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雁
童年,愛的有多深,笑的有多頻
趙 雁
一提起童年這個詞,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童年記憶去對接,每個人都會回味著屬于自己特殊的童年滋味,殊不知這童年味道的另一頭便是成人后我們當下的味道,盡管時光荏苒,它從不曾變化過。
我們沒有覺知和探究現(xiàn)在的自己與童年自己的關系,是因為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自我的文化與思維習慣,試想一個連自己都不懂的人,又如何能恰如其分的把自己放在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中。所以童年的心智、性情模式決定著每一個人成長的模式。所以,童年,一生只有一次的童年,也許我們都還沒有意識到他對每一個人的意義與影響是如此的深遠與頑固。要讓我們成人有這種覺知,首先要讓我們理解孩子,而偏偏孩子不是一個僅能從外表就能觀察的“陌生人”,更準確地說,因為成人世界的權威,傲慢,輕率,無理,使孩子的童年被偷盜,掠奪、和占用,所以我們應該反省,陪伴孩子去他們該輕易到達的地方——童年。
我們是否與孩子一起數(shù)過迎春花的花瓣,發(fā)現(xiàn)數(shù)目是雙還是單?我們是否與孩子一起觀察對比彼此的掌紋手形,感受身體的細微之處與生命延續(xù)的奇妙?
我們是否在孩子的空間里放置了他喜歡的物件,和他一起回憶物件的意義,又是否為他在墻壁上貼一個升高量表格,和他一起記下量身高的日期,了解成長變化。
我們是否與孩子一起慢慢的品嘗過食物的酸甜苦辣,讓身體隨秋千用力在空中蕩過,以及品味細沙與鵝卵石扎腳的輕微異樣感覺,是否和孩子一起學會一個啞語動作,讓孩子知道交流還有多種方式。
我們是否讓孩子得到充分信任,放手讓孩子去用錘子修理花園,又是否認真的聽孩子描述一次夢境,并深情回應,讓孩子的夢幻得到珍惜。
我們是否和孩子一起為各種情緒命名:難過是一種灰色,揪心的感覺,害怕是一種緊張,黑色的感覺,想念是一種柔柔,有點痛的感覺,興奮是一種紅色和向前沖的感覺。
我們是否丟失童真已久,這些能否讓我們喚回游戲的快樂,回想起什么是孩子,什么是童年?而童年就因該充斥著玩與樂,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應該是讓我們的孩子自愿,自主起來,只有在自發(fā)的狀態(tài)下孩子才會顯露最真實的狀態(tài)。孩子保持長久穩(wěn)定的真實才有助于他自己體驗自我。
孩子需要體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所以無論是家庭還是幼兒園都應為孩子提供真實,有意義,能吸引他們,并讓他們專注的活動與互動。孩子需要成人協(xié)助他們理解生活經驗,這就需要我們引領孩子首先了解的是人,人所做的事,為什么做這些事,人的感覺,有關自己和周圍的其他生物從何而來。孩子需要與民主權威的人一起成長學習,這種民主與權威是建立在擁有豐富的經驗、知識、與智慧之上的,而不是來自獨裁與溺愛。孩子需要有學習榜樣,這種榜樣是能在多元的價值觀中堅持和確定什么是對的,值得做的,這種榜樣是向美向善的。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給孩子無條件的愛;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做好一名幼兒教師的精神準備:包容與接納;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每個人都要來保護孩子的童年,社會才能為孩子騰出物質與精神的空間。
是孩子教會了我們什么是愛,也就把愛帶給了這個世界,我們理應回報孩子,所以,童年愛的有多深,笑的就有多頻!
武漢開發(fā)區(qū)育才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