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藝燕
【摘 要】作為一個中學班主任,在對祖國人才進行基礎性教育和管理時,應當注重對本職工作的鉆研和探索,合理對工作進行定位,研究出一套合理的工作路線,以便更好地完成中學教育工作。
【關鍵詞】中學班主任 工作定位 方法項目化教學,是師生通過共同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任務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它是“行為導向”教學法的一種。在教學過程中以實際的項目為對象,先由教師對設置的項目進行分析,將其分解為一個或多個工作任務,并進行必要的講解和演示,然后由學生圍繞項目工作任務進行分組討論并進行操作訓練,最后以完成項目工作任務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評價。采用項目化教學能極大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堂課教學質量,使得學生在完成項目工作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所學課程的知識點和技能。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這門職業(yè)技能,以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際工作過程中的項目為載體來組織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操作技能的訓練,可以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下面將從課程項目的設定等方面對該課程的項目化教學進行探討。
一、課程項目的設定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項目的設定,首先需對其實際工作崗位所包括的工作內容進行充分地了解和分析,再根據課程的定位、課程的目標等,將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際工作過程中的操作內容進行整合和條理化,在此基礎上確定該課程項目內容。
(一)課程的定位
隨著計算機的發(fā)展和在各行各業(yè)的廣泛應用,社會對掌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專業(yè)技術人才需求量也在日益增長,微機組裝與維護就是為了滿足社會的這種需求而開設的一門課程。該課程是為了解決計算機用戶或企事業(yè)單位的計算機裝配和計算機系統(tǒng)的管理與維護等問題而開設,同時這門課程也是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及相關專業(yè)的一門必修專業(yè)基礎課,是這些專業(yè)的學生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的職業(yè)技能。該課程可獨立應對各工作單位的計算機管理維護員工作,對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和職業(yè)素養(yǎng)養(yǎng)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先修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從計算機應用方面對學生進行啟蒙,可為本課程的學習打下好的基礎。后繼課程《網絡基礎》《常用工具軟件》等可進一步擴展學生在計算機應用技術等方面的職業(yè)能力。
(二)課程的目標
能力目標:能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計算機各部件的選購;能熟練完成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的組裝;能熟練完成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的安裝;能熟練診斷和排除計算機系統(tǒng)常見故障;能熟練進行計算機系統(tǒng)的日常維護。知識目標:知道組成計算機各個部分的名稱及主要用途;知道主要部件的品牌,性能參數,市場參考價位以及選購技巧;能設計出滿足需求、性價比及穩(wěn)定性好的計算機配機方案;知道組裝微機的注意事項;知道BIOS設置方法,特別是系統(tǒng)啟動順序、密碼設置及芯片設置的方法;能熟練組裝一臺微型計算機并安裝好操作系統(tǒng)和常用應用軟件,進行必要的測試、設置和優(yōu)化。素質目標:在實踐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能力;協(xié)調能力和溝通能力;富有團隊合作精神;養(yǎng)成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強化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踏實肯干,耐心細致,有責任心。
(三)確定項目內容
通過對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際工作崗位所包含的工作內容進行了解和分析,再根據課程的定位、課程的目標,并考慮到職業(yè)崗位任職要求和參考CEAC微機組裝與維護工程師職業(yè)資格標準,將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際工作過程中的操作內容進行整合和條理化,將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項目化教學內容劃分為五個項目共計十個工作任務,具體內容如下表所示。
二、項目化教學設計
在本課程的項目化教學過程中,采用“任務驅動(以任務引導教學)——工作流程(建立仿真工作流程完成任務)——理實一體(理論與實訓融為一個整體)”的教學模式。整個教學內容以初識計算機零部件、計算機硬件詳解等五個項目,共計十個工作任務為典型,設立學習情境。在教學組織中,教師提出要完成的工作任務,在任務的驅動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按照裝機與維護的工作流程,讓學生分小組或單獨完成具體的工作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鍛煉技能、鞏固知識、培養(yǎng)職業(yè)素養(yǎng)。同時,學會完成任務的方式方法,形成任務引領式學習,在“做中學,學中做”,真正實現“教、學、做”一體化。以企業(yè)規(guī)范來要求學生經歷完整工作過程,培養(yǎng)學生綜合職業(yè)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實現課程的目標。
