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燕
(湖南省婁底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湖南 婁底 417000)
作為一種全新的護理理念,舒適護理在護理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舒適護理不僅能夠充分調動護患雙方的主觀能動性、融洽彼此之間的關系,而且能夠給患者帶來被尊重感、安全感和舒適感,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甚至對整個醫(yī)療工作的滿意程度[1]。本組研究選取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入住我院心血管內科的12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心血管內科護理與舒適護理相結合,將其融入心血管內科的治療之中,同時每周向研究時段內的患者發(fā)放調查問卷,以了解患者的滿意程度?,F(xiàn)將主要內容報道如下。
選取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入住我院心血管內科治療的52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76例,女244例;年齡34~91歲,平均年齡(62.17±5.49)歲。隨機地將上述患者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n=260)患者:男性139例,女性121例,年齡35~91歲,平均年齡(63.12±6.25)歲;對照組(n=260)患者:男性137例,女性123例,年齡34~87歲,平均年齡(61.98±7.76)歲。對比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患者在心血管內科護理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對照組直接給予心血管內科護理,每周向研究對象發(fā)放調查問卷,統(tǒng)計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問卷選項中,“基本滿意”和“十分滿意”均視為滿意。其中,統(tǒng)計軟件采用SPSS14.0,對比兩組之間的差異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表示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
表1 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程度的統(tǒng)計結果[n(%)]
心血管內科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患者臥床休息、吸氧,遵照醫(yī)囑用藥,注意觀察患者用藥后的效果及有無不良反應,監(jiān)測患者相關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穩(wěn)定患者情緒,避免疾病誘因等。
2.2.1 生理舒適護理
所謂生理舒適護理主要是指與患者身體感覺直接相關的一些護理,包括患者所處環(huán)境的光線、濕度、溫度、聲音等帶來的舒適程度。在心血管內科護理實踐中,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生理舒適護理可以包括更加廣泛的內容,主要包括排泄舒適護理和腰背部酸脹疼痛舒適護理。首先,排泄舒適護理。由于很大部分的心血管內科患者需臥床休息,往往會引發(fā)患者便秘等腸道疾病。所以,護理人員應該在患者入院時做較為完善的護理評估,包括患者排便時間、便質、活動強度、飲食習慣、用藥情況等。在詳細了解上述情況基礎上,指導患者多進食油菜、大白菜、芹菜、韭菜、蘿卜、雜糧等纖維素較多的食物和梨子、香蕉、蘋果等水果。禁忌食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每天早晨空腹飲用300~500mL溫水,以輔助腸蠕動。指導患者每日至少3次依照結腸走向在腹部做環(huán)形按摩,每次10~15min[2]。對大便干結的患者,遵醫(yī)囑給予胃腸動力藥以緩解便秘癥狀;其次,腰背部酸脹痛的護理。入院患者臥床時間過長導致其腰背部的肌肉難以放松,出現(xiàn)酸脹疼痛癥狀。護理人員應該根據患者實際癥狀給予按摩,注重力度和均勻度,同時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
2.2.2 心理舒適護理
心理舒適護理主要是指患者在心理方面的感受,如安全感、尊重感、滿足感。由于心血管內科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所以護理人員應該在心理方面給予護理。首先,針對患者的焦慮心理,運用通俗的語言向患者講述其患病病理及應該注意的事項;其次,護理人員應該保持飽滿的熱情來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真實的感覺,并給予其心理上的安慰,給患者以安全感;再次,尊重患者。在日常護理工作中,應該以誠懇的態(tài)度、溫柔的語氣和得體的稱呼與患者交流,認真地解答患者的每一個問題,尊重個別患者的民俗文化與宗教信仰,尊重患者的隱私,不背后議論患者,平等地對待每一位患者。
2.2.3 保證住院環(huán)境的舒適性
在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應主動依照患者病情、年齡、興趣愛好等特點安排適宜的病房,同時保證病房內的整潔舒適,擺放合適的花草,給患者以溫馨之感。依照患者入院后的病情發(fā)展情況,給予必要的監(jiān)護,最大程度減少各種導管、聯(lián)線纏繞對患者體位的影響[3]。此外,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給患者調整病房溫度、濕度,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的資料,在病房內設置必要的電器設備,在不同床位之間拉簾帳以給患者提供相對隱私的空間等??傊尰颊邔歪t(yī)環(huán)境感到舒適、滿意。
通過對兩組患者調查問卷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7.69%,對照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75.38%,兩組對比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體統(tǒng)計數據如表1所示。
患者舒適度是衡量醫(yī)療護理服務是否有效的重要標準之一,而舒適護理恰恰能夠實現(xiàn)患者的舒適度,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得到滿足,提升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病情改善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條件[4]。通過本組研究發(fā)現(xiàn),在心血管內科推行舒適護理具有重要實踐意義,其體現(xiàn)了以患者為本的理念和內涵,使得患者在接受護理的過程中,體會到關心與關愛。追求舒適是人類最根本的努力方向,而對于心血管內科患者來講,追求舒適更是一種理想化的目標。所以,心血管內科護理人員應該在詳細了解患者情況、不影響疾病治療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來消除患者的不舒適感??梢?,舒適護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以患者為核心”的護理服務理念,順應了現(xiàn)代護理科學的發(fā)展趨勢,應該在心血管內科護理實踐中進一步推廣。
[1]黃國蓮,周理云,張世凡.舒適護理在舌癌患者口腔護理中的應用[J].江西醫(yī)藥,2007,42(1): 91-92.
[2]劉軍艷.舒適護理在外科護理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護理,2009,6(9):87-88.
[3]李素貞.舒適護理在老年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08,14(4):287-288.
[4]于會群,李娟,陳雪玲.舒適護理在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0,9(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