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娟,王春莉
基于心理因素的英語高級聽力訓練教學策略
張 娟,王春莉
根據(jù)英語專業(yè)高級聽力訓練教學的任務,聯(lián)系學生的英語基礎和心理特點,探討了英語高級聽力訓練階段的教學策略。認為學生的心理因素對聽力訓練效果具有重要影響,可以通過適應性訓練、聽讀結(jié)合訓練、側(cè)重培養(yǎng)長時記憶力和經(jīng)常進行正面鼓勵、加強師生交流等策略,充分發(fā)揮學生心理積極因素而克服其消極心理因素,提高英語聽力訓練效果。
大學英語;聽力訓練;心理因素;負面情緒;教學策略
英語教學必須培養(yǎng)提高學生五大基本能力,即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聽和讀是語言輸入的兩種方式。相對而言,聽力教學面臨的困難要多一些。這里,主要對英語聽力教學進行初步探討。
“聽”的整個過程是一個接收、理解、預測、肯定、否定等諸多心理活動的反復的動態(tài)過程,這個過程具有同步性、短暫性、即時性、及時反饋性、情景制約性等特征[1]。同時,“聽”也極容易受環(huán)境因素、個人聽力條件和器官功能的影響。英語教學中,就需要教師運用各種策略來刺激學生對“聽”的接受。
聽力理解是以語音感知為基礎,進而進行復雜的語義結(jié)構分析、意圖揣測等。王德春等人將言語理解的心理過程分為若干環(huán)節(jié),包括語音感知、詞匯識別、句式構造、語義圖式、意圖推導等[2]。在英語聽力教學中,更為重要的應當考慮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如果過程中出現(xiàn)畏懼、煩燥等負面的心理情緒,就會導致語音感知準確性的降低,復雜的意圖推導等理解構成就會變得更困難。
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經(jīng)過基礎階段的訓練之后,進入高級聽力學習階段,最大的不適應是對講座聽力材料的把握。基礎階段更多的是針對語言的基本要素,例如音素的識別、語句或者短篇的復述理解以及文化背景和社交的應用。檢驗低年級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專業(yè)四級考試聽力部分主要以聽寫為主,有不同語速共計4遍的朗讀,就算沒有完全理解或者聽懂,學生可以憑著機械的語音識別能力“依葫蘆畫瓢”,把聽到的單詞或者短語記錄下來。但是,針對英語專業(yè)高年級學生的英語專業(yè)八級考試,其中的一項重要考試內(nèi)容——英語講座(Mini-lecture&Gap-filling)就有了很大的不同。這項考試內(nèi)容主要由一個約900個單詞的講座和一項填空任務組成,聽力材料時長大約七八分鐘,內(nèi)容涉及語言習得、文化交流等。同時,測試的語速為150詞/分鐘,只念一遍。這相當于VOA正常語速的播報速度(每分鐘140~160詞)。要求學生先邊聽邊做筆記,然后完成填空任務,并且時間限制為10分鐘[3]。這項任務最大的難度在于學生首先要做好筆記,能夠回記并且有邏輯地復述出講座的內(nèi)容,這樣才有可能在填空的時候填出恰當?shù)脑~匯,表達原文的意思。
不同的學生群體有著不同的學習特點,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特點來設計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等。影響聽力效果的心理因素,有積極性、態(tài)度、假聽、注意力過度集中等[4],如果學生存在以上心理因素問題,教師的輔助作用就更為重要了。
我們學院的學生主要是高考本科第三批次錄取的,雖然不少同學對英語有很大的興趣,但他們的學習習慣還是存在一些問題,英語基本功方面不是很扎實,部分學生屬于不善學語言者[5]。同時,從開始接觸英語以來,由于學習績效并不十分理想,在學習過程中這些學生顯得自信心不足,容易放棄,自覺性稍差,并且很容易產(chǎn)生憤怒、不耐煩、厭學等負面情緒。盡管這樣,學生還是要參加與重點本科英語專業(yè)學生一樣要求的全國統(tǒng)一考試。這就需要教師針對學生的特點,尋找有效的途徑和方法來提高和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
基于以上的情況分析,要想在教學中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該有針對性的采用相應的教學策略,避免學生負面情緒對聽力理解造成干擾。通過以下方法,可以盡量發(fā)揮積極心理因素的作為,克服負面心理機制對聽力造成的影響:
(一)聽讀結(jié)合訓練
要引導學生首先通過聽來理解篇章的大意。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明確自己的困難到底在哪個方面,是出現(xiàn)在其他的干擾因素上,比如語音、環(huán)境、壓力等問題;還是出現(xiàn)在材料本身的問題上,比如題材、專業(yè)詞匯、長難句式等。在學生能夠排除干擾因素后,讓學生閱讀分析講座材料的結(jié)構,對沒有聽懂的話進行分析,簡化或者改寫長的結(jié)構(段落或者句子)。而后還可以安排對重要的段落,或者難于理解的段落進行朗讀。朗讀時的語流節(jié)奏也有利于學生刺激聽力,識別出語句中的關鍵詞(通常是重讀詞匯,并伴有適當?shù)耐nD)。也可以在朗讀的時候進行跟讀的訓練,邊聽邊照著篇章進行朗讀,這個時候?qū)W生可以標記出聽的時候造成困擾的詞匯、句子等,幫助自己理清材料。
教師在材料選擇上一定要進行由易到難的編排設置,并且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狀態(tài)進行不斷的調(diào)整。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改變他們對篇章聽力理解的態(tài)度,避免學生因為心理上的負面情緒而增加對聽力的干擾。
