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將愛情進行到底》(下文稱《將愛》)是導演張一白于2011年情人節(jié)之際推出的都市言情類電影。筆者認為,該片是影視“翻拍熱”的特殊范例,在翻拍劇爭相涌現(xiàn)并且常遭詬病的現(xiàn)實情況下,突破了以往翻拍劇的常規(guī),體現(xiàn)了獨到的創(chuàng)作構(gòu)思。
當影片開頭陳明的《等你愛我》那首高亢的歌曲響起,并伴隨著畫面上一幅幅電視劇版《將愛》中的一系列劇照,這些劇照呈現(xiàn)了李亞鵬、徐靜蕾、王學兵等人舊日青澀的模樣時,影片瞬間將觀眾帶回到了12年前的那段回憶之中。影片《將愛》是一個新的三段式的故事,講述了楊崢和文慧十年之后三種不同的感情結(jié)果。
在同名電視劇版中,圍繞楊崢和文慧之間的愛情故事有很多動人的情節(jié),如Hidden Tree(神秘樹酒吧)、翻鐵門、雨中表白、聽海、吻別、奔跑等。在電影版《將愛》中這些情景得到重現(xiàn),并且演變?yōu)橐贿B串懷舊性符號。下面,筆者試將影片中的懷舊性符號進行分類,分析影片如何運用這些符號傳達新的意義:不僅通過凸顯強烈的時間跨度感來激發(fā)觀眾的“集體記憶”,并使之升華為深層次的情感共鳴,還投射出當下戀愛與婚姻的悖論處境。
一、凸顯強烈時間跨度感——激發(fā)觀眾“集體記憶”
筆者認為,影片中的Hidden Tree、翻鐵門、雨中表白、奔跑,聽海(片尾出現(xiàn)的楊崢握手機狀站在海邊)作為影像對比的懷舊性符號而存在。將1998年電視劇版《將愛》中的以上情景采取平行蒙太奇的方式穿插在影片中,引發(fā)觀眾強烈的時間跨度感,仿佛穿越時空隧道般回到了十二年前。
以往影視作品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回憶過去或展現(xiàn)過去的鏡頭,大多通過黑白影像、演員造型轉(zhuǎn)變來描繪過去的情景。這種手法浮于表面,只是在生硬地告訴觀眾“我們正在回到過去”,無法給他們帶來真切的歷史感。
影片《將愛》擁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那就是20世紀末紅極一時的同名校園偶像劇,這部電視劇給許多70后,80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觀眾記憶中留存的是徐靜蕾扮演的“甜妞”形象,并與李亞鵬上演純美愛戀。十二年后,依然以李亞鵬和徐靜蕾作為主角來演繹楊崢和文慧歷盡滄桑后的感情生活。歲月在兩個主角身上都留下了明顯的痕跡,無論外表還是閱歷,表現(xiàn)在影片中最直觀的感受是兩人都已不再年輕,這點就使影片本身具備了時間跨度感,而當導演在影片中穿插當年電視劇版《將愛》中的畫面時,這種時間跨度感更為強烈。觀眾已不再把畫面上的人物當成李亞鵬和徐靜蕾,他們就是楊崢和文慧,是十年后再次重逢的昔日的戀人。
Hidden Tree是影片中出現(xiàn)的第一個懷舊性符號,一共在影片中出現(xiàn)了兩次。在第一個如童話般澆鑄的故事中,Hidden Tree是文慧創(chuàng)立的酒店的名稱,它坐落在楊崢和文慧那裝飾著巨大落地窗的奢侈的豪宅對面,成為楊崢和文慧誤會發(fā)生和冰釋前嫌的媒介。如果對電視劇版《將愛》的情節(jié)不是特別熟悉或已經(jīng)淡忘的觀眾可能還沒緩過神來時,在影片一開始就發(fā)動了懷舊符號的“第一輪攻擊”。
