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結(jié)合農(nóng)村中學的特點和多年班主任家訪經(jīng)歷,從捕捉家訪時機、研究家訪對象、選擇家訪形式、作好家訪前準備、把握家訪細節(jié)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很多可操作性的建議。
關(guān)鍵詞: 農(nóng)村中學家訪實效 因材施教 溝通交流 形成合力
人們談教育都強調(diào)要“因材施教”,教師要想全面了解學生,幫助、關(guān)心和愛護學生,一條途徑是:在學校多與學生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心理動態(tài);另一途徑是利用家訪,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得到家庭和社會的配合和支持,才能共同教育好學生,促使他們成長、成才。然而很多教師在對農(nóng)村學生進行家訪時,由于處理方法不當,不僅沒能達到預期目的,反而會引起學生或家長的矛盾和反感,導致家訪失敗。下面筆者結(jié)合自己多年的家訪經(jīng)歷,談談幾點體會。
一、要及時捕捉家訪時機
俗話說:趁熱打鐵,家訪亦是如此,把握有利時機是成功的重要保障,所以我們應該把鼓勵、關(guān)懷、關(guān)愛及時傳遞給他們:當學生生病在家時,及時予以探望;當學生學習或紀律取得進步時,及時給予鼓勵;當后進生稍有進步時,及時給予認可和肯定;當學生遭遇困難時,及時給他們送去溫暖;當發(fā)現(xiàn)學生行為反常時,及時了解原因;當學生在校與他人發(fā)生沖突時,及時幫助他們解除思想疙瘩;當學生感情出現(xiàn)問題時,及時引導。一般說來,能冷處理的最好冷處理,但有些事情,需要強調(diào)“及時”二字,因為教育的契機不容我們錯過。需要我們及時處理、解決,不能置之不理,或“秋后算總賬”,否則就達不到預期的教育目的。
二、要仔細研究家訪對象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我們的學生性格各異,家長們的性格更是各有千秋:在農(nóng)村,有的家長憨厚老實,性格溫和,知書達理;有的性格直率,直來直去,不會拐彎抹角;有的家長文化底蘊不足,脾氣暴躁,性格倔強,稍不注意,就會話不投機半句多。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跟學生了解他們父母的脾氣、個性,準確揣摩和研究他們的心理特點,另一方面要把握好自己說話的主題和語氣,一般說來:先說優(yōu)點,再說他們可以接受的不足,最后才用委婉的語氣適時指出學生的缺陷,這是家訪成功的不二法門。要注意,對孩子的缺陷不能不說,也不要一次說得太多,更不能言過其實說些傷孩子自尊的話。
三、要靈活選擇家訪形式
上門家訪不僅有利于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還能增進與家長的感情,讓家長感受到教師的真誠和對他們的尊重,這無疑給我們的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家庭支持,但由于農(nóng)村一些客觀原因的限制:或家長長期在外務工,或路途遙遠或交通不方便或受時間等因素的制約,我們不可能對每個學生進行家訪,只要處理得當,用電話、短信、書信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能用電話、短信、書信解決得了的盡可能用它們解決,既能省時、省力,又能免除上門家訪的繁文縟節(jié),與人、與己都方便;實在需要詳細、系統(tǒng)了解學生情況的,也可以約見家長到商場、集市或其他標志性建筑等場所溝通、交流。
四、要精心做好訪前準備
家訪也如打仗一樣,需要做精心的準備,切不可打無準備之仗,若隨隨便便、像完成任務式的家訪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此在動身前,應該做好充分準備:首先要對家訪學生近段時間在校表現(xiàn)(紀律、人際關(guān)系,興趣愛好等)、學習(作業(yè)質(zhì)量,各科學習動態(tài)等)、優(yōu)缺點等了然于胸,此外,目前他(她)有什么不良習性,下階段應朝哪方面努力必須做到心中有數(shù),以便向家長匯報時能信手拈來;其次,除了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根據(jù)不同對象場合,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談話內(nèi)容和方式外,還應充分估計家長可能提到哪些他們關(guān)注的話題。
五、要充分把握家訪細節(jié)
細節(jié)決定成敗,家訪也是需要注重細節(jié)的,細節(jié)把握得好壞直接決定家訪的成效。筆者認為,以下的幾個細節(jié)是我們家訪時必須要注意的:
(1)尊重意識。教師家訪時不能以自我為中心,隨意安排家訪,必須尊重家長的意見。一般要預先約定好時間、地點后才能進行,這樣家長才會認為我們很有誠意,只要我們?nèi)〉眉议L的信任和支持,他們就會更加主動配合學校教育好自己的子弟。
(2)鼓勵原則。跟家長匯報時要本著關(guān)心、關(guān)愛的原則,要多鼓勵、少批評,特別是對所謂的“后進生”,由于在校很難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更應該多挖掘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也能享受到受表揚的興奮和激動,以增強他們奮發(fā)向上的信心。老師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足以讓他們改變很多,要讓他們看到希望,并告訴他們,老師在乎的不是一個學生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而是他們發(fā)展的方向和發(fā)展態(tài)勢。
(3)通俗謙和。在家訪時要注意斟酌語言、措詞要有分寸,不要擺架子、打官腔。態(tài)度要誠懇、語言要通俗。特別是在講到學生缺點時,語氣不能生硬嚴肅,要注意要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耐心解釋,確保家長能理解、不誤解,畢竟現(xiàn)在的農(nóng)民朋友們的文化程度還是有限的。
(4)虛心傾聽。家訪時,家長一般會提出一些要求或建議,無論恰當與否,都應該俯下身子來認真傾聽,正確的要及時予以認可,并可談談自己下階段的一些做法,不正確的或者過分的要求,要予以解釋,但態(tài)度要真誠,不讓家長和學生認為我們是在推卸責任。
家訪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溝通家庭和學校的重要途徑,我們應努力提高家訪能力,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真正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