三、項目化教學保障條件
優(yōu)秀的教師團隊:教師團隊可由專職教師和微機專業(yè)實驗師組成。特別是微機實驗師,在其長期的工作過程中,積累了非常豐富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實際工作經驗,在該課程的項目化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其特長,可確保該課程項目化教學獲得好的效果。
現代的硬件組裝實訓室:硬件組裝實訓室應配置具有普遍性和可擴展性的實訓用計算機設備。所謂普遍性是指這些計算機設備應為當前常見機型,可擴展性是指在對這種常見機型的組裝和維護的基礎上,學生可隨著新技術的發(fā)展,擴展到相關機器的組裝與維護,使學生能跟上計算機發(fā)展的潮流。在硬件組裝實訓室,可完成本課程項目一(計算機硬件組裝)、項目二(BIOS設置)、項目三(硬盤分區(qū)和模式化)和項目五(常見硬件類故障診斷與排除)的教學。
基于工作過程的軟件系統(tǒng)安裝與維護實訓室:對于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軟件部分的項目化教學,可選擇在安裝有微機組裝與維護實訓教學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的建立可參見杜厚祥《基于工作過程的微機組裝與維護實訓模式》一文)的實訓室內進行,可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也可在普通計算機實訓室通過虛擬機,或者使用計算機裸機建立專門的軟件系統(tǒng)安裝與維護實訓室來完成。
四、項目化教學的組織與實施
下面以任務七“軟件系統(tǒng)的備份與恢復”為例,探討本課程項目化教學的組織與實施方法。任務七要完成的是學習使用Ghost軟件,對系統(tǒng)安裝盤進行備份和還原。此次任務的目標是讓學生掌握GHOST軟件的使用方法,能將實訓用電腦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盤備份到硬盤的其他分區(qū)并能將此備份文件還原到系統(tǒng)盤,即完成一個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備份和還原的實際工作流程。在實際工作中,可用此次課學習到的技能,為用戶的計算機系統(tǒng)盤做一個備份,當該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出現故障時,可將備份文件還原到系統(tǒng)盤,從而使計算機快速恢復到備份前的正常狀態(tài)。
在完成此次工作任務的過程中,需掌握的知識點有GHSOT三級菜單的含義及應用、各菜單對應窗口的意義及各選項的確定。重點為Ghost第二級菜單中Partition子菜單的分區(qū)鏡像備份和鏡像恢復的操作方法。分區(qū)選擇窗口等程序窗口的使用方法是教學難點。
此次項目化教學的組織:建立實際操作環(huán)境,采用教師講解、演示、指導,學生相互協(xié)作、實際操練,最后獨立完成系統(tǒng)的備份及還原任務。
此次項目化教學的實施過程:導入——講解并演示——分組訓練——小結——布置作業(yè)。導入:計算機重裝操作系統(tǒng)、驅動程序、工具軟件及應用軟件,一般要用上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當系統(tǒng)崩潰了怎么辦?有沒有省時省力的方法,使計算機系統(tǒng)能很快就恢復正常?首先以如何快速恢復損壞了的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為任務進行學習驅動??焖倩謴筒僮飨到y(tǒng),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問題,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講解并演示:GHSOT三級菜單的含義及應用,各菜單對應窗口的意義及各選項的確定。重點講解、演示使用二級菜單中Partition子菜單的Partition To Image和Partition From Image功能和操作方法。分組訓練:學生分小組進行操作訓練,同學間相互協(xié)作(一人操作,一人記錄、核查)、教師參與指導突破GHOST軟件分區(qū)選擇窗口等程序窗口的使用方法難點。
小結:指出GHOST軟件使用中的關鍵點并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點評。布置作業(yè):要求課后填寫實訓報告并使用GHOST系統(tǒng)安裝盤或從網上下載“一鍵GHOST”軟件為自己或者家人、同學、朋友的電腦做一個系統(tǒng)盤的鏡像備份。
五、結束語
在項目化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書或一個供學生利用的資料庫,而是成為一名向導和顧問。他幫助學生在獨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進,引導學生如何在實踐中發(fā)現新知識,掌握新內容。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分組或獨立完成項目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提高了理論水平和操作技能,而且又在教師有目的地引導下,培養(yǎng)了合作、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同時,教師在觀察學生、幫助學生的過程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專業(yè)水平??梢哉f,項目化教學是師生共同完成項目,共同取得進步的教學方法。在職業(yè)學校、職業(yè)教育中,項目化教學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應更進一步總結提高,大力試用推廣。
【參考文獻】
[1]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yè)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賀平.項目教學法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6(22).
[3]何元慶.基于項目教學法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模式的探討[J].職業(yè)技術,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