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園
(河北聯(lián)合大學研究生學院,河北唐山063009)
對外交流中專有名詞翻譯
陳方園
(河北聯(lián)合大學研究生學院,河北唐山063009)
對外交流;專有名詞;翻譯
隨著全球化步伐的不斷加快,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也日益頻繁,如何讓中國更好地走向世界,同時讓中國更好地了解世界就顯得尤為重要。語言文化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和標志,其傳播必將促進中國的對外交流,而專有名詞作為語言文化的濃縮和精髓,其翻譯在對外交流中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隨著中國國際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和國際地位的顯著提高,在對外交流中,對我國文化的傳播和其它國家文化的引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言文化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和標志,而專有名詞又是語言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因此,專有名詞的翻譯在對外交流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專有名詞翻譯的好壞也對我國對外交流的成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專有名詞是表示個人、國家、地方、機構、組織、商標、影視、報刊雜志、歷史事件、文化流派等的專有名稱,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專有名詞的數(shù)量也在不斷增加。因此專有名詞的翻譯研究也被提上了日程。2008年兩會期間召開的“對外交流中中華文化名詞術語翻譯問題研討會”也針對中華文化的一些專有名詞翻譯展開了激烈討論。由此可見,在世界大發(fā)展的前提下,對外交流中專有名詞翻譯研究方興未艾,并且大有蓬勃發(fā)展之勢。本文將就對外交流中專有名詞翻譯的原則進行探討。
(一)約定俗成原則
人們經(jīng)過長期實踐而確定或形成的某種事物的名稱、形式或某種社會習俗稱為“約定俗成”。在對外交流過程中,應將是否能達到交流的目的、最接近于完美的表達作為翻譯的標準。在這個過程中約定俗成原則非常重要,對于一些使用已久的翻譯方式我們不能輕易改動。翻譯過程中要考慮對方的理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任何強行的態(tài)度都不可取。例如,英國古典經(jīng)濟學創(chuàng)始人“Adam Smith”,我們平時在翻譯人名時常把“Smith”譯為“史密斯”,這樣翻譯也更符合發(fā)音標準,但如果我們真把他譯為“亞當.史密斯”,恐怕就有很多人聯(lián)想不到他就是《國富論》的作者“亞當.斯密”了。我們在翻譯時還會碰到很多人名,比如蔣介石的名字“Chiang Kai-Shek”,如果譯者沒有廣博的知識,只是根據(jù)讀音盲目去譯成類似“常凱申”之類的名字,這樣肯定會鬧出大的笑話。還有一些品牌比如“Chanel”,“Bulgari”,“Hermès”,“Louis Vuitton”等我們也應相應譯成“香奈爾”,“寶嘉麗”、“愛瑪仕”、“路易·威登”。所有這些專有名詞都要求譯者對所譯專有名詞的相關背景非常熟悉,如果專有名詞有約定俗成的譯名,那我們必須采用,如果專有名詞沒有約定俗成的譯名,那我們需根據(jù)專有名詞所指的內容,或意譯或音譯。因此我們在翻譯時一定要特別注意,不能掉以輕心,平時也應注意積累,多查閱資料,以避免犯以上令人啼笑皆非的錯誤。
(二)符合標準原則
英語專有名詞的翻譯應該符合一定的標準,由于歷史文化等的差異,不同地方對一些專有名詞也有不同的譯法。各國形勢在不斷變化,新的人名地名以及組織名大量出現(xiàn),對此我們應時刻關注比如新華日報,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的翻譯。比如美國前總統(tǒng)Bush、英國前首相Blair,內地媒體譯成“布什”、“布萊爾”,香港媒體則譯成“布殊”、“貝理雅”。在進行此類專有名詞翻譯時,我們應依照主流翻譯。還有在進行音譯時,我們應以專有名詞所在國家的官方或通用語言的標準發(fā)音為準音譯。比如韓國首都“Souel”,我們以前翻譯為“漢城”,后來才改為“首爾”,我們應以其標準發(fā)音來譯,這樣也能顯示對他國的尊重。還有一些人名地名,由于英美國家的發(fā)音不同,相應的譯名也應有所變化。比如“Greenwich”,英美兩國音標分別為['grinid3]和['grinwit∫],因此我們也應相應地譯為“格林尼治”和“格林威治”。對于這類專有名詞,我們最好標注以示區(qū)別。還有一些專有名詞,本身發(fā)音比較冗長,為了達到更好的交流效果,我們常采取省略清讀音的方法,比如“Scotland”譯為“蘇格蘭”,“William Shakespeare”譯為“威廉.莎士比亞”。在譯這些專有名詞時我們理應多加注意,本著負責任和小心謹慎的態(tài)度,不僅要準確理解,符合原則,避免歧義的產(chǎn)生,還應看具體語境進行處理,避免機械地或嚴格按照形式一成不變地翻譯。
(三)文化契合原則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對文化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語言也受文化的影響,不同語言習慣能反映出不同的地域文化。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我們在進行專有名詞翻譯時一定要考慮這些文化因素,達到文化契合。最著名的一個例子就是周恩來總理智將梁祝推向國際的故事,在中國人人都知道梁山伯與祝英臺,可西方國家卻對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家喻戶曉,周恩來總理就抓住了文化上的差異,巧把梁山伯與祝英臺翻譯為“Chinese Version of Romeo and Juliet”,參會的外國友人也就立馬對此產(chǎn)生興趣。