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媛
(平頂山教育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我國的師范類院校非常重視普通話的推廣,普通話等級測試也已經全面展開。可是僅就普通話的語音水平而言,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大學,一級不如一級。究其原因還是由外部環(huán)境造成的。學生上幼兒園和小學時,教師的普通話還算標準,中學以后教師的普通話不達標的多,而且學生回到家里后,家長和周圍的人又多用方言與學生交流。所以學生升入大學后講方言者居多,此時學生的語音系統已經定型,要想改變有一定的難度。要在有限的課時內改正學生的語音系統,這就要求教師對普通話教學給予一定的重視,并認真思考如何在短期內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
高職院校的普通話課大多安排在第一學年,第二年進行普通話等級測試。這樣安排的好處是可以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糾正自己的語音系統,防止學生方言太重改不掉系統性語音錯誤。即使是這樣,入學第一年的新生仍然面臨著挑戰(zhàn)。因為所有說方言的學生接觸了普通話課以后都會明白自己的缺陷在哪里,任課老師也會針對每個孩子分別指出她的錯誤在哪里。學生已經形成的方言不容易糾正,她每次開口說話都會不自覺地帶出方言。這樣學生就會害怕張嘴說話,或者害怕別的同學笑話自己,這就造成了學生心里知道錯誤在哪里,可就是不敢張嘴說話。每次老師提問或者學校要求參加演講一類的比賽時,學生不敢回答。也就是說學生本人對此類事情有心理障礙。學生不敢開口,心理障礙會演變?yōu)閻盒匝h(huán)。要想學好普通話必須說出來,不開口普通話水平是很難提高的。
出現這樣的現象,普通話教師應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盡量做到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并且在適當的時機鼓勵她們,使每個學生開口的時候沒有障礙。另外,教師應該盡量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聽課的時候消除緊張感,這樣就會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旦學生建立起信心主動開口,教師就要想辦法讓課堂上比較活躍的學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另外,教師可以講一些有關普通話的笑話,學生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后也會自己主動開口。
1.立足于教師的發(fā)展。普通話口語是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普通話口頭交際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技能訓練課。師范類院校學生畢業(yè)后大都在教學第一線工作,所以開設此課程的用意還在于培養(yǎng)和提高教師的課堂口語表達能力。如果教師的口語表達不清楚,那么學生的學習效率是不會高的。學習好普通話可以幫助學生在掌握普通話的基礎上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比如,可以錘煉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培養(yǎng)高尚的思想道德,可以積累豐厚的文化知識。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由于每個學生的基礎不一樣,教師在授課的時候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切忌千篇一律、墨守成規(guī)。要把理論和實踐聯系起來,在遵守教學大綱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比如,在講完求職面試技巧與訓練一課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模擬面試,這樣學生在學習理論課后可以立即實踐,教師就可以利用模擬面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指導學生。這樣做不僅使理論和實踐聯系起來,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聽與說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聽與說的關系是非常緊密的,聽是說的基礎,只有聽得多了才能積累一定的素材,而素材積累到一定程度,就自然而然地說出來了。所以聽與說是密不可分的,以聽促說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必由之路。另外,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把課外的知識運用到課堂上,就是所有的知識點做到課內課外相結合。例如:教師可以適當地列舉一些好書讓學生課外閱讀,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的內容,這樣既能讓學生多看、多積累詞匯,又能及時地鍛煉學生說話的能力。
4.抓住重點學習普通話。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這是在1955年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guī)范問題學術會議上確定的。這個定義實質上從語音、詞匯、語法三個方面提出了普通話的標準。只有這三方面都合乎規(guī)范,才是純正、標準的普通話。而方言和普通話區(qū)別最大的就是語音。因此要想學好普通話,語音是關鍵,但是教師在講授普通話課的時候不能單純地把糾正語音作為全部內容,要把語音、詞匯、語法統一起來教授。否則會嚴重地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