在電視劇版《將愛》中,Hidden Tree是個滿載弄堂風情的小酒吧。楊崢、文慧以及他們的一幫朋友們在這里度過了悠悠青蔥歲月,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筆者認為,在電影版中第一次出現(xiàn)的Hidden Tree只是一個單純的指代性符號,沒什么太深刻的含義,其懷舊痕跡從文慧將酒店命名為Hidden Tree這點上可以隱約浮現(xiàn)。
第二個故事是在頗“接地氣”的現(xiàn)實背景下發(fā)生的,在分別十年后再次重逢的楊崢和文慧一起推開的Hidden Tree的小門后,王菲和陳奕迅合唱的歌曲《因為愛情》適時地響起。“給你一張過去的CD,聽聽那時我們的愛情……”過去就這樣悄然浮現(xiàn)在面前,畫面上再現(xiàn)了電視劇版《將愛》中在這個小酒吧里發(fā)生的一幕幕情景:文慧追著楊崢跑出小酒吧,青澀地對他笑語嫣然,“楊崢,楊崢,你怎么啦?今天早上我找你去啦,人家就是想見見你嘛……”此刻門外沉浸在回憶中的楊崢和文慧不覺慢慢地十指相扣。那份美好的初戀回憶讓他們暫時遺忘了彼此不幸的際遇和坎坷的人生,轉(zhuǎn)而珍惜對方,珍惜此時此刻。
筆者認為,導演在這段情景上的處理恰到好處,將過去與現(xiàn)實完美地融合。當兩人來到Hidden Tree的小門外,鏡頭慢慢向門內(nèi)推近,此刻畫面上是正在Hidden Tree中聚會的一幫年輕人,這時一對情侶一起走出來,畫面立刻切換到了年輕時的楊崢和文慧,他們正在交談。畫面上的文慧稚嫩害羞,楊崢則些許有些不快與惆悵,后來回到現(xiàn)實中的畫面是一對正在爭吵的情侶相繼離開酒吧,一如他們往昔的青春年華。
二、“吻別”——升華為深層次情感共鳴
影片的第二個段落里,在經(jīng)歷了十年無情的歲月打磨之后,文慧已從當年那個純真的少女變成了一個婚姻失敗的單身母親。她懷著對前夫的憎恨,對命運的哀嘆和妥協(xié)掙扎在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里。楊崢則生活窘迫,依然從事修車的工作,婚姻也處于破裂的邊緣。他們在十年后的同學聚會上再次相逢,重新燃起了昔日的情感。這份情感在兩個成年人身上迸發(fā),自然不可能“紅著臉”、“害羞”那般玩玩年少時的“家家酒”了,故第二個段落里“顏色”不少。“蹦床”、“車震”、開房,能夠想象到的成年人那點欲望的小火花都給觀眾點上,噼里啪啦樂得自在。
故事發(fā)展到后來,楊崢與文慧在開房時被警察誤會,兩人一起進了派出所。在派出所門口見到了文慧的前夫。前夫借機敲詐楊崢,文慧羞愧不已,和前夫扭打在一起,并用顫抖的手指著那個“律師執(zhí)照是買的,半年接不到一個活”的前夫?qū)顛樥f:“你不是問我這幾年是怎么過的嗎?看見了嗎?就是這么過的!就是這么過的……”當文慧與前夫扭打在一起時達到了這個段落的高潮。楊崢無奈地站在一旁看著,他終于明白了,昔日的戀人已不再是那個笑起來嘴巴上揚的純真女孩了,自己也不是當初的自己了,兩個人都已經(jīng)變了,都回不去了,所以楊崢選擇默默離開,并對攔截飛機的文慧說出了非常現(xiàn)實的話:“夠了!文慧,有些事情過去就是過去了,我們再追也是追不回來的,現(xiàn)實就是這么殘酷,我們都已經(jīng)不是過去的我們了,還能怎么樣,還想怎么樣,再這么折騰下去,過去那些美好都會被我們自己毀掉的,我們以后還是不要見面了,好嗎?”文慧黯然神傷,在楊崢左側(cè)臉頰輕輕一吻后轉(zhuǎn)身跑開,像一只受傷的蝴蝶,同樣在這里插入了過去的畫面,還是文慧吻楊崢,在同一個位置,也是同樣的轉(zhuǎn)身離開。