如果只翻譯為梁山伯與祝英臺,不僅外國友人不一定會感興趣,而且對于中國文化的傳播也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見,翻譯的好壞在對外交流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正是周恩來總理的急中生智,讓世界通過這次日內瓦會議第一次認識了這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我們不僅要在文化產(chǎn)品“走出去”時對一些專有名詞按照文化契合原則進行翻譯,“引進來”時也應注重文化契合,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交流。比如,“Coca Cola”,譯為“可口可樂”,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了飲品的口感,讓消費者很容易地聯(lián)想到飲品帶給人的清爽感和愉悅感,從而對產(chǎn)品產(chǎn)生好感,產(chǎn)品銷量也會大增,從而會使本國人民更好的了解外國飲食文化。還有,“捷安特”自行車,我們將其譯為“Giant”,不僅符合音譯,而且翻譯后的名字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其優(yōu)越的性能,從而刺激其購買欲,“Giant”本身這個翻譯也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中國這個自行車大國,這樣也會促進外國人對中國文化乃至中國印象的了解和改觀。因此,在對外交流中,為促進本國產(chǎn)品的國際化和全球化,提高市場占有率,讓世界更好地了解我們,在進行名字翻譯時一定要契合當?shù)匚幕?/p>
在對外交流中進行專有名詞翻譯時需要遵守文化契合原則,但也不能曲解本國文化或一味附會外文。比如電影《赤壁》,英文名字譯為“Red Cliff”,外國觀眾看到譯文只會想到紅色的峭壁這種形象,根本不會聯(lián)想到它本身所富含的歷史意義,譯名也不能傳達出這一詞匯所表達的中華文化內涵。眾所周知,赤壁是三國時期重要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地,為了讓外國觀眾更好地去理解電影所包含的中國文化內涵,我們應該對其進行音譯,如果譯為“Red Cliff”,也是對外國觀眾的誤導。語言的使用是國家主權,民族自信心的表現(xiàn),專有名詞的翻譯應該契合文化,但也不能為了國際化而去迎合別人,以犧牲本國文化為代價。對于中華文化,我們在對外交流中翻譯專有名詞時應盡可能地保留中華文化的特色,使中國元素,中國概念和帶有中國符號的產(chǎn)品和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使中國文化保持民族性。對于世界其它國家的文化,我們在引進來時,也應保持其民族性,這樣才能更好地去了解世界。
由于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的日新月異以及社會生活的飛速變化,在對外交流過程中出現(xiàn)大量的新的專有名詞,各種媒體新聞電視等也都充斥著各種專有名詞。專有名詞的翻譯看似簡單,實則是件很復雜的事,長期以來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專有名詞誤譯的情況也屢見不鮮。本文認為譯者在翻譯專有名詞時應該遵守約定俗成原則,符合標準原則和文化契合原則,擁有廣博的知識,在翻譯時避免歧義,更好地對外傳播文化。為了做好對外交流中專有名詞的翻譯,我們還須多查詢資料,請教相關的專家,全面掌握與專有名詞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尋求最恰當?shù)谋磉_方式。
[1] 黃邦杰.譯藝談[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1.
[2] 于志明.跨文化交際中英語專有名詞翻譯的原則[J].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2008(7):30.
[3] 朱明矩.專有名詞翻譯芻議[J].武漢冶金科技大學英語系,1998(11):40.
[4] 柯平.英漢與漢英翻譯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5] 胡維佳.功能翻譯理論指導下的專有名詞翻譯[J].浙江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2006(4):60.
The Translation of Proper Nouns in Foreign Exchange
CHEN Fang-yuan
(Hebei United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 063000,China)
foreign exchange;proper nouns;translation
With the accelerating pace of globalization,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requent.So how to make China go to the world more successfully and know the world better are also becoming particularly important.Since language culture works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and sign of culture,its transmission will definitely promote our foreign exchange.Still,proper nouns are the concentration and essence of language culture,its translation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foreign exchange.
H315.9
A
2095-2708(2012)06-0123-02
201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