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鑫 李姍姍
摘 要 作為民事訴訟基礎理論之一的民事訴訟目的論,是民事訴訟法學理論體系的起點、是民事訴訟立法的基礎、同時也是指導民事訴訟司法實踐的終極目標,研究民事訴訟目的論具有重大的理論與實踐意義。本文在考察國內外民事訴訟目的論的基礎上,闡述了影響民事訴訟目的的因素,試圖對我國的民事訴訟目的予以界定。
關鍵詞 公正性 終局性 解決糾紛
中圖分類號: DF72 文獻標識碼:A
民事訴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在我國,學者們很少直接論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理論研究上的缺位,也必然影響到立法與司法實踐的健康發(fā)展?;诖?,學者、立法者有必要重新審視我們的目的觀,在理性思考的基礎之上界定民事訴訟目的,以避免各項具體制度之間的矛盾和沖撞。這也是本文關注民事訴訟目的問題的原因所在。
一、民事訴訟目的的學說考察
關于民事訴訟目的究竟是什么,國外法學界的觀點綜合起來大概有以下幾種:權利保護說、維護私法秩序說、糾紛解決說、程序保障說、權利保障說、訴訟目的多元論、訴訟目的擱置說。 而在我國,學界關于民事訴訟目的理論的探索形成了維護社會秩序說、訴訟目的多元說、糾紛解決說、程序保障說、利益保障說等初步成果。
二、民事訴訟目的的制約因素
要真正領會什么是民事訴訟目的,還須考察對民事訴訟目的有影響關系的主要因素。因此,應該立足于我國的國情,根據(jù)憲法精神和司法制度的本質特征以及歷史變遷、社會發(fā)展變化等,以期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合理定位我國民事訴訟的目的。
(一)民事法律性質的劃分。
將法律區(qū)分為公、私法,為民事訴訟目的論提供了理論前提。一部分學者認為民事訴訟的特殊性就在于其裁判對象是私法關系引起的糾紛,民事訴訟的目的就該是維護私權;另一部分學者站在民事訴訟法的公法立場,認為民事訴訟的目的應當是維護法律秩序;更有一些學者認為在社會主義國度不存在私法關系和私法利益??梢姡瑢Ψ傻男再|和民事法律關系的性質的認識不同,其民事訴訟目的的內容亦有所不同。
(二)民事訴訟構造。
一國民事訴訟采取什么構造,與民事訴訟目的的定位有著不可忽視的關系。比如,在德國個人主義極端膨脹的時代,權利保護的民事訴訟目的論占據(jù)上風;而當人們強調審判制度中的國家作用,民事訴訟的目的則在于維護國家的法律秩序。 我國超職權主義的民事訴訟構造于新民事訴訟法實施后,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逐漸糅合了當事人主義的一些優(yōu)勢。因此,在界定民事訴訟目的時,既要顧及當事人選擇民事訴訟制度的目的,也要尊重國家的利益和目的。
(三)社會主流的訴訟價值觀。
一個國家的民事訴訟目的,由于受相同價值取向的支配,總有其內在的一貫性。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影響訴訟價值目標選擇的深層因素包括文化傳統(tǒng)、外來法文化、政治形態(tài)、經(jīng)濟體制等。其中特定的法律文化對訴訟價值取向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F(xiàn)如今,隨著不同法律文化的相互借鑒和融合,東西方的差異會越來越小,但同時這種差異在很長時期內還會存在下去。因此,在確立我國的民事訴訟目的時,必須考慮我國社會特有的訴訟價值觀。
三、我國民事訴訟目的的定位
綜合考慮上述各種制約因素,筆者認為,合理界定我國民事訴訟的目的,應該從兩個方向上著手:
(一)體現(xiàn)人民法院的審判權和當事人的請求權所追求的訴訟目的的結合。
一方面,當事人選擇民事訴訟的目的,在于保護實體權利,而這必定以解決糾紛為目的;另一方面,法院根據(jù)法律作出裁決,意味著以國家強制力宣布糾紛的終結。因此,當事人請求權和法院審判權的指向都是當事人之間的民事糾紛。顯然,解決糾紛才是民事訴訟的一般目的。
(二)強調民事訴訟與其他糾紛解決方式的差異性。
如果僅僅簡單地將糾紛解決作為民事訴訟的目的,勢必與“糾紛解決說”所倡導的目的觀重合。有鑒于此,必須區(qū)分民事訴訟與其他糾紛解決方式的差異性。即在民事訴訟中:糾紛解決的強制性、終局性;對程序保障的高度要求;突出強調公正性等等。
綜上,民事訴訟的目的應該是最終公正解決糾紛。其一方面體現(xiàn)了民事訴訟與其他糾紛解決方式的共有目的,即解決糾紛;同時,審判只有體現(xiàn)過程公正和結果公正,當事人才愿意接受法院的判決,從而最終解決糾紛。這兩方面是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單獨強調民事訴訟的公正性、終局性或者解決糾紛,都不能全面、合理地理解民事訴訟的目的?!?/p>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法學院)
注釋:
楊榮馨.民事訴訟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
劉榮軍.論民事訴訟的目的.政法論壇.1997(5).
吳英姿.民事訴訟法——問題與原理.科學出版社.2008.
參考文獻:
[1][日]竹下守夫.民事訴訟法的目的與司法的作用.現(xiàn)代法學.1997(3).
[2]劉榮軍.論民事訴訟的目的.政法論壇.1997(5).
[3]何文燕,廖永安.民事訴訟目的之界定.法學評論,1998(5).
[4]吳英姿.民事訴訟法——問題與原理.科學出版社.2008.
[5]楊榮馨.民事訴訟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