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耀明
(增城市新塘鎮(zhèn)第二中學,廣東 增城 511340)
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是課堂教學。教師要深入思考影響教育質量、教學效率的因素,要根據學生的基礎和特點,制定教學目標,使“向40分鐘要質量”的口號真正落實到每一堂課,充分發(fā)揮課堂的主陣地作用。教師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思想,優(yōu)化教學手段和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威信是能使學生心悅誠服的力量,也是學生敬畏的影響力,它對教學的效果有著巨大的影響,具有雙重性,學生聽有威信的教師的課,會特別認真,對他的教導言聽計從;相反,對那些沒有威信的教師會持相反的態(tài)度。譬如我校在2010學年第一學期組織部分學生對各科老師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在調查中發(fā)現了同級的兩位物理老師的差別相當大,李老師的滿意率92%,而林老師的滿意率只有43%,這說明同科的兩位物理老師在學生中的威信存在較大差距,再比較他們的教學成績,平均分就相差24.6分,這真正體現出教師威信的能量。
良好的教態(tài)對營造課堂的自然與和諧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它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從知、情、意幾方面感染學生。良好的教態(tài)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有效手段,就數學教學而言,若教態(tài)優(yōu)美,語言動聽,則課堂氣氛必定活躍、學習熱情必定高漲,相反則課堂沉悶,教學內容枯燥無味。教師完美的教態(tài)使學生在課堂上陶醉于教學,愉快學習,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現在的學生課堂上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普遍低下,這與學生的智力無關,應該是社會發(fā)展到現在所滋生的一種普遍現象,對教學知識不感興趣。這就需要從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入手,教師用足夠的熱情去感化他們,引起他們的注意力,用情緒影響學生聽課效果,讓他們從心底里愿意去聽我們的講課,主動去學習,才是我們所想達到的效果。
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能提高教學工作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態(tài)度直接影響教學行為,說明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中轉變教師教學態(tài)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2010年學校中考分析總結中,我認真分析了各班各科的中考成績,發(fā)現了這一現象,平時在工作中責任心強、工作作風嚴謹的老師的教學成績都高于表現一般的老師。因此,作為教師應深刻領悟到態(tài)度正、方能敬業(yè),盡職盡責;態(tài)度正,方能勇于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奮力拼搏,方能從內心煥發(fā)出一種動力,自覺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和工作能力,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充分的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保證。隨著人們對備課的重要性的充分認識和不斷實踐,現在多數學校都采用集體備課的模式,它比以往個體備課具有優(yōu)越性,能有效凝聚集體的智慧,能更顯著提高教育教學效果,能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學校教研氛圍,能更好地落實課改要求。就我校而言,自從2010學年開始實行集體備課和教學案的教學模式,我校的教研活動取得實效,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課堂教學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在期末統考的成績比實行集體備課前有了很大進步。
教師的課堂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它不僅能反映課堂教學的核心,反映知識間的邏輯關系,而且可以給學生以整體的印象,有利于進行課堂總結。板書的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對比、思考、便于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把握好板書的時機和技巧,做到“雪中送炭,錦上添花”。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一名教師要能真正做到“傳道有術,授業(yè)有方,解惑有法”,課堂教學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也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提高興趣、調動積極性,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是為實現和完成教學任務、教學目標服務。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結合學生情況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教學質量、教學效益是學校工作永恒的主題,面對時代的變化和學生意識的變化,我們的教學方法也應與時俱進,滿足學生的需要。譬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尚未定論的爭議問題,可以用小組討論法;要讓學生了解不熟悉物體的形狀,可以用更為直觀的演示法;要求學生掌握解題答題的規(guī)范,可用示范法等。
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是推動教學能力提高的動力”。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教師為了加強我校教師的自我學習、自我培訓、自我提高的目的,我校從2009學年開始,要求每位科任每學期寫兩篇教學反思,并在課組活動上公開交流,大大地促進教師的自我發(fā)展。教師必須重視教學反思、教學筆記的作用,著眼于自己教學行為的改進,在教學反思中不斷學習,不斷總結,從而進入更優(yōu)化的教學狀態(tài),提高教學技能,促進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又是教學研究中的一個熱點。課堂教學評價能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fā)展。對教師而言,通過課堂教學評價能促使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并在反思中變革自己的教學理念,形成正確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對學生而言,課堂教學評價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發(fā)展。課堂教學是學生發(fā)展的最重要的陣地,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不僅能真正確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還能夠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使得學生充分活動,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和師生互動關系,也只有在這種課堂氣氛中,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課堂教學才更有實效。
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師因素、學生因素、教材因素、課堂環(huán)境因素等,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們必須全身心投入教學,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以教學理論為指導,經過不斷實踐、總結、完善、創(chuàng)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與文獻:
[1]黃波.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2]李洪波.職業(yè)[M].中國教育出版社,2010.
[3]李初.走向成熟[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
[4]黃素明.班級管理工作的新思路[M].廣東音像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