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麗
(安徽汽車職業(yè)技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0061)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多元價值導向已經取代了單一的價值觀體系。在這個熱衷于消解“經典”、鄙棄“正統(tǒng)”的時代,標榜“另類”和強調“自我”的風氣甚囂塵上。在這樣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中長大的90后,紀律意識尤其淡薄。他們對學校認同感差,曲解自由、漠視紀律、反感約束,到了工作單位,也不能很好地要求自己,心情好就干,心情不好就甩手走人,將跳槽作兒戲,對就職單位缺乏起碼的責任感和忠誠度。同理,對90后一代新生代員工,單位對他們的信任和評價也很不高。這樣,就造成了大學生大面積失業(yè),企業(yè)“用工荒”以及企業(yè)員工年流失率居高不下的矛盾現狀。
一
分析起來,90后紀律意識淡薄有著多方面的、深刻的成因。
1.個人原因。
“90后”大學生具有個性鮮明張揚,自信自主而依賴;樂于表現自我,自我中心意識較強;思想開放獨立,早熟老練又叛逆的特點,是典型的自主性與依賴性的矛盾結合體。絕大多數“90后”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生活方式比較自我、自私。有學者說,他們大多數只會為自己想,幾乎不會主動地為他人著想,犧牲和奉獻之類的詞語極少在他們詞典里找到。大部分“90后”大學生習慣于把自己當成中心,其他人一定要圍著自己轉而且要按著自己的想法來滿足自己。
2.家庭原因。
一方面,伴隨著獨生子女家庭的不斷增加,父母對孩子的過度溺愛是不少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無視學校紀律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巨大,家長對孩子的過度管理和過高要求,加劇了孩子的逆反心理,最終導致孩子在進入大學校園后變本加厲地叛逆、抗爭。
3.學校原因。
(1)學校管理思想僵化。
對應試教育的“戀戀不舍”和對就業(yè)率的極大關注使得當前高職院校校園內常常忽視紀律教育的存在。應試教育可以起統(tǒng)一規(guī)范的作用,但是長期對學生進行這樣的教育壓抑了學生的個性,忽視優(yōu)良品德的形成,忽視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長年累月積累下來,學生負面情緒無處釋放,容易滋生逆反心理,產生對規(guī)范的反感,從而進入大學后無視學校的紀律。[1]
(2)學校管理方式單一。
高職院校在紀律教育中采取了“以制代育,以罰代管”的方式來強化校園紀律意識。所謂“以制代育”即用一系列或嚴或寬松的校紀校規(guī)來約束學生,并以此替代本應對學生的紀律教育工作。所以“以罰代管”,即在管理過程中學校單一地采取一旦犯錯便“大刑伺候”、嚴懲不貸的方針來逼迫學生不做違反校紀校規(guī)的事情,或者是不被發(fā)現做違反校紀校規(guī)的事情。事實上這樣做并非學生的本心,因此這樣的紀律教育顯而易見是異常失敗的,甚至可以說是根本無效的。
那么,高校教育應該怎樣改變學生紀律觀,培養(yǎng)學生的紀律意識呢?筆者認為,借鑒企業(yè)的紀律文化,引入企業(yè)的紀律管理是一條可行的途徑。在具體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首先弄清紀律文化的概念。
組織的效率來自組織的執(zhí)行能力。[2]紀律即現代國有企業(yè)管理過程中確保其正常經營運轉的基本保障,是企業(yè)人的執(zhí)行力。紀律管理在整個現代國有企業(yè)生產經營中至關重要。進一步說,要確?,F代國有企業(yè)經營管理活動能夠有效地、按部就班地開展,嚴格的紀律管理是明確各項經營決策執(zhí)行的原則和必要手段。通常而言,規(guī)范化的紀律管理主要包括現代國有企業(yè)的廉潔制度管理、員工紀律管理團隊建設、紀律文化環(huán)境的建設、企業(yè)生產管理、質量管理、財務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3]因此,廣義上的企業(yè)紀律文化是指現代國有企業(yè)在有效開展內部廉潔制度管理、員工紀律管理團隊建設、紀律文化環(huán)境建設、企業(yè)生產管理、質量管理、財務管理、信息管理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企業(yè)獨特標簽意義的有形和無形的部分,有形的部分主要是指現代國有企業(yè)用于規(guī)范管理的制度體系。無形的部分指企業(yè)員工對企業(yè)制度的理解并內化成自覺的行動。
二
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企業(yè)的紀律文化到底應該如何應用,才能既保持紀律規(guī)則的有效性,同時又不違背教學的規(guī)律性呢?
