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蓮
(山西省總工會干部學校,山西太原030001)
提升工會干部培訓的實效
張秀蓮
(山西省總工會干部學校,山西太原030001)
目前,工會干部培訓中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師資力量薄弱、培訓方式單一等問題。因此,我們應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提升工會干部培訓的實效:一是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加強工會干部培訓工作;二是精心策劃培訓內容,注重培訓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三是開展形式多樣的工會干部培訓;四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五是建立健全考核激勵機制。
工會干部培訓;問題;創(chuàng)新;實效
加強工會干部培訓工作,不僅是建設一支適應工會一體化要求的高素質工會干部隊伍的迫切需要,也是進一步推動工會干部教育工作改革和發(fā)展的需要。目前,我國各級工會組織都非常重視工會干部培訓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然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師資力量薄弱、培訓方式單一等問題。因此,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進,以提升工會干部培訓的實效。
有些工會領導對工會干部培訓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往往缺乏明確的培訓目標,只是盲目追求培訓的次數和人數,從而影響了培訓的質量。另外,一些基層工會干部,缺乏應有的危機感和主動性,沒有真正認識到新形勢、新任務對工會干部素質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戰(zhàn),不愿意參加培訓或參加培訓后學習熱情不高,從而直接影響到工會干部培訓的效果。
工會干部培訓的許多內容比較枯燥,多側重于理論性和知識性,不能滿足工會干部參加培訓的需求,指導性和操作性也不夠強。另外,工會干部培訓的形式單一陳舊,缺乏時效性,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往往使用“一言談”、“灌輸式”等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從而無法調動和激發(fā)工會干部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是工會干部培訓的師資多數是相關院校的教師,其對工會工作、工會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問題認識不夠,使得培訓缺乏針對性。二是培訓教師基本上沒有學工會學專業(yè)的。很多培訓教師都是從別的專業(yè)轉過來的,存在著理論知識浮淺、實踐經驗不足等問題,所以很難保證培訓的質量。三是一些培訓教師把教書當作謀生的手段,學術浮燥,不注重獲取新知識,對培訓工作投入的精力不足。
一些工會干部培訓流于形式,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考核激勵機制。一是在培訓過程中,學員學與不學,學好學壞都一樣,存在遲到、早退、曠課等現象。雖然在培訓結束時也組織考試,但往往組織得不夠嚴密,對學員的約束力不強,從而使培訓的成果不能有效地作用于工會干部隊伍建設之中。二是培訓的激勵機制不健全。一些單位沒有很好地把干部接受教育培訓的結果與干部選拔任用結合起來,工會干部教育培訓和干部提拔重用是分離的,使得少數干部參與培訓的熱情不高,從而影響了培訓的質量。
在新形勢下,隨著產業(yè)工人的多元化,勞動關系更加復雜,培養(yǎng)一支高素質的工會干部隊伍已刻不容緩。針對目前工會干部培訓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應采取以下幾個措施:
當前,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加強工會干部培訓是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是提高工會形象和社會地位的需要,是促進工會工作發(fā)展的需要。在認識上,我們必須把工會干部培訓工作上升到一個戰(zhàn)略的高度。在組織上,我們必須建立一個工會干部培訓領導機構,實行各級工會“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培訓機構具體操作,相關部門互相配合的運行管理機制。
我們在開展工會干部培訓時,要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fā),深入基層做好調研工作。在開展調研工作時,要經常與工會干部溝通,充分了解基層工會干部在培訓期間有什么需求、在哪方面存在不足,本著缺什么補什么,干什么學什么的原則,制訂工會干部培訓目標。在開展工會干部培訓工作時,應統(tǒng)籌安排培訓工作,分清哪些是培訓的主要課程,哪些是培訓的相關課程。在培訓內容的設計上要“精”,要貼近工會工作的實際,明確重點培訓內容,既要抓好新上崗工會干部的崗前培訓,又要抓好老工會干部的提高性培訓,從而使工會干部的理論水平不斷提高,以應對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在開展工會干部培訓工作時,我們既要摒棄多年來單一的“老師講、學員聽”的培訓模式,也要克服“閉門造車”的封閉式培訓模式。實踐中,我們一是要采取豐富多彩的培訓模式,如采取“送教上門”、專題輔導、專題討論、模擬訓練等相結合的培訓形式。二是要綜合運用互動式、案例式、體驗式等培訓方法。三是要把課堂教學與現場教學結合起來,面授培訓與網絡學習結合起來,交流答疑與網上咨詢結合起來。四是要聘請教授和專家講課,并組織學員到工會工作開展好的基層單位觀摩學習。只有這樣,工會干部培訓工作才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更好地為基層工會干部服務。
師資是培訓的“生命線”,而師資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培訓質量的好壞。富有經驗的培訓教師必定理論上能夠高度整合、厚積薄發(fā),實務上具體展開、擴展豐富。所以,我們在聘請培訓教師時,一是要選擇精通業(yè)務、主動更新信息、理論聯系實際的老師。二是要與社會上的高校聯合,邀請一些高、精、尖教師,或者學術帶頭人來為工會干部作專題報告、講座等,如根據工會工作的重點和特點,解讀黨在新形勢下的路線、方針、政策等。三是要經常邀請一些有實踐經驗的工會工作者講課,共同分享依法維權、依法治會和協調勞動關系等方面的工作經驗,從而使理論和實際工作充分地結合起來。
建立健全考核激勵機制是提升工會干部培訓實效的有效途徑之一。實踐中,我們一是要把工會干部參加和完成培訓任務的情況作為考核各級工會組織和工會干部的重要依據之一。二是要建立定期表彰制度,對在工會干部培訓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三是要把培訓教師的工資、獎金與培訓成果掛鉤,以充分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另外,對于培訓的工會干部也要有一套考核的辦法,除了組織考試之外,還要與其以后的工作情況結合起來,如可以和年度考核等結合起來,并依據考核結果對培訓人員進行獎罰。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各級工會干部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工會干部培訓的質量。
總之,在新形勢下,要想提升工會干部培訓的實效,使培訓工作不流于形式,各級工會領導就必須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明確目標,合理計劃,制訂出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培訓規(guī)劃,從而為社會、為工會事業(yè)發(fā)展培養(yǎng)一大批優(yōu)秀人才。
〔1〕張士蘭.新形勢下企業(yè)職工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工會論壇,2012(2).
〔2〕李建新.認真做好干部的培訓和使用工作〔J〕.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學報,2007(1).
〔3〕張培珍.以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工會工作〔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05(3).
〔4〕洪濟群.論工會干部教育培訓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J〕.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學報,2006(4).
〔5〕吳亞平.關于企業(yè)工會干部保護的幾個問題〔J〕.工會理論研究,2007(2).
〔6〕王維.淺談新形勢下國有企業(yè)工會干部培訓〔J〕.現代企業(yè)文化,2010(23).
D412.63
A
1009-1203(2012)04-0099-02
2012-06-11
張秀蓮(1966-),女,山西文水人,山西省總工會干部學校講師。
責任編輯 芳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