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鵬鴻
(中共南安市委黨校,福建南安362300)
開展干部下基層活動應解決好四個問題
葉鵬鴻
(中共南安市委黨校,福建南安362300)
開展干部下基層活動是黨中央在新的形勢下為扎實做好群眾工作、化解基層矛盾、維護群眾利益、推動和諧發(fā)展作出的一項重要決策部署。自活動開展以來,各級干部紛紛深入基層磨煉意志、增長本領(lǐng)、提升能力,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效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和不足。要想使這項活動長久穩(wěn)定地堅持下去,應著重解決好四個問題:統(tǒng)一思想認識,確保下基層活動不走過場;樹立正確理念,確保黨群干群關(guān)系密切和諧;加強建章立制,確保干部下基層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著力排解民憂,確保下基層活動取得實效。
干部下基層;思想認識;理念;建章立制;民生
近段時間以來,在黨中央的倡導下,干部下基層活動在全國各地蓬勃開展,各級干部紛紛進農(nóng)村、入企業(yè)、下社區(qū),把重心下移,到群眾中去,拜群眾為師,虛心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效果。但也有一些地方和部分干部對這一活動重視不夠,未將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提升到關(guān)系黨的生死存亡的高度來認識,致使在實踐中執(zhí)行不到位,陷入了重“實”績、輕“虛”功的思想誤區(qū),在廣大人民群眾中造成了極為不好的影響。筆者認為,要想使干部下基層活動切實取得實效,把群眾的意愿和呼聲摸準確,把突出矛盾和問題解決好,為科學發(fā)展、和諧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chǔ),必須統(tǒng)一認識、建章立制、創(chuàng)新方法、力求實效,使其成為一項得民心、順民意的民心工程。
開展干部下基層活動切不可大張旗鼓、走馬觀花、漫無目的地搞形式主義。“基礎(chǔ)不牢,地動山搖”。總結(jié)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史和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的歷史經(jīng)驗和教訓,有一個深刻的啟示:執(zhí)政黨必須高度重視抓基層、打基礎(chǔ)的工作,固本強基,夯實基礎(chǔ)。有了牢固的基礎(chǔ),執(zhí)政黨的根基才能堅如磐石。首先,我們黨的事業(yè)的根基在基層,血脈在基層,活力在基層,基層直接連著群眾,是各級干部服務群眾的主陣地,開展干部下基層活動有利于促進干群關(guān)系融洽,促進機關(guān)作風轉(zhuǎn)變,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chǔ)。其次,穩(wěn)定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構(gòu)建和諧社會,根本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開展干部下基層活動,就是要深入農(nóng)村、深入社區(qū)、深入企業(yè)、深入項目建設工地,到矛盾多、困難多、問題多的地方去了解情況、化解糾紛,到工作拿不下、推不開、辦不好的地方去打開局面,把基層的矛盾化解好,把基層的發(fā)展推動好,把基層的期盼落實好,把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道難題破解好,使基層的發(fā)展更加順暢、社會更加和諧、人民更加幸福。因此,廣大干部應當深入群眾,帶著問題,帶著思考,到基層第一線透徹地了解群眾的心思,真正感受到群眾的情緒,如實反映群眾的意見。各級干部特別是領(lǐng)導干部要親自謀劃、組織,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調(diào)動廣大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每一名干部的每一次下基層,都要按照既定的工作計劃有序推進,對要解決什么問題做到心中有數(shù),并把工作情況轉(zhuǎn)化為推動工作的舉措,切實加大力度,確保干部下基層不搞形式主義,確?;顒硬蛔哌^場、取得實效。
干部下基層所做的工作都是群眾工作,干部必須樹立正確理念并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采取有針對性而群眾又容易接受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夯實黨在農(nóng)村的執(zhí)政基礎(chǔ)。
首先,要樹立與群眾平等相待的理念。干部下基層要宣傳好黨的方針政策,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把群眾團結(jié)在自己身邊,讓群眾說出心里話。這就要求營造民主的氛圍,通過民主的形式來解決社會突出矛盾。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只有依靠群眾,讓群眾積極參與,才能切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quán)利。干部要做人民群眾的知心朋友,平等相待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相互溝通的前提,也是產(chǎn)生共同信譽和共同行動的基礎(chǔ)。因此,在與人民群眾交往過程中,各級干部只有做到“敬人一尺”,人民群眾才會“敬你一丈”,才有情義交融、互禮相通。
