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公共管理理論的興起,績效管理逐步進入公共部門管理者的視野。我國公共部門在不斷嘗試改革的同時,也面臨著績效管理的困境。主要表現(xiàn)在:績效管理依據(jù)的缺失,法律規(guī)范和理論發(fā)展尚不足以滿足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的現(xiàn)實需求;公共部門對績效管理認識的偏差和管理理念的滯后,制約著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的實施;公共部門目標多元化、評估的困難性、人力資源戰(zhàn)略的缺失以及公共部門和個人特有的屬性是其績效管理的難點。
[關鍵詞]績效管理;績效評估;績效反饋;困境
績效管理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它包括績效計劃、績效溝通、績效評估和績效反饋。它將過程管理和結果管理融為一體,既注重管理的過程,也關注管理的結果。20世紀80年代西方國家將績效管理引入公共部門,目的在于提高公共部門效率和效能。而績效管理在我國公共部門起步更晚,不可否認當前我國公共部門的績效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績,如領導干部問責機制的實現(xiàn),珠海的“萬民評議政府”,青島的績效機關之路等,但也必須承認績效管理在我國公共部門發(fā)育尚不成熟,無論是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與科學的績效管理還相距甚遠。因此,需要我們理清當前制約我國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的問題,以實現(xiàn)有效合理的公共部門績效管理。
一、績效管理依據(jù)缺失
績效管理依據(jù)是公共部門實施績效管理的根本,沒有對績效管理的內在規(guī)定,公共部門的績效管理只會陷于茫然與無助。公共部門績效管理依據(jù)的缺失主要表現(xiàn)在:
(一)公共部門績效管理規(guī)定性不明確
至今為止,無論是政府還是學界,并沒有對公共部門績效概念做出明確界定,也沒有對何謂高績效做出清晰的闡釋。公共部門中應由誰負責績效管理、誰負責績效評估等都沒有詳細的說明。這就導致各個公共部門績效管理各自為戰(zhàn),缺乏績效管理一體化進程。
(二)公共部門績效管理法律法規(guī)缺失
近年來,公共部門績效管理多為自發(fā)性行為,全國并沒有一部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作為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的依據(jù),沒有對公共部門績效管理具體實施制度化的規(guī)定,導致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缺乏法制性保障,科學性和持續(xù)性不強??冃Ч芾淼哪繕?、標準、考核、評估都由公共部門本身制定,增強了主觀隨意性,使得績效管理推進的深度和廣度受到制約。
(三)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理論準備不足
績效管理這一概念引自西方,大多成果照搬西方,盡管我國學界已經給予關注,但適合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環(huán)境和現(xiàn)階段條件特征的績效管理研究成果尚不豐富,學界相對重視績效管理的基礎理論研究,但實踐可操作層面的研究及實證性研究不足,以致公共部門績效管理主觀性強,盲目性大,無法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二、績效管理理念存在偏差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冃Ч芾碛^念性認識直接影響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的效果。績效管理理念存在偏差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一是混淆績效和政績??冃Ч芾戆斯膊块T工作的過程和結果,而政績側重于公共部門工作行為的結果,典型的表現(xiàn)就是“經濟政績”和“政績工程”。特別是長期以來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一些地方政府將政績視為績效,以GDP高速增長為目標,大搞“形象工程”,模糊了政府績效與政績,造成公共部門認識上的誤區(qū)。
二是混淆績效考核和績效管理??冃Ч芾砗涂冃Э己思扔新?lián)系又有區(qū)別??冃Ч芾肀举|上是通過一系列動態(tài)、持續(xù)的計劃、溝通、控制和反饋提高組織和個人的效能,最終實現(xiàn)整個部門的績效提升??冃Э己耸歉鶕?jù)一套正式的制度和標準,評價組織中個人職務履行和責任的實現(xiàn)程度。績效考核是績效管理的一個方面,但二者側重點不同。績效考核對象是員工,試圖以考核的方式激勵員工自我績效的實現(xiàn),從而帶動組織績效的實現(xiàn)。而績效管理是組織和個人的雙向溝通,是在員工個人的自我控制和組織的不斷調整中實現(xiàn)整體績效。公共部門往往誤把員工個人的績效考核當作組織的績效管理。
