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玉
摘 要:結合教學實踐經(jīng)驗,從“興趣”“表達”及“學習差異”這三個方面著手,就顯著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一番歸納與探討。
關鍵詞:初中英語;興趣;表達;學習差異
英語是初中階段學生的一門必修基礎課程,對于學生英語修養(yǎng)及綜合素質的形成起著重要的奠基性作用。鑒于英語學習的重要意義,初中英語教育工作者紛紛致力于研究、探討有效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及質量的措施及方式方法。筆者不才,愿對此發(fā)表一些粗鄙見解與看法。
一、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是確保英語有效教學的首要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苯逃龑嵺`也表明,只有當學生持有濃厚興趣的前提下,他們才能以高漲的積極姿態(tài)能動性地投入學習活動中。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是確保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的首要前提。
筆者在自身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就會想方設法誘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例如,在學習“Welcome to our food festival”這節(jié)內(nèi)容時,筆者就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教輔設備為其呈現(xiàn)了大量中外美食,像中國傳統(tǒng)美食dumplings(餃子),Peking Duck(北京烤鴨),steamed bun(炸醬面)等,還有外國的一些傳統(tǒng)美食,像pasta(意大利面)、French Onion Soup(法式洋蔥湯)、Deep Dish Pizza(芝加哥深盤披薩)等等。借助多媒體教輔設備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學生受到了視覺的強烈感官沖擊,在開闊自身視野的同時,使他們了解各地特色飲食文化,運用簡單英語句型對其進行介紹的興趣及積極性大增,而這些都構成了他們認真、努力學習“Welcome to our food festival”這節(jié)英語內(nèi)容的學習興趣因素,從情感源頭上保障了該節(jié)英語課的教學效率及質量。
二、讓學生敢說、感表達,是確保英語有效教學的重要手段
英語是一門語言性工具學科,發(fā)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表達能力是英語學科最根本的教學目標所在。因此,要想真正構建起有效教學的初中英語課堂,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英語情境,讓學生在該情境氛圍中敢說、敢做、敢表達格外有必要。
對此,筆者在自身的教學活動就進行了積極的實踐,并取得了預期的教育效果。如,在教學“What can I do for you”這章內(nèi)容時,筆者就要求學生兩兩自由結合成學習小組,并參照日常生活中的購物經(jīng)歷,運用英語模擬售貨員與顧客的對話經(jīng)歷。以下,即為某學生小組的英語對話過程:
A:What can I do for you?
B:Im looking for a?T-shirt.
A:Well,what color would you like?
B:Black or white.
A:What size do you need?
B:Size L.
A:Ok,you can try on this black one.
B:Oh,it fits me very well. And how much?
A:50RMB.
B:Its very cheap,here is the money. Bye!
A:You are welcome!
該英語交際情境的設置是學生日?,F(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到的,對其很熟悉,因此,他們在該情境下有話可說、有話可表達,不僅很好地鞏固、復習了“What can I do for you?”的購物基本句型,更重要的是自身的英語交流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與發(fā)展,而這正是初中英語有效教學所要實現(xiàn)的預期教學目標,課堂教學反應良好。
三、尊重學生的英語學習差異,是確保英語有效教學的必要補充
受到主、客觀多重因素的制約,不同的學生個體之間總是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學習差異。面對差異,教師不應當一味地選擇忽視,而應當在尊重學生差異的基礎上靈活采用分層次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在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教學的同時,使所教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實現(xiàn)英語學習上的進步與發(fā)展。鑒于此,尊重不同學生的英語學習差異就成為確保英語有效教學的必要補充。
筆者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并不會一味籠統(tǒng)地布置統(tǒng)一標準的課后作業(yè),而是會面向每個學生群體的實際英語學習基礎為他們布置切實符合他們真實英語水平的作業(yè)。如,在學習了“How do you go to school?”這節(jié)內(nèi)容之后,筆者就為英語學習基礎扎實、一般、薄弱的學生分別設置了如下層次分明的書面作業(yè):
英語學習基礎扎實的學生:要能根據(jù)所學編寫有關“How do you go to ...”的對話;
英語學習基礎一般的學生:要能根據(jù)所學寫出幾個關于“I get to...by...”的句子;
英語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能根據(jù)所學牢記交通工具及“How do you go to...”及“I get to...by...”的英語句型即可。
這樣一來,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都能完成適合自身水平的英語作業(yè),而這對于他們體驗到完成英語作業(yè)后帶來的成功感并朝著更好的方向進步與發(fā)展都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很好地達到了提高英語有效教學的預期目的。
關于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當然并不僅僅局限于筆者上述所提到的三個方面。在日后的教學實踐中,筆者仍將付出更多的努力對此話題展開調查與探索,以便能為初中英語教育事業(yè)的更好進步與顯著發(fā)展盡些綿薄之力。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