1.實現校園文化與校園制度管理的有機結合,確保學校制度在校園中“落地生根”。
[51] Nay Pyi Taw, Chairman’s Statement of the 24th ASEAN Summit: Moving forward in Unity to a Peaceful and Prosperous Community, ASEAN Official Site, May 11, 2014, http://www.asean.org/storage/images/documents/24thASEANSummit/24th%20ASEAN%20Summit%20Chairman%27s%20Statement.pdf.
(1)細化管理單位,樹立紀律模范。
系部是高職學院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一個相對較小的范圍。在一個小范圍里,尋找一些各方面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作紀律模范,即使是在大學校園中也是必要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些正面的形象對于糾正不良學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一些不良習慣也會起到警示的作用。在學校管理中,還可以將單位更加細化,比如系部下面設班級、班級里面含小組等,在課余,則可以以寢室為單位,進行小范圍管理,這正如企業(yè)的班組管理,操作起來更加可行,管理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
(2)提升“三自管理”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行為。
在高職學院中,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行為,提升學生的“三自管理”能力,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大一不是高四,由于中學教育單一強調學生的學習成績,生活方面的事情幾乎都被父母包辦了,因此很多學生進入大學以后很難適應離開家長的生活。面對大片大片的松散時間,許多學生無所適從,于是便從心理上產生了怠惰,不能有意識地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時間。高職學院應該開設相關的課程和講座,幫助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將時間條塊分割,有效利用,可以學習企業(yè)管理的經驗,幫助學生合理利用一天的閑暇時間。安徽汽車職業(yè)技術學院非常明確地安排了學生從早到晚的時間,如早上幾點做操、幾點上課、上完課后做什么等等都有安排,在這個框架內學生再去自由處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學生能夠“找到事情做”,方能有收獲。
(3)形成優(yōu)良校風,打造校園特色。
一個學校要形成自己獨特的校風,正如一個企業(yè)必須有自己的企業(yè)文化一樣。一個有著優(yōu)良校風的學校,可以帶動學生們主動積極地改造自己。校風的形成,要由班風做基礎,需要說明的是,一個班良好班級文化的形成不能只由輔導員欽定,而應是全體學生協(xié)商確立并認同的“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固定的組織”。一個小社會,在這個組織或小社會中,需要有自己的精神、文化、法律和個性,這些都不應是外來強加的,而應是群體發(fā)自內心認可的。安徽汽車職業(yè)技術學院結合江淮汽車公司對人才的需要,再結合學生的特點,在校園中通過開設課程、活動等建設以感恩、寬容、主動、盡責、整齊等重要品格為主體的校園文化,形成了處處講“愛”、講“奉獻”的校風。
2.建立一套嚴格的、有效的、公正的紀律約束制度。
(1)嚴里有愛。
嚴里有愛,首先強調的是“嚴格”。安徽汽車職業(yè)技術學院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了一套條款詳盡的《學生手冊》,對于學生的日常行為、學習和生活紀律進行了嚴格的約束。但是,在約束的過程中,又時時體現出對學生的愛護。比如對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的獎勵和對貧困學生的多種資助。
(2)嚴而有理。
嚴而有理,要遵循“認識要高、標準要嚴、管理要全、措施要實、作風要硬”二十四字原則。有理有據,不是主觀臆斷、主觀想象,而是根據實際情況,調查以后再發(fā)言,調查清楚再懲處。
(3)嚴愛相濟。
