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 盧鴻儒
“讀書如銷鋼,作文如鑄器”,古人的見解揭示了寫作的重要性。但是我們常??吹较喈斠徊糠謱W生,甚至于工作了還掌握不好語言這個工具。寫作水平偏低,錯字連篇、詞不達意、結(jié)構(gòu)紊亂、文理不通、常用文體不會寫等等,既貽誤工作,又影響發(fā)展。學生書面語言不過關(guān),反映了中學作文教學上的弊端,光靠兩周一次的課堂作文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必須另辟寫作蹊徑,這就是教師要指導學生大量地有效地加強課外練筆。
課堂作文作為一種正規(guī)的寫作訓練自然是必要的,但它又受時間、命題要求、課堂環(huán)境等限制,又有束縛學生思維,限制學生活動,影響學生興趣的弊端。用兩節(jié)課時間“編”作文,學生常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感覺。為應付差事,只好胡亂湊一篇,難于寫出有水平的文章來。如何避免這種弊端,有效地提高寫作能力呢?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強課外練筆。課外練筆的好處是不受課堂和命題的限制,比較靈活自由,學生容易接受,容易培養(yǎng)興趣。選題有針對性,容易做到言之有物,有真情實感,可以彌補課堂作文之不足。事實證明,課外練筆常有佳作產(chǎn)生,所以,它是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必經(jīng)之路。
現(xiàn)行教材為使學生達到“課標”的寫作要求提供了學習寫作的范例,這是按文體分單元編排的。那么,作為課堂作文的輔助形式的課外練筆活動,也應抓綱依本,緊扣單元寫作訓練,有重點、有計劃地進行。
這種練筆的好處是:訓練重點明確,計劃性強,能促進課堂作文水平的提高。因為課外練筆往往是分解片斷的訓練,為課堂作文綜合整體訓練做了充分準備。它鞏固提高了課堂作文的成果,彌補了課堂作文的不足,能比較好地完成“課標”的寫作要求。
課堂作文時,有些學生往往感到“下筆難”,苦于“無話可說”。其實生活的大課堂,有學生寫作取之不盡的素材,譬如,晨昏晝夜,飲食起居,春夏秋冬,花卉鳥獸。有日常生活細節(jié)和情趣,開學典禮、軍訓、春游野炊、書法展覽、燭火晚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還有同學聚會、父子對話、師生談心,以至飯桌新聞、食堂交響……生活中各類題材,廣泛生動,取之不盡。所以,我每次布置練筆題只作練筆時參考,在明確訓練目的的基礎(chǔ)上可以允許學生自作主張。我提倡同學在自己平時所見所聞所憶所感中將有意義、有哲理、有趣味、有真情實感的內(nèi)容及時記下來,既能練筆,又可作為寫作素材。
這種練筆方式好處是:不受題材和體裁限制,學生可以把自己的寫作水平發(fā)揮到最佳程度。平時在生活中積累了大量寫作素材,學生不必為寫作苦思冥想搜腸刮肚,有助于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許多有識之士提出了讀寫結(jié)合的寫作方法。讀是寫的基礎(chǔ),寫是讀的深化,譬如寫讀書筆記,既可鞏固閱讀的成果,又可提高寫作能力。“課標”也要求學生每學期讀幾本課外書籍,我把這項任務布置在“雙休日”、“假日”完成,并借此布置練習寫讀書筆記。事先,我向?qū)W生介紹了四種寫讀書筆記的方法:(1)做記號和批注。(2)摘錄原文,制作卡片。(3)寫摘要和提綱。(4)寫心得和感想,并將每種方法示范性的例子印出來發(fā)給學生,使學生行有所依。開學后第一周將交來的優(yōu)秀讀書筆記讓學生傳閱,并組織“讀書報告會”。實踐的結(jié)果是學生對一些優(yōu)秀讀物如:《紅樓夢》、《老人與?!贰ⅰ栋餐缴掃x》、《神秘的南極大陸》等都寫出了很好的讀書筆記。
這種讀寫結(jié)合的練筆過程,正是對范文的再學習、再認識的過程,有助于閱讀能力的逐步提高,從而把理解性閱讀上升到鑒賞性閱讀的高度,在反復吃透、借鑒范文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寫作,提高寫作能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闭n外練筆本來是額外的課業(yè)負擔,如果沒有強烈的興趣是難以持久的。作為班主任的語文老師,激發(fā)這種興趣更有優(yōu)越的條件。我充分利用各種機會,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使他們覺得課外練筆不是負擔,反而感到是一種有意義有趣味的活動而主動去做,比如:開寫作會、朗誦會、贈言會,這些結(jié)合游樂,發(fā)自內(nèi)心的練筆做得自然,練得自覺。
鼓勵學生向??罂陡?,參加學校和社會上各類作文競賽活動。每當有同學在競賽中獲獎了,作品在報刊上發(fā)表了,我總是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鄭重其事地頒獎,朗誦發(fā)表的文章。同學們也把這種榮譽看成是集體的,對獲獎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既使獲獎同學備受鼓舞,也使其他同學對寫作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
這種練筆形式符合青少年活潑好動,喜歡新奇,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學生容易接受,容易產(chǎn)生興趣,能產(chǎn)生較好效果。
“沒有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要使學生的寫作興趣持久下去而且形成習慣,必須有規(guī)矩形成制度。我每接新班都要立些規(guī)矩,要求學生練筆就是其中之一。我要求每人準備練筆本,一般情況,每周五布置練筆內(nèi)容,周一交。為鞏固成效,激發(fā)興趣,我一個月對學生練筆打一次分,作為平時作業(yè)成績,每月一次交流,將有特色的文章或張貼或傳閱或朗誦。如果教師太忙顧不上評改,可培養(yǎng)語文尖子做助手,這對尖子生也是一種鞭策和鍛煉,但教師一定要注意不要全放手,要有指導有檢查。這樣一學期下來,一般學生都能寫二十篇左右的練筆文章。
俗語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付出勞動,就總會有收獲,學生課外練筆的成效,有的在校時就看到了,有的等離校后才能呈現(xiàn),但學生受益是不容置疑的,其重要性有三點:首先提高寫作能力,能適應社會發(fā)展對建設(shè)者所需的寫作能力要求。其次,提高寫作能力,能適應高一級考試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要求。最后,提高寫作能力,能適應畢業(yè)生走向社會進一步發(fā)展要求。
指導學生課外練筆的實踐使我體會到:課外練筆是學生砥礪思想,磨煉筆鋒的寫作好形式。它既鞏固課內(nèi)閱讀成果,又能彌補課內(nèi)寫作的不足,既避免課堂作文的嚴重程式化,比較靈活自由,又避免了日記本寫作的隨意性,盲目性,有一定的計劃性和目的性。這種寫作形式比較符合青少年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便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有利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較快地提高寫作水平。這種寫作形式,便于教師掌握學生思想動態(tài),利于學生思想溝通,感情交流,密切師生關(guān)系,對教師進行教書育人的工作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