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福祥
(德宏職業(yè)學院,云南 德宏 678400)
高職院校外科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思考
鄭福祥
(德宏職業(yè)學院,云南 德宏 678400)
高職院校;外科實驗教學;存在問題;改革思考
外科學是一門理論性和操作性都很強的學科,實驗教學在高等醫(yī)學院校教學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外科實驗教學是學生學習、掌握外科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徑,是學生將理論應用到實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高職院校由于其歷史沿革、辦學條件、課程設置、實驗教師管理和重視程度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多的困難和問題,嚴重影響實驗的開出率和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高職院校目前外科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何有目的、有計劃地訓練學生掌握外科基本技能,給學生打下良好的外科基本技能基礎,架起一座從課堂教學走向臨床實踐的橋梁,是高職院校外科實驗教學面臨的新挑戰(zhàn)。以下就高職院校外科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談一些看法和體會。
1.1 學生難以樹立良好的無菌觀念
無菌觀念的培養(yǎng)是外科實驗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醫(yī)學高職院校大多是在衛(wèi)校的基礎上組建而成,一般都沒有自己的附屬醫(yī)院,因此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不能像醫(yī)學院學生那樣經常參加臨床見習,很難體會到外科操作那種嚴肅、認真的氛圍,尤其像手術室那種強烈無菌觀念的情境就更難得到體會。在教學過程中,因實驗用物陳舊、匱乏,再加上學生人數(shù)過多,分組過大以及學校為節(jié)約教學開支,很多物品交換甚至是重復使用等原因,難以做到無菌要求。容易給學生留下不過如此、并不像教材上描述的那樣嚴格的印象,從而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無菌觀念。
1.2 學生訓練時間不足
外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臨床專業(yè)學科,高等醫(yī)學教育實驗課在教學中占有較大比例,理論與實驗課時比基本達到1:1。很多高職院校缺乏統(tǒng)一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尤其是剛成立的一些高職院校還在沿用以前中專時期的教學大綱。高職院校由于學制縮短,醫(yī)學專業(yè)課程繁多,時間緊,造成實驗課時的比例遠遠不足。每次實驗課,教師講解示范就要花費很多時間,加之近年來招生規(guī)模越來越大,班級人數(shù)不斷增加,學生要輪換操作,每位學生練習的時間就更少,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要達到實驗目的就比較困難。
1.3 學生對實驗教學重視程度不夠
高職學生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生源素質較差,很多學生自入學時起,對自己的要求就是只要每門功課理論考試能過關,不補考就行。因為總評成績中實驗考核分數(shù)只占很小的比例,甚至有的根本沒有把實驗考核成績納入總評成績中。所以很多學生從根本上沒有重視實驗操作,認為實驗課無所謂,只要理論考試成績好就行了。還有的學生沒有認識到外科實驗課在外科學中的重要作用,抱著可有可無的心態(tài)參加實驗課。因而實驗課上學生主動性不高,操作不認真,站在一邊只看不動手,放棄了操作練習的機會,部分學生只觀摩其他學生的操作,然后完成實驗報告。
1.4 教師示教規(guī)范性不統(tǒng)一
很多高職院校因為歷史原因對實驗教師的管理尚未健全,同學科教師之間缺乏溝通交流,很多教師都是我行我素、各自為陣。同一個實驗操作內容,不同的教師在手法和動作上都存在差異。我院分別在2009年、2010年舉行了兩次外科技能操作比賽,在賽前的強化培訓中我們就發(fā)現(xiàn),學生在完成同一項操作的時候就有不同的手法,這就是教師示教規(guī)范性不統(tǒng)一造成的結果。學生會提出疑問,為什么同一項操作不同教師的操作方法會不同,到底該以哪種操作方法作為標準。這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困惑。
2.1 改善實驗條件,強化無菌觀念
完善的實驗室是手術基本技能訓練的必要條件。外科實驗室的布局應按醫(yī)院手術室的布局設計,操作程序設計是:進入實驗室→更換工作鞋(設鞋柜)→更換洗手衣(設男女更衣室及洗手間)→戴帽子及口罩、修剪指甲→整理著裝(安裝鏡子)→洗手(使用感應水龍頭)→泡手消毒(利用泡手桶)→進入模擬手術室或直接進入實驗室操作??臻g分隔實現(xiàn)從非隔離區(qū)→相對隔離區(qū)→隔離區(qū)。此外,帶教教師要把強調無菌操作貫穿于實驗的始終,以身示范,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用嚴謹?shù)膽B(tài)度影響和教育學生。使學生在進入實驗室后在專業(yè)性強的氛圍中培養(yǎng)嚴肅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樹立良好的無菌觀念。
2.2 開放實驗室,進行實習前強化訓練
在保證合理的實驗課時比例的基礎上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到實驗室練習清創(chuàng)、縫合、打結、導尿、包扎、固定、無菌術等操作項目,從而增加學生動手練習的時間;此外,可以在實習前安排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并進行考核。通過強化訓練,學生的外科基本操作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為進入臨床實習奠定了基礎。
2.3 改革實驗考核方法
我校以前外科期末考試只看卷面成績,而對實驗課并不進行考核,實驗課相當于理論課的附屬物,這是造成學生對實驗課不重視的原因之一。為了體現(xiàn)實驗課的重要性,筆者建議將實驗考核成績按40%的比例記入外科總成績,這樣從制度上提高了實驗課的重要性,促使學生思想上重視、訓練中認真。同時通過制定嚴格規(guī)范的考核評分標準,采取多種形式的考核,定期開展外科技能比賽等方式,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獨立練習的自覺性。經過這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學質量,為培養(yǎng)合格的醫(yī)學畢業(yè)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2.4 規(guī)范基本操作,在教學中應用視頻教學
教師的言行是學生的典范,教師操作的規(guī)范程度對學生影響很大。教師應統(tǒng)一操作標準,做到對每個動作要領表達準確、規(guī)范。每次實驗前均進行集體備課,重點是統(tǒng)一參加教學的教師操作手法,讓每位教師均以統(tǒng)一、規(guī)范的操作手法進行教學;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積極應用視頻教學,上課時先由教師按視頻資料的步驟、方法現(xiàn)場示教,演示完整的實驗過程。學生操作練習時,教師根據實驗進程按步驟將課前分解的視頻資料投射于大屏幕上,同步指導學生,根據需要可反復回放某個小段,一個步驟在大多數(shù)學生都完成后,再進入下一個步驟,直至實驗練習結束。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示教的規(guī)范動作進行操作,對錯誤的或不規(guī)范的操作要及時糾正,讓學生能準確地掌握規(guī)范化的外科基本技能。
G424.31
A
1671-1246(2012)08-0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