其次,要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理念。胡錦濤總書記曾指出:“群眾利益無小事?!比嗣袢罕娛菤v史活動的主體,而他們活動的深層動因就是利益,目前各地蓬勃開展的下基層活動能否取得實效,一個重要標準就是是否維護好群眾利益。這就要求下基層干部要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理念,堅持深入到基層一線訪民情,著力解決好民生問題,把政績體現(xiàn)在關(guān)心群眾疾苦、真心為民辦事的具體行動上。要視群眾為“家人”,視群眾反映的問題為“家事”,視群眾期待為“家計”,視群眾工作為“家業(yè)”,使群眾感到黨的干部根系于群眾之中,干部是群眾的親人、朋友,是真心實意地為他們排憂解難,唯此,干部群眾才會和諧一體、親如一家,體現(xiàn)魚水之情。
再次,要樹立“發(fā)現(xiàn)問題是成績,解決問題是政績”的理念。開展下基層活動的重要目的就是讓干部在基層工作中磨煉意志、增長本領(lǐng)、提升能力,而實現(xiàn)這一目的的最有效途徑就是讓干部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干部在開展對接聯(lián)系對象、實施幫貧解困、解決實際問題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都要認真總結(jié)平時工作中的經(jīng)驗和教訓,有針對性地帶著感情、帶著思考、帶著思路、帶著課題、帶著任務,以求真務實的作風發(fā)現(xiàn)問題、找準矛盾,為實施科學決策提供必要的依據(jù)。找到了問題,弄清了原因,就要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歸納整理,拿出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辦法和措施,在解決問題、化解矛盾上下工夫。要遵循問題和矛盾產(chǎn)生、形成、發(fā)展的自身規(guī)律,注意把握本質(zhì)、切中要害,堅持從源頭上加以解決和化解。在這一過程中,下基層干部要傾聽群眾的意愿呼聲,尊重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重視基層的意見建議,勇于解決問題,敢于走進矛盾,善于化解矛盾,為構(gòu)建和諧社會、推動科學發(fā)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開展干部下基層活動,關(guān)鍵在于解決基層群眾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保持黨群干群關(guān)系的長期和諧。要做好這一點,必須有一套科學的制度作保證,讓干部下基層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
一要建立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的工作機制和執(zhí)行程序。首先,要有明確的職責分工和清晰具體的章程,使各級干部明確下基層活動的具體內(nèi)容、要求和欲達到的目的。在下基層活動中,干部應通過談心談話、結(jié)對幫扶等活動,主動了解社情民意,解決實際問題,維護社會穩(wěn)定。為此,要堅持面對面的溝通和心貼心的交流,突出做好“五談”,即談思想增強黨性,談工作探索破解困難之策,談政策解疑釋惑,談生活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談困難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各級干部要借下基層之機,對影響當前社會穩(wěn)定的情況進行一次大排查、大清理,特別要深入矛盾比較復雜、歷史遺留問題較多的地方,切實掌握群眾的訴求和愿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xiāng)、矛盾不上交,努力構(gòu)建和諧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其次,要注重調(diào)查研究,為相關(guān)部門的科學決策提供充分的依據(jù)。干部下基層要帶著問題、帶著思考,到基層生產(chǎn)第一線、工程建設第一線、項目工作第一線、招商引資第一線中去,傾聽他們的呼聲,體察他們的情緒,了解他們的困難,總結(jié)他們的經(jīng)驗,學習他們的智慧,和基層干部一起找問題、理思路、議對策,使調(diào)研成果成為相關(guān)部門科學決策的依據(jù)。
二要將干部下基層納入干部考核選拔任用評價體系。通過干部下基層活動,可以使廣大干部在實際工作中開闊眼界,在艱苦環(huán)境中磨煉意志,在解決復雜矛盾和問題中增長本領(lǐng),在與群眾面對面的交流溝通中提升能力,也可為各級黨委及組織部門在基層一線鍛煉干部、檢驗干部、識別干部提供一個有效平臺。組織部門應以開展下基層活動為契機,有針對性地選派干部到基層工作中去,讓他們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在生產(chǎn)建設中鍛煉和考察干部。實踐證明,越是條件比較艱苦、任務比較繁重的地方,干部越能經(jīng)風雨、見世面,越能增膽識、長才干。因此,各級組織部門應將干部下基層活動中的工作情況納入干部評價考核體系,采取隨機抽查與定期檢查督查相結(jié)合的方法,并將檢查結(jié)果作為考核評價干部的重要依據(jù),讓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優(yōu)秀人才得到提拔重用,真正做到“有為才有位”。