在電視劇版中文慧與楊崢吻別,只是表明自己已坦然接受兩個人不能成為戀人而只能做普通朋友這個事實,無關(guān)“生離”,沒有此后兩人將咫尺天涯的心理準備。而在影片中,文慧的這一吻承受了太多無言的痛苦與無奈,其承載的力量無法計算。這一吻代表與過去徹底告別;與兩人的愛情徹底告別;與楊崢徹底告別。
筆者認為,在這里,“吻別”這個懷舊性符號的意義發(fā)生了變化,升華為觀眾深層次的情感共鳴。在此之前,觀眾感慨的只不過是片中人物逝去的年華,進一步講,頂多也只是回憶到了自己十二年前的模樣并進而感慨“歲月不饒人”?!拔莿e”讓觀眾從對片中人物不幸際遇的唏噓之余轉(zhuǎn)而投射到了自己的情感過往,轉(zhuǎn)而傷感自己逝去的感情,想起不再相愛的舊日戀人。筆者認為,想到最多的可能還是那份苦澀的卻難以忘懷的初戀。
三、“聽海”——投射當下戀愛與婚姻的悖論處境
影片第二個段落里,楊崢和文慧在旅館開房時,被楊崢妻子的電話打擾,妻子再次提醒楊崢“明天離婚的事情別忘了,別又跟以前一樣”。其實,觀眾應(yīng)該看出來楊崢的妻子對他還是眷戀的,是有愛意的。此刻,妻子在電話那頭的語調(diào)變得柔和,沒有了第二個段落開始時的“盛氣凌人”的語調(diào)。筆者認為,正是那份對丈夫的感情讓她“臨陣退縮”了,她試圖挽回,想通過給楊崢打電話,讓丈夫給她“聽海的聲音”這種方式找回些許婚姻的浪漫,找回彼此的感情。在電話的那頭,她說:“以前你天天不著家我睡得挺踏實的,想到你可以一直不回來睡了,我倒睡不著了,我說你還在上海嗎?上海有海嗎?咱倆結(jié)婚這么久,你都沒帶我看過海,也沒讓我聽過海的聲音,能讓我聽聽海的聲音嗎?”文慧聽到這里,打開衛(wèi)生間的淋浴蓬頭,楊崢把手機聽筒對著蓬頭,敷衍妻子:“那沒事你就掛了吧?!彪娫捘穷^的妻子變得歇斯底里起來:“這是大海的聲音嗎?你在干嘛呢?結(jié)婚這么多年你從來都沒對我浪漫過,就不能像對你初戀情人那樣對我嗎???”接著,楊崢將手機對著旋轉(zhuǎn)著的洗衣機對妻子不厭其煩地喊道:“你聽,這就是大海的聲音!”
筆者認為,這個情景看似讓人哭笑不得,事實上卻點出了現(xiàn)實中戀愛與婚姻的悖論處境?!奥牶!笔菞顛樑c文慧之間的愛情約定。當年楊崢拿著手機站在海邊,對手機那頭的文慧動情地說:“文慧,你聽!”的場景讓許多人感動不已。從楊崢對初戀情人這樣的舉動可以看出他是個懂得浪漫的男人,但這個男人卻沒有把“浪漫”在與妻子多年的婚姻中表現(xiàn)出來,沒有帶妻子看過一次海,反而在妻子提出“聽?!钡囊髸r虛偽敷衍。也許這個時候兩人的感情已走到了盡頭,他亦無心再對妻子“花心思”,搞“浪漫”。筆者認為,盡管妻子可能有她的不對之處,但正是楊崢在婚后無法全心全意疼愛妻子,沒有努力經(jīng)營他們的婚姻,才讓他們的婚姻面臨破碎的邊緣。在辦離婚手續(xù)前的一個晚上妻子仍試圖挽回兩人的婚姻,而此刻躺在昔日戀人懷中的丈夫卻冷漠,決絕,這就是戀愛與婚姻的悖論處境:初戀是美好的,“曾經(jīng)”是美好的,而那個愿意陪伴自己一生的伴侶只是結(jié)婚的對象,無關(guān)愛情。這也許是因為失去的才是美好的,得到的往往不知道珍惜的原因吧。筆者論斷也許有些偏激,但至少在這部電影中,這種悖論觀是顯而易見的。□
(作者: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