三是缺乏績效反饋環(huán)節(jié)。當前公共部門的績效管理多止步于績效考核與評估,缺乏對考核評估結果的反饋,員工和部門無法得知自身工作真實的狀況評價。由于缺乏評估對象與評估結果的溝通,也就談不上對工作績效的改善和跟進??冃Х答伒娜笔н€使績效管理與獎懲制度相分離,績效管理內在激勵性喪失,從而公共部門績效管理流于形式。
三、績效管理難點
(一)公共部門整體目標多元取向
從公共部門整體來講,由于公共部門特有的屬性,如非盈利性、公共性、壟斷性等,公共部門績效管理不能單純追求經濟和效率,還要做到效益和公平。一方面,公共部門的非競爭性使其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提高服務質量的動力,同時一味地追求效率容易導致“一刀切”,工作僵化,方式粗暴等問題,還要注意到有時公共部門的社會目標和無形目標更具有深層次意義,效率并不是工作的唯一要旨;另一方面,公共部門工作的公平性難以量化,不同部門間工作的異質性,使得績效的評估和管理困難增加。
(二)公共部門個體特征不可忽視
從公共部門中個體來講,由于個體是公共部門服務實施的主導,對人的評估本身就比物的評估困難,定性評價易而定量評價難,且公共部門員工對績效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觸。“帕金森定律”在公共部門中確實存在,也就是說公共部門的工作與人員不存在必然的聯(lián)系,公共部門績效管理會促使組織機構重組、合并、撤銷,人員減裁,預算縮減、實施不同程度的獎懲等,進而影響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造成個體員工心理的不適應與反抗。加之“官本位”思想作祟,增加了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的困難。
(三)績效評估困難
績效評估是績效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公共部門不可回避的現(xiàn)實問題。我國公共部門績效評估存在缺乏統(tǒng)一標準、規(guī)范性不足、評估方法程序不合理等問題,影響了績效評估在公共部門績效管理作用的發(fā)揮。具體表現(xiàn)為:績效評估主體單一,公共部門明顯存在部門主導的自上而下的單向評價,重視上級對下級的評估、控制,忽視下級評價和社會對公共部門的監(jiān)督,評估的公開性、透明性不足;績效評估對象單一,評估主要針對公共部門員工“德、能、勤、績、廉”的傳統(tǒng)考核,考核范圍空大,忽視對員工職責履行程度的關注,沒有將個人考核與部門績效目標實現(xiàn)相結合,更沒有對公共部門政策、制度制定執(zhí)行的評估;績效評估隨意性強,公共部門績效評估沒有形成常態(tài)機制,受領導人的主觀偏好影響大。
(四)戰(zhàn)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缺失
企業(yè)績效管理有效實施的基礎是其戰(zhàn)略性的人力資源管理。公共部門績效的改善同樣有賴于戰(zhàn)略性和前瞻性的人力資源管理。然而,我國大多數(shù)公共部門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人事管理階段,專注于日?,嵥榈墓芾硎聞?,缺乏現(xiàn)代化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另外,公共部門從事人事的管理人員大多沒有受過專業(yè)化、系統(tǒng)化訓練,進而增加了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的實施困難。
四、結語
績效管理是公共部門實現(xiàn)高績效的一種管理手段。單純研究我國公共部門績效管理存在的不足,無法解決實質問題。只有正視當前績效管理在公共部門中存在的問題,從理論和實踐層面不斷改進和完善,績效管理才會為公共部門帶來實惠。
[參考文獻]
[1]申喜連.從績效考核到績效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方式的深刻變革[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
[2]卓越.公共部門績效評估初探[J].中國行政管理,2004(2).
[3]王喜明.論我國政府績效管理中的問題及其克服[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5(5).
[4]孫林雪.我國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的不足及對策[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5]彭國甫,價值取向是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的深層結構[J].中國行政管理,2004(7).
[6]胡寧生,構建公共部門績效管理體系[J].中國行政管理,2006(3).
[作者簡介]孫慧(1986—),女,山東煙臺人,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