三是建立健全監(jiān)督約束機制。干部下基層要想解決基層群眾的實際問題,除了建章立制規(guī)范活動程序,使下基層工作常態(tài)化、制度化、長效化以外,還必須建立健全監(jiān)督約束機制,以此約束干部的行為,使這一活動切實取得實效。一方面所有參加下基層的干部要輕車簡從,不搞層層陪同、層層接待,用餐時只用工作餐不能喝酒,不能干擾基層的正常生產(chǎn)和工作,不能增加基層和群眾的負擔。另一方面,下基層干部要嚴格遵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工作紀律,主動接受基層和群眾的監(jiān)督。紀檢、監(jiān)察部門可采取明察暗訪、匯報交流、實地查看等方法切實加大督查力度,對不作為者和違反下基層工作紀律的行為,該通報就通報,該批評的要批評,該處分的要處分,讓下基層干部接受社會的廣泛監(jiān)督,確保下基層干部能夠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
開展干部下基層活動,必須把工夫下在與人民群眾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民生問題上,切實為人民群眾辦實事,急人民群眾之所急,解人民群眾之所憂。民生連著民心,衡量下基層活動是否有成效,就是看為群眾辦了多少實事、百姓得到多少實惠、百姓滿不滿意。下基層干部只有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quán)力,堅持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真心實意為人民群眾謀利益,努力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人民群眾的利益,黨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從而不斷加強和鞏固執(zhí)政的群眾基礎(chǔ)。干部在下基層活動過程中,要在集中力量落實好中心工作的同時,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多樣活動,推出更多服務舉措,多辦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好事;要重點關(guān)注群眾關(guān)心的突出問題,幫助出點子、找路子,努力協(xié)調(diào)解決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就業(yè)、收入、教育、社保、醫(yī)療、飲水、食品安全等問題;要落實好黨員干部掛鉤聯(lián)系農(nóng)戶制度,重點走訪慰問貧困戶、“五保戶”、“計生戶”和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了解他們在生產(chǎn)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盡可能地在物力、人力、財力上給予幫助,想方設法幫助他們依靠自己的勞動尋找致富門路,讓群眾真正享受到下基層的實效實惠,真正體會到黨和政府的溫情關(guān)懷,真正感受到下基層干部的真情實意。
Four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Solved in Cadres' Going Down to Grass-Roots Units
YE Peng-hong
(The CPC Nan'an City Committee Party School,Nan'an362300,China)
Cadres goingdown tograss-roots units is an important policy formulated by the central authority of the Party in the newsituation,and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efusing basic-level contradictions,safeguarding people's interests and advancing harmonious development.Since launching the move cadres at all levels have gone down to grass-roots units one after another,and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but some problems have cropped up.In order to keep up the move we should manage to seek unity of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ensuring that the move does not go through the motions,foster correct ideas ensuring 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and between cadres and the masses,draw up rules and regulations ensuring that cadres may stay at primaryun its and do a good job,focus on solving the people's difficulties ensuring that the move will achieve good results.
cadres going down tograss-roots units;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idea;draw up rules and regulations;the people's lifelihood
D26
A
1009-1203(2012)04-0050-03
2012-04-28
葉鵬鴻(1963-),男,福建南安人,中共南安市委黨校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黨史黨建理論。
責任編輯 馮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