5.利用聽、說、讀、寫等基本途徑提高普通話口語表達能力。普通話課不是一門單純的理論課,而是一門綜合技能課。因為任何完美的語言理論也不可能成為在任何教學環(huán)境中都能直接使用的靈丹妙藥,所以,要掌握口語表達技能,提高口語表達水平,除了要學好理論知識外,還必須“多聽”、“多說”、“多讀”、“多寫”。我們出生以后所學會的所有知識都是聽來的,聽懂了以后便是說出來,而讀的書多了就“腹有詩書氣自華”,最后就會把知識轉變?yōu)槲恼卤磉_出來。雖然學生現在學習普通話不一定要按照這個規(guī)律,但教師一定要重視聽、說、讀、寫等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這樣對學生學習普通話會有一定的幫助。
當然,口語學習需要在一種自然的語境中才能完成,由“語言學習”向“語言習得”的轉變,對于來自偏遠地區(qū)的初等教育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創(chuàng)建良好的普通話語言環(huán)境既能強化他們講普通話的意識,促進語言習得,又能幫助他們戰(zhàn)勝自卑及怯弱,勇敢地參與訓練,不斷充實自我。而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僅靠普通話教師顯然是不夠的,學校各級領導的充分重視及率先垂范是無形的力量,各科教師及班主任的堅持就是有效的促進,各種形式的校園語言活動則是發(fā)展的保障。
語言是人類交際、傳遞感情的重要工具,它通過言語這一具體形式表現出來,可以說語言能力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反映。學生學習普通話課的目的就是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
1.注重口語能力訓練,培養(yǎng)語感。師范類學生在畢業(yè)以前要考取普通話等級證書,如果考試不合格就領不到畢業(yè)證。在普通話測試中最考察口語運用能力的是第四道說話題,但是大多數學生拿到題目后不知道說什么、怎么說,這說明學生日常的口語訓練不達標。要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就應該注重平常的口語訓練,達到強化語感的目的。
教師在課堂上應適當地空出一點時間,讓學生自由發(fā)揮,老師可以指定題目,學生發(fā)言結束后全班的同學都可以點評,這樣既有助于發(fā)言的學生改正自己的錯誤,又能培養(yǎng)其他同學的語感,因為能找到別人的錯誤,自己下一次碰到同樣的問題時就能避免錯誤的發(fā)生。而且這樣做可以讓課堂氣氛更活躍。
2.持之以恒,逐步深化。語言的學習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普通話教學也同其他課程一樣受課時的制約,在課堂上老師只能講授理論知識,大量的實踐和練習只能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完成。所以學生聽完課可能達不到理想的目標。另外,學生雖然在課堂上學到了理論知識,但本人還在受方言的影響。例如,有些從農村來的學生知道自己的語音錯在哪里,在學??梢杂闷胀ㄔ捙c同學交流,一旦回家以后就完全用家鄉(xiāng)話與人交流。那么學生再回到學校以后會不自覺地使用方言,老師教的普通話知識等于歸零。針對這樣的現象,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不要害怕在家里使用普通話會帶來交流上的不便,要大膽地用普通話和家人交流,等到自己的語音完全改正的時候,可以達到不同的語音系統自由轉換的境界,不存在和任何人在語音交流上的困難。只要持之以恒就能逐漸形成標準的普通話語感。
普通話課不是單純地教學生學說普通話的課,是讓學生在學會普通話語音的基礎上,使用標準的普通話語音同人交流的一門課。人與人的交往大部分靠語言交流,學好普通話能夠提高學生與人交往時的語言能力。普通話教師應把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作為主要教學目標。
[1] 李曉琳.芻議普通話教學中的教與學[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2,(12).
[2] 毛力群.從普通話水平測試看高師普通話教學[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
[3] 戴曼純.語言學研究中“語言能力”的界定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7,(4).
[4] 郭熙.中國社會語言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
[5] 葉竹均.懂·通·傳·到——試論普通話科教師研修教學的四個境界[J].語言文字應用,2004,(2).
[6] 陳才佳.方言區(qū)普通話教學低效的成因初探[J].廣西教育,2005,(5).
[7] 劉玫.推廣普通話應三位一體[J].中學語文教學,2001,(12).
[8] 寧方民.普通話訓練應全方位進行[J].河北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
[9] 楊昌英.情感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6).
[10] 林秋云.國外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研究述評[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7,(5).
[11] 周泓,羅明東.普通話教學的心理基礎[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4).
[12] 宋欣橋.普通話水平測試員實用手冊[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13] 苗峰等.編輯工作要使用規(guī)范語言.現代語文(語言研究),2006.
[14] 王又新.方言資源在語文教育中的特殊地位.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科版),2008.
[15] 郭龍生.中國當代語言規(guī)劃若干理論問題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學位論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