EBN理論指導。成立三級崗EBN小組,護士長對小組集中講解EBN的基本概念、內(nèi)涵和實施步驟,重點講授提出循證問題后如何進行循證支持、循證觀察和循證應用。利用醫(yī)院提供的南京醫(yī)科大學網(wǎng)絡平臺,指導小組成員如何查閱文獻資料。(2)循證問題。胃腸道反應是本研究的循證問題,具體細化為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便秘等。組織小組討論腫瘤化療患者發(fā)生胃腸道反應的原因、影響因素及防治措施。(3)循證支持。EBN小組在萬方數(shù)據(jù)庫及CHKI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維普數(shù)據(jù)庫、MEDLINE輸入關鍵詞“化療”,“胃腸道反應”,“護理”,“惡心、嘔吐”,“腹瀉、便秘”等循證問題進行針對性文獻檢索,查閱資料,尋找證據(jù)支持。(4)循證觀察。小組成員集中系統(tǒng)討論和評價所查資料的科學性、可靠性和實用性,結合我院腫瘤科護理實踐特點,認為防治胃腸道反應的主要措施是及時應用止吐藥物(恩丹西酮、托烷司瓊、地塞米松等)和強化護理干預措施(認知教育、心理干預、飲食指導等)。(5)循證應用與評價。小組利用循證實證,結合科室腫瘤化療患者護理實踐經(jīng)驗和患者具體病情、心理特點、家庭支持系統(tǒng)、社會支持等,制定胃腸道反應的個體化干預措施:①認知教育。向患者宣教化療的必要性、作用機制、毒副反應等,毒副反應中重點講解胃腸道反應的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防治措施、護理干預等知識,讓患者內(nèi)心了解和接受化療及其毒副作用。②藥物干預。遵醫(yī)囑科學輸注化療藥物,并給予恩丹西酮、托烷司瓊、地塞米松等止吐藥物。治療期間加強護理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報告醫(yī)師并處理。③飲食干預。選擇高蛋白質、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的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硬冷、油膩食物,堅持少量多餐,具體食物可在營養(yǎng)師的指導下選擇,如黑魚、泥鰍、鴿子湯、牛肉、瘦肉、黃鱔、時令蔬菜(蘑菇、薺菜、茄子、胡蘿卜等)和水果(獼猴桃、蘋果、香蕉、西瓜、黃瓜等)等。④心理干預。建立信任、溫馨的護患關系,鼓勵患者多交談、多看書、參加集體娛樂活動,實施音樂療法、催眠、放松療法、穴位按摩等,舒緩緊張、焦慮、恐懼等負性心理,指導家屬給予家庭和社會支持。保持病房環(huán)境溫馨舒適,創(chuàng)造愉快的住院氛圍。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化療后胃腸道反應發(fā)生情況和對護理服務滿意度。胃腸道反應主要觀察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便秘等。護理服務滿意度為滿意、一般、不滿意。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的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胃腸道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胃腸道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 例(%)
胃腸道反應是腫瘤化療患者常見的不良反應,發(fā)病機制主要是化療藥物和其代謝產(chǎn)物通過血液循環(huán)刺激大腦嘔吐中樞產(chǎn)生[3]。但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4],患者的心理因素、肌肉放松療法、音樂療法等在防治胃腸道反應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腫瘤化療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對防治胃腸道反應意義重大。
隨著循證醫(yī)學發(fā)展,EBN的理論和實踐研究逐步深入,改變了傳統(tǒng)的以經(jīng)驗為主的護理模式,圍繞臨床工作實際問題,要求護理人員慎重、明確、明智地應用目前科研成果,根據(jù)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和工作經(jīng)驗,考慮患者的價值、愿望和實際情況,制訂個性化的護理方案[5],核心是將科研成果與護理人員的知識、經(jīng)驗和患者具體情況相結合[6],以期達到最佳護理和患者最大程度康復的目的。針對胃腸道反應這一循證問題,成立以三級崗護士為組長的EBN小組,深入學習和實踐EBN知識,提高了護理人員的業(yè)務素質和護理質量。通過查閱文獻和綜合、討論、分析、總結資料結果,并將結果應用到患者護理工作中,針對性地防治化療期間發(fā)生的胃腸道反應,有效降低了患者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便秘等胃腸道反應發(fā)生率,提高化療期間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身心健康。研究發(fā)現(xiàn),在降低胃腸道反應發(fā)生率的同時,EBN亦提高了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護理服務質量,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上升。EBN用于化療期間胃腸道反應的防治,是醫(yī)院實施舒適醫(y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體現(xiàn)了整體護理理念和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思想[7]。在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護理人員的英語水平、統(tǒng)計學知識、文獻檢索等方面能力較弱,限制了EBN在臨床的應用。
總之,EBN可以明顯降低腫瘤化療患者的胃腸道反應,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進而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深入探究。
[1]王 蕾,盧愛金.60例乳腺癌化療期胃腸道反應的護理干預[J].護理與康復,2009,8(3):217 -218.
[2]吳金香,俞林華.化療患者胃腸道反應的預防與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7):70 -71.
[3]張一敏,孫秋華.腫瘤化療后胃腸道反應的護理研究[J].護理研究,2011,25(1):1 -3.
[4]莊和珠,簡陳興.音樂療法聯(lián)合肌肉放松療法對減輕化療患者的胃腸道反應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9,28(1):67-68.
[5]何曉燕,黃桂芳.循證護理在ICU患者預防留置尿管感染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17 -18.
[6]Borglin G,A Richards D.Bias in experimental nursing research: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xplanatory power of nursing science[J].Int J Nurs Stud,2010,47(1):123 - 128.
[7]張麗萍,陸賦生,張秀華.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中引入循證護理[J].中國醫(yī)院,2006,10(1):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