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 晨
[作者系第一財經(jīng)《頭腦風暴》節(jié)目執(zhí)行制片人、總導演]
我肯定不是黃老師最出色的學生,但勿庸置疑,黃老師是我至今為止遇到的最好的老師。
上星期我到北京去參加國內頂尖的《財經(jīng)》雜志的年會,論壇開始前播放了一段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著名經(jīng)濟學家科斯的采訪,老先生快101歲了,快人快語!他提到中國面臨的最大危機,就是缺少思想市場,缺少對自負和偏狹的糾錯能力。他希望能看到中國不僅成為商品生產的中心,也能成為思想創(chuàng)造的中心。當時不知為什么我突然想到了黃玉峰老師。正是在黃老師身邊這寶貴的三年,讓我在十幾年前就已經(jīng)能夠領會到科斯教授這段話的意義。多年來黃老師正是用他獨特的方式和堅定的精神,進行一種啟蒙式的教育。
還記得,2000年4月,黃老師把我們的材料直送清華招辦,清華不相信是我們自己寫的。要我們進京“趕考”。那是一個周四,黃老師帶著我們三個同學直奔北京,那天北京沙塵暴肆虐。清華安排了三個專家組來考察,第一組考官是清華附中的語文、數(shù)學、外語、政治、歷史老師,面試加筆試。第二組是清華大學的德育組專家,考我們對社會的關注和對時事的看法。第三組是原西安交大校長張豈之為代表的清華大學文科方面的教授學者對我們的面試。我們一一對答如流,語驚四座??纪暝?,當天晚上清華的領導請黃老師吃飯,酒過三巡后,對他說:“黃老師,感謝你給我們帶來了好學生?!钡诙烨迦A就打了報告給教育部,教育部特批我們三個可以不用再經(jīng)過任何考試直升清華。在當今的教育體制下,這大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
第二天一早黃老師把我們引到王國維石碑前,他一面解讀陳寅恪的碑文,一面說,“中國的問題很大,請你們牢牢記住‘獨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做一個真正有良心的知識分子”。那一幕,歷歷在目,我們永遠銘記在心!
還記得,十多年前,我剛剛進入復旦附中的時候,每個人都收到黃老師用毛筆寫的親筆信,我至今仍然能清楚地記得頭幾堂課跟著黃老師背誦 《大學》、《論語》,當時社會上還沒有國學熱,我們這些十幾歲有著饑渴感的少年,那種癡迷和震撼,真是猶如醍醐灌頂。黃老師在講解這些國學經(jīng)典的同時,為我們展示了崇高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以前完全沒有接觸到的。
如果要歸納當時我們最重要的收獲,有三個東西,第一個就是“立志”,雖然我們對于今后具體要做的事仍然很模糊,但是志向已經(jīng)樹立起來了,自我意識已經(jīng)覺醒了;第二個就是“規(guī)矩”,我們開始思考一些做人處事的道理,開始有了準則,并悟出一些方式方法,眼里除了魚之外還有魚竿了;第三個就是“自由”,思想上的束縛少了。
記得那時黃老師不光講孔孟,還講老莊,講莊子的逍遙游,對于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他能夠同時展現(xiàn)給我們而不干涉,讓我們知道世界是很多面的,讓我們很早就知道了兼容并包。使我們有一種如沐春風的幸福感!
黃老師是非常寬容的,對于學生的一些觀點,一些做法,一些選擇,他以肯定為主,這給了我們非常大的財富。當然他也有嚴峻的一面,對于虛偽的,不真的東西,他常常是金剛怒目的。
跟著黃老師的三年,可以說是一種修行,一種滋養(yǎng)。這種學習是很苦的,我們要背大段的古文,有人能背《論語》,有人能背《古文觀止》,有人能背《離騷》;晚自習結束上了床,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打手電看書;暑假別人都放假了,我們還要搞文化集訓,白天請各所大學的教授來上課,晚上還要練書法、練篆刻,黃老師自己做講座。給我們來上課的教授有復旦的駱玉明、陳尚君、葛劍雄、朱學勤,還有許多其它學校的比如蕭功秦、李頡,許紀霖,等等,從那時起就接受大家的熏陶。
讀書的同時我們還要去行萬里路,黃老師組織了幾次學旅,一車人拉去浙東,去王國維故居,去白馬湖,去大禹陵,去雁蕩山,去河姆渡,去朝拜圣者,去觸摸歷史!邊走,邊看,邊議,邊讀書,師生之間真的是其樂融融。學旅回來我們還辦了一本《讀書做人》的刊物,大家輪流做主編,整理記錄每個同學的文章思想和心聲。當時身在其中并不覺得怎么,及至進入大學,和身邊的同學一交流,大家看我的眼神仿佛像聽《山海經(jīng)》中的奇聞軼事。那時方才知道我們這三年,在中國的高中教育界是多么的不尋常,簡直稱得上是異類。而我們能成為這異類,又是多么的幸運。
謝謝黃老師!
真的,在大學里都沒有那么靜心誠意的,那么豐富多彩的,那么廣闊的,那么專注的學習經(jīng)歷了。
這三年語文教育影響了我們的職業(yè)生涯。我們的同學目前在各行各業(yè),有在華爾街做高管的,有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有在海外做學者的。大家的經(jīng)歷、建樹都各不相同,但有我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會思考,有獨立精神,不隨波逐流。
就拿我自己來說,因為工作關系接觸到不少企業(yè)家,不少大哥級的人就指點我,說小茹,你在電視臺做也算體制內,要看一本書,什么書?《厚黑學》!在中國做事離不開它。我回敬道,大哥,《厚黑學》固然好,但我覺得你還是應該回頭再讀讀大學。沒錯,不讀《厚黑學》我可能學不會體制內的左右逢源之道,但我覺得正心誠意做事,追求正向的價值,這樣做事很坦蕩,很幸福,我無愧黃老師的教誨。我可以肯定地說這三年,影響了我們一輩子。
謝謝黃老師!
去年我去臺灣訪問,看到臺灣的企業(yè)家二代,許多人大學選的都是中文、歷史、哲學、新聞。而我們這里則都去學管理、金融??磥砦覀兪怯行┘惫恕N疑罡腥宋乃仞B(yǎng)的重要。今天母校舉辦這個研討會,我們很高興!我們深深地祝愿母校辦得更好,我們深深地期盼,母校能成為中國教育的一面堅持高舉人文精神的迎風飄揚、獵獵作響的大旗!
謝謝黃老師,謝謝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