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
計算機理實一體化教學是職業(yè)院校培養(yǎng)計算機人才的典型教育模式,它主要是指在計算機機房(即計算機實驗室)內部進行的計算機課程教學,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計算機理論教學與計算機實驗教學的一體化;課堂講授與實際操作的一體化;計算機知識學習、計算機技能培養(yǎng)與實際工作要求的一體化;課堂教學、機房操作與車間實習的一體化。作為職業(yè)學院培養(yǎng)計算機人才的典型培養(yǎng)模式,開展計算機理實一體化教學的相關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職業(yè)學院 計算機理實一體化教學 完善對策
一、前言
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為了增強職業(yè)院校計算機專業(yè)的實力和競爭力,需要對其計算機專業(yè)教育模式、培訓模式進行合理與適當的改革、創(chuàng)新、完善以及調整。唯有如此,也才能夠讓職業(yè)院校培養(yǎng)出更多的優(yōu)秀的計算機人才。相對于傳統(tǒng)的計算機教育和培養(yǎng)模式,計算機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顯然具有諸多不同之處。例如,兩者在教學條件要求、教學方案規(guī)劃設計、教學組織開展實施等方面便有許多差異,認清這些差異,并采取合適、合理的措施,有利于職業(yè)院校提高計算機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水平,使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果。在下文中,筆者便從教學條件要求、教學方案規(guī)劃設計、教學組織開展實施等三個方面對職業(yè)院校的計算機理實一體化教學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為有關人士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二、職業(yè)學院計算機理實一體化教學分析
1.教學條件要求
職業(yè)學院的計算機理實一體化教學主要是實現計算機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一體化,因此,與傳統(tǒng)的計算機理論教學與計算機實踐教學相對獨立進行的教學模式存在著教學條件要求的差異。對于計算機理實一體化教學而言,則需要實現三個“一體化”的條件:一體化的教學資源、一體化的教師資源和一體化的教學環(huán)境。首先,一體化的教學資源。主要是指教學項目、教學案例、教學課件、輔助教材以及核心教材的一體化。一體化的教學資源既要滿足理論教學的需求,更符合實踐教學的標準,同時,也需要綜合考慮學生聽課記錄和實訓記錄的方便性。其次,一體化的教師資源。一體化的教學資源則對職業(yè)院校的計算機專業(yè)教師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即要求其教師資源應該是“雙師結構型”或者“雙師素質型”,兩者可以同時存在,但是缺一不可。所謂的“雙師結構型”的教師資源,主要是指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需要由最少兩名專業(yè)教師完成,一名教師負責計算機理論的講授,而另一名教師則負責進行操作演示或者操作指導。因此,“雙師結構型”要求教師之間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和合作默契。所謂的“雙師素質型”的教師資源,主要是指一名計算機教師同時具備講授計算機理論的能力,有具備熟練操作和演示的技能。簡而言之,“雙師素質型”是一名計算機教師負責了“雙師結構型”原本需要兩名教師需要完成的工作。其次,一體化的教學環(huán)境。主要是指一體化計算機教室的建設,該教室應該包括以下內容的一體化:教學演示、教學板書、教學實訓、實踐環(huán)境、學生反饋以及學生計算機的狀態(tài)控制。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一體化的教學環(huán)境必須要有良好的局域網條件或者互聯(lián)網條件,方便教師進行項目資源的發(fā)布和教學素材的演示。
2.教學方案規(guī)劃設計
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計算機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教學時間的排定方面以及教學方案的編制方面均具有獨特性。首先,在教學時間的排定方面。在排定教學時間方面需要始終堅持“模塊化”的原則,不管時間長短,均能夠滿足學生完成單元學習的要求。在課內教學方面,主要是負責新技能和新知識的學習與練習;在課外訓練方面,則應該進行大量的提高性訓練、鞏固性訓練以及消化性訓練。由于在課程訓練,學生非常容易遇到許多難題和困難,為了方便教師能夠及時提供建議和幫助,非常有必要將課程訓練一同納入到計算機理實一體化教學管理當中。其次,在教學方案的編制方面。在編制教學方案時約束因素較多,教學方案必須要體現一體化教學的要求、滿足課程體系的標準、符合相關職業(yè)資格標準,此外,也需要參考相關崗位以及技術行業(yè)的職務要求。建議以模塊化的結構形式來設置課程體系,在其中融入認證、實習、實訓以及實驗的相關要求,方便一體教學模式的開展。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必須要同步進行,同時,教學內容和工作內容也應該積極統(tǒng)一起來。
3.教學組織開展實施
首先,計算機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備課方面。一體化教學是在相對開放的環(huán)境中進行的,有許多未知因素影響著教學進程和教學效果。因此,較常規(guī)學來說,備課的難度更大。一是教學內容的準備:教學內容包括知識、技能、過程和環(huán)境、各方面達到的目標、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等。二是教學對象的準備:對學生的基礎、上次授課內容學生掌握的情況、前面任務的完成情況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三是教學方法的準備:一體化教學中宜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教學方法,要預先確定教學步驟。要認真準備好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后處理的預案。四是對教學場所的準備:教師對上課教室的環(huán)境要相當熟悉,對電子教室軟件要很熟練。
其次,計算機理實一體化教學的課程組織方面。在一體化教學中,教師要處理好下面幾個問題:一是課堂秩序問題。課堂上教師的主要精力往往在引導大多數學生,沒有太多時間去管理那些少數不按要求聽講和操作的學生,因此,上課前,要制定好一體化課堂管理規(guī)則,要求學生理解和遵守這些規(guī)則,同時,應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各組按指定位置就座,每組選出負責人,加強組內管理,提高學生的自治能力。二是板書問題。板書要言簡意賅,重點突出,盡量用直觀化、形象化的圖表,可用電子板書形式(PPT文件或PDF文檔)。在講課或操作過程中,要考慮到方便學生做筆記,引導學生掌握正確做筆記的方法,教育學生不要盲目去抄寫,應重點在領悟。做筆記應該是記操作要點和不熟悉的關鍵步驟,倡導學生將筆記、教材和上機指導一體化。三是課堂操作指導問題。學生操作之前,教師應演示操作過程和步驟,學生操作時,教師一定要巡回輔導,學生完成操作后,教師應及時點評,指出學生在操作中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錯誤,并對出現錯誤的地方再次進行講解演示.以強化教學重點
三、結束語
職業(yè)院校是我國培養(yǎng)職業(yè)人才的主要陣地,其中計算機專業(yè)是職業(yè)院校開設的熱門專業(yè)之一,為我國培養(yǎng)了大批的計算機專業(yè)人才。計算機理實一體化教學是職業(yè)院校培養(yǎng)計算機人才的典型教育模式,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功不可沒。
參考文獻:
[1]牟連佳,梁皎,李丕顯,孫文安. 高校非計算機專業(yè)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 高教論壇,2005,(01):112-114.
[2]熊發(fā)涯.高職公共計算機課教學改革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7,(13):302-303.
[3]樂穎,陳芷.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實踐教學之淺探[J].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02):225-226.
[4]許錫璋.關于計算機理論與實習一體化教學中的若干問題[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6,(12):266-267.
[5]曹俊波.一體化教學在技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yè)圈,2007,(19):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