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世英
摘要長期以來,思想品德課一直都被認為是枯燥無味的學科之一。因此難教與難學,困擾著教師與學生,尤其是學生,他們的學習是被動的,如何轉(zhuǎn)被動為主動,這時就顯得相當重要了??死茁宸蛘f:“現(xiàn)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山川上的橋梁?!?/p>
關鍵詞 小學生;思想品德;課堂教學
如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思品課堂成為學生的享受、期待與向往以及師生的快樂天堂呢?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教師要有敬業(yè)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敬業(yè)精神是教師對職業(yè)的一種尊重,對學生的一種尊重。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優(yōu)秀教師座談會上和全國教師座談會上對全國教師提出四點希望:希望廣大教師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刻苦鉆研、嚴謹篤學;勇于創(chuàng)新、奮發(fā)進??;淡泊名利、志存高遠。抱著一顆對教育事業(yè)負責,對學生負責的心,教師才會更好地鉆研創(chuàng)新,努力改進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的個人魅力與教師的教學水平息息相關。設想,如果一個教師在與學生的互動中,不能對教材有效駕馭。對課堂中學生臨時提出的問題不能及時應答,將會大大降低自己的威信和尊嚴,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事實上,據(jù)調(diào)查,有許多思想品德教師上課時是不離教參的。自己上課內(nèi)容就是教參的翻版。試問,這樣的課堂怎么能不讓學生懨懨欲睡呢?因此,作為思想品德教師,特別要不斷學習、終身學習、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在此基礎上,把自己的開闊視野盡情展現(xiàn),課堂上引經(jīng)據(jù)典、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上下五千年、縱橫千萬里。置身于這種教學情境。學生自然會凝神傾聽,并深受啟發(fā),學生會喜歡上思想品德課,愛上思想品德教師。
二、教師要營造寬松、自由的課堂學習氛圍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動機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勝的心理特征,讓他們經(jīng)歷合作、交流、實踐等活動過程,激發(fā)他們探究的興趣,提高他們參與的熱情。因此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要增強趣味性。注意新課的引入要生動誘人、精練點題、設有懸念。我在教《金字塔下留下影》這篇課文時,以《法老的詛咒》這個故事入手,學生的好奇心被激發(fā),立刻津津有味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由于這節(jié)課牽涉到的地理知識非常多,有許多內(nèi)容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沒有接觸過,所以在活動中可能有不少錯誤的認識與理解,因此,我在教學時適時地運用多媒體。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
2.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把一些活的動態(tài)知識總結(jié)為現(xiàn)成的結(jié)論直接告訴學生,讓學生注重對知識的識記。不讓學生去探究,去思考。新課程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探究能力。讓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與價值觀。因此。我在平時教學中,一般會抽出3分鐘時間給學生自己掌握支配,學生可以講所見所聞,也可以表演。然后我才正式開始上課,每節(jié)課輪一位同學,讓每個同學都有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這樣做有利于讓學生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在適當?shù)臅r候。我也讓學生當一當老師,讓學生來給學生上課,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然后讓學生來比賽講課,評出講得最好的一個小組,這樣學生在收集資料和準備上課的過程中,不僅能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熱愛學生,嚴格要求學生。教師愛學生,學生體會到這種溫暖之情,內(nèi)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進心必然更強烈,就會自覺按老師的要求去做,同時產(chǎn)生良好的心理效應,從而形成一種求學上進的熱情。同時,教書育人,教師還應當嚴格要求學生,促使學生在求學的道路上取得更大進步。尊重學生,平等信任。學生都有模仿老師的心態(tài),但他們又有一種強烈的獨立愿望,要求別人尊重他們的人格和意見。當這種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就會表現(xiàn)出由衷的喜悅。反之,就會感到失望,埋怨老師,產(chǎn)生對抗心理。由此可見,尊重學生何等重要!同時要學會理解學生。孩子們和教師可能有認知和年齡上的差異,要學會理解孩子,學會進入他們的世界,揣摩他們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有的放矢,有針對性的展開工作,不要把自己的錯誤意識強加給學生。
三、教師要合理評價
心理學家伯利納通過實踐證明:受到激勵的學生學習勁頭十足,學習成績不斷提高,而缺乏鼓勵的學生,學習沒有勁頭。因此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的發(fā)言要給予中肯的評價,即使對學生的不足評價也要“壞話好說”、“忠言順耳”。從保護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中,讓學生體驗成功,享受到尊重。特別是對“學困生”,我們教師應以積極的態(tài)度。賞識的眼光看待他們,讓他們產(chǎn)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勇氣和力量。從而樹立學習信心。此外,應隨時隨地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進步。我們教者多一次表揚,多一次鼓勵,他們就多一次進步。教師評價學生,對其不足,既不能漠視不理,也不宜斤斤計較,要在不足背后看到“亮點”——朗讀不流暢,但聲音很響亮;說得不完整,但思路很獨特;寫得不具體,但字跡很清楚。評價學生有時要適度模糊,看不足用“凹透鏡”??磧?yōu)點用“凸透鏡”,并且要時時記著,每一位學生身上都有優(yōu)點,要在評價中讓學生的每一個亮點都亮起來。一個亮點就是一次成功、就是一份自信、就是一回期待。
總之,小學課堂教學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shù),作為一名小學思想品德教師,在努力加強自身素養(yǎng)。塑造教師良好形象給學生做表率的同時,更要充分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苦學”為“樂學”,讓我們的思想品德課堂充滿孩子們的智慧與歡樂。讓我們用真情撥動學生的“情感之弦”,與學生共同營造快樂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