(二)側(cè)重培養(yǎng)長時記憶力
記憶分為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低年級學習階段,對長時記憶力要求不多。對話、聽新聞以及聽寫,學生都可憑短時記憶結(jié)合聽到的第一印象進行理解。高年級的篇章聽力材料,往往聽的時間很長(一般為七八分鐘),學生最大的問題是無法連貫起來理解。學生全部聽完后再來回顧,短時記憶力的幫助幾乎為零。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長時記憶力的培養(yǎng)。
訓練長時記憶力的時候,教師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選擇循序漸進的材料。首先,可以從母語訓練開始,排除由語言本身造成的記憶難題。當用母語進行記憶的長度和思維邏輯歸納可以達到甚至超過英語材料的時候,就可以選用英語材料進行。同時,可以選擇與英文篇章類似的題材作為鋪墊,培養(yǎng)學生對長時記憶訓練的興趣,最終達到提高長時記憶力的效果。
(三)開展適應性訓練
適應性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基礎差異大,部分學生是單純語言能力不錯,但缺乏其他學科的關聯(lián)學習能力;部分學生是知識面較寬,但語言基礎能力很弱。通過適應性訓練,一方面盡可能減少學生負面心理因素對學習的干擾;另外一方面也讓教師能夠通過逐步深入的方式了學生的不同水平及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從而達到全面提高篇章聽力的效果。
(四)正面鼓勵
對于三本類院校學生,進行積極的鼓勵和肯定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提高聽力理解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少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要么過于偏重應試,要么過于偏重筆頭,聽力習慣和能力培養(yǎng)相對缺乏系統(tǒng)的指導和學習。同時,經(jīng)過高考之后,學生雖然對于自身有一定客觀的認識,但更多的是夸大了英語學習的困難,特別是聽力學習的難度。不少學生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學好或者改變聽力的現(xiàn)狀,畏難情緒嚴重,容易放棄。此類學生對自己學習的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自信,就算選擇對了方法,也會因為缺乏自信心而不敢堅持下去,導致學習一直處于疑慮當中。甚至于在長時間講座聽力訓練的時候,學生聽完了也不敢確定自己聽到的主題。
因此,承認學生每一個小的進步,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并加以肯定,能極大地增強學生的自信。教師在教學中還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分析學習方法的能力,讓學生分析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肯定自己的進步。這樣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理,克服負面心理因素對聽力訓練的干擾。
(五)注意課堂言語指導
教師在課堂上的指導用語也特別重要。Penny Ur指出:學生能得到的最好的聽力訓練,是來自于一些有良好英語表達的人,最佳人選就是他們的老師。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談也是最好的聽力材料,這些話題可以包括談論教師自己的家庭、朋友、自己遇到的人或者事、自己的童年以及特別的經(jīng)歷等等[6]。師生用英語交流中,這些話題能夠減輕學生的陌生感,同時融洽師生關系,增加學生“聽”的主動性,效果自然會更好。
另外,教師與學生分享自身學習失敗的經(jīng)歷或者成功的經(jīng)驗,對于提高學生英語聽力也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英語專業(yè)教師本身既是外語的教授者,也是外語的學習者。他們對外語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一些心理因素的理解,會比用母語教學的外籍教師來得更加真切。與學生分享自己在外語學習過程中的成敗得失,讓學生能夠有一定的模板進行學習,這樣的方法有更好的示范作用。這種分享活動又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可以直接學習老師的經(jīng)驗方法,特別是可以讓學生看到能夠成功的希望。這對自信心不足的學生而言,會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英語聽力訓練,不能僅僅通過機械式的重
H319
A
1673-1999(2012)11-0201-02
張娟(1979-),女,四川營山人,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四川成都611731)英語經(jīng)貿(mào)系講師;王春莉(1980-),女,重慶人,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
2012-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