在校園紀律管理中,我們反對“好人主義”,敢于動真的、碰硬的,對違反紀律的人和事,堅決處理決不手軟。樹立紀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做到有紀必依,執(zhí)紀必嚴,違紀必糾,學院對學生的違紀行為按輕重制定了通報批評、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留校察看、勒令退學等幾個層級的處分規(guī)則,處處體現著從“嚴”管理。在執(zhí)行《學生手冊》中,學院真心實意地把學生當做學校的主人,嚴在理所當然處,愛在具體學習、生活中。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的校園環(huán)境,使學校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斷增強。
3.培養(yǎng)一批訓練有素的管理人員,實現學校紀律的規(guī)范化和透明化。
紀律文化的執(zhí)行,需要一批訓練有素的管理人員。安徽汽車職業(yè)技術學院借鑒公司的管理人才培養(yǎng)模式,將全體教師打造成既能教學又懂管理的人才。學院努力為廣大教師提供管理培訓的經驗,每年暑假都要分批次地將輔導員送到全國各地參加輔導員研修班,并定期舉辦輔導員大賽,以賽促練,提升輔導員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學院所有教師積極學習ISO9000管理模式,尋找其中與學校管理相通的內容,使班級管理、系部管理更加規(guī)范化,使每一次對學生的考評都做到透明化。所有的獎懲都有據可循,每一次獎懲都有記錄。
4.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強化細節(jié)管理。
比如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絕大多數高考入學分數普遍較低,學生學習興趣弱,自由散漫的情況,引入企業(yè)績效考核的理念,加強學生時間觀念、團隊合作意識等。
安徽汽車職業(yè)技術學院是江淮汽車集團公司獨資創(chuàng)辦的一所高職院校。在學校的日常管理中,充分借鑒江淮汽車集團公司紀律管理中的成功經驗,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進行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管理。例如在宿舍管理中,引入“5s”管理模式,教會學生學習、工作、生活中將不必要的東西及時清理,必要的東西合理擺放,并定制了宿舍物品擺放模版,要求學生按照模版及時打掃、整理宿舍,同時制定了較為系統(tǒng)的檢查、反饋制度。因而安徽汽車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學生無論是在校學習理論知識期間還是進入定崗實習階段都可以確保宿舍整潔衛(wèi)生并且沒有安全隱患。另外學校統(tǒng)一規(guī)劃了學生在校的時間,使得學生時間觀念大大增強。比如周一早晨升國旗,周二到周五早晨統(tǒng)一做早操,然后進入各自的班級開晨會。這種流程化的管理使得學生管理工作變得異常簡單,在不同的時間段學生應該做什么事情,管理人員一目了然,任何違反紀律的行為都會被及時發(fā)現并得到糾正。
5.組織學生參與企業(yè)定崗實習,用企業(yè)紀律文化打造“90后”大學生的職業(yè)品格。
許多高職院?!?0后”的大學生在學校里由于時間和效率觀念很差,意志力薄弱,因而造成他們學習效率低,考試疲于應付。這些學生一旦走入工作崗位必然無法適應緊張而又繁重的工作,所以才出現了現代企業(yè)“用工荒”和大學生就業(yè)難并存的現狀。高職院校尤其是企業(yè)辦學的院校應充分發(fā)揮與企業(yè)的良好關系,積極組織、安排學生參與企業(yè)的實訓特別是定崗實習。因為在企業(yè)的實際工作任務是非常緊張、瑣碎而又繁重的,每天、每月、每季度、每年都有必須完成的生產任務,而且對工作質量要求很高。如果生產質量達不到要求,不僅會受到相應的處罰甚至會直接失去實習機會,上述一系列現實壓力可以迫使學生學會如何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和工作內容,統(tǒng)籌規(guī)劃,提高工作效率。
總之,如何更好地尋找學校管理與企業(yè)管理的共同點,借鑒企業(yè)管理的成功經驗解決90后大學生紀律意識淡薄的問題,成為安徽汽車職業(yè)技術學院多年來積極研究并著手實踐的課題。經過深入研究和努力實踐,學院積累了一些成功經驗,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1]思想道德修養(yǎng)及法律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江淮員工手冊.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2012.
[3]王甫文.國有企業(yè)紀律管理對執(zhí)行力的影響.商場現代化,2011,1(下旬刊)(6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