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建設一支校企混編“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高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前期準備是校企混編“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第一步。校企混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前期準備有五個方面:組建推進團隊;編制推進計劃;前期調查;進行前期宣傳;收集和提取所需的信息資料。
關鍵詞: “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校企混編 前期準備
當前“雙師型”師資主要由具有企業(yè)工作經驗、教學經驗豐富的專任教師與一部分企業(yè)技術精湛的兼職教師組成。而企業(yè)一線實踐經驗的兼職教師的數量和層次還遠遠不能滿足職業(yè)教育內涵建設和教學工作的要求。所以發(fā)展校企混編“雙師型”師資隊伍一方面會促使更多的技術人員參與到教學工作中,另一方面會促進技術人員素質的提高。
校企混編的核心在與把有企業(yè)實踐經驗的人才納入人才引進標準之中。前期準備是校企混編“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第一步。前期準備活動是按照先后順序開展的,流程如下:組建推進團隊;編制推進計劃;前期調查;進行前期宣傳;收集和提取所需的信息資料。
一、組建推進團隊
首先要做的是建立一個推進團隊,團隊一般由指導委員會和工作小組組成,這個推進團隊一定要保證對校企混編“雙師型”團隊建設有強有力的推動力。團隊應當具備以下特征:
(一)具備所需要的組織權利。
推進團隊必須具有組織、調動學校與企業(yè)相關資源的權利,這樣才能夠給雙師型團隊建設提供足夠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上的支持。在推進團隊組織機構中設立團隊指導委員會,并由校長擔當委員會主席、企業(yè)老總擔當委員會名譽主席。因為校企雙方領導的加入,有利于校企充分重視校企混編“雙師型”教師團隊的建設,抓好校企混編“雙師型”教師團隊的培養(yǎng),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保障培養(yǎng)規(guī)劃的順利實施。
(二)了解學校整體運作,熟悉學校各個專業(yè)領域的現狀。
推進團隊除了具備所需要的組織權利以外,還應當有一部分成員。他們除具備普通高等學校教師的共性素質外,還應具備一些特殊的素質要素,如豐富的實踐經驗、經歷,熟練的專業(yè)技能;理論與實踐結合及其教育轉化能力;職業(yè)指導和創(chuàng)業(yè)教育的能力。一般來說,能滿足這個領域的最佳人選都是各個學科的帶頭人。
(三)擁有所需要的專門知識與技術。
推進團隊中必須還有一部分成員是專家,他們應該精通所具備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術。他們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掌握研發(fā)、生產運營方面的知識;
2.熟悉“雙師型”教師管理體制;
3.有過“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模式制定的成功經驗;
4.熟悉評價機制運作的程序;
5.了解高職院校實際運作的特點;
6.具有較強的溝通與演講能力。
二、編制推進計劃
編制推進計劃是前期準備的第二項步驟,在這個階段要為校企混編“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作出周密的安排。計劃是合作雙方充分溝通的產物,從而要求整個工作小組共同參與編制計劃。
推進計劃包括成立獨立的部門、定位核心職能、編制部門職責三部分。
成立獨立的部門,部門名稱為“雙師型”教師管理中心,核心職能定位是牽頭組織制定高職院及企業(y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部門職責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1)編制管理。制定兼職教師重點培養(yǎng)及選拔計劃;(2)培訓管理。制定全體專職教師及兼職教師培養(yǎng)培訓計劃;(3)薪酬福利管理。制定“雙師型”教師調薪計劃;(4)編制與人才庫管理。根據高職院的人才需求,編制招聘計劃及方案。
三、前期調查
前期調查是前期準備的第三項步驟,推進小組在學校內部組織一次大面積的前期調查活動,它能夠為后期的宣傳與方案提供很好的幫助,組織調查活動主要是為了了解以下兩個問題:
(一)了解學校全體員工對校企混編“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認識與認同程度。
(二)了解本校校企混編“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實施狀況。
通過調查可以掌握現在校企混編“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發(fā)現合適的方案。
四、進行前期宣傳
進行前期宣傳是前期準備的第四項步驟。具體可從校企雙贏的角度開展動員大會或通過網絡進行宣傳,調動企業(yè)、企業(yè)技術人員和專職教師的積極性。
(一)調動企業(yè)的積極性。
企業(yè)需要的是產品和效益,沒有責任與義務為學校出力。讓企業(yè)自覺地、主動地為人才培養(yǎng)作貢獻,其中的關鍵是互利互惠。
(二)調動企業(yè)的技術人員的積極性。
1.增加企業(yè)技術人員對“雙師型”教師工作情況和發(fā)展前景的了解,讓他們認識到在學校的長遠發(fā)展且他們的存在對學校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
2.加深企業(yè)技術人員對激勵機制的了解,即兼職教師擁有較好的社會福利、工資待遇及較高的社會地位。
3.把兼職教師作為整個師資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建設和管理,按照專職教師的教學要求對兼職教師進行規(guī)范的教學管理,為兼職教師能夠兼評高校教師專業(yè)技術職稱創(chuàng)造條件,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雙師”素質教師。
(三)調動高職院專職教師的積極性。
使教師了解學校對“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的重視。學校在制定職稱評審、骨干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向“雙師型”教師傾斜,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考慮“雙師型”教師,進而更好地促動專業(yè)教師參與到“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計劃中來。
五、收集和提取所需的信息資料
收集和提取所需的信息資料是前期準備的第五項步驟。信息資料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yǎng)非常關鍵。
(一)對引進企業(yè)技術人員非常關鍵。
首先是收集信息。企業(yè)要提供員工信息表,內容包括員工的基本信息和工作經歷;學校要提供招聘申請表,內容包括崗位的工作內容、任職資格條件、到崗時間、薪酬待遇等。
其次是提取信息??赏ㄟ^對技術人員面試提供,面試包括以下六部分內容:
1.對本人主要教育、培訓、工作經歷的核實;對個人特點及與應聘崗位是否匹配的簡單判斷。
2.通過交流對應聘者綜合素質、氣質儀表、精神風貌、溝通表達能力及其他相關能力的簡單判斷。
3.對應聘者家庭情況、居住地點及搬遷動向、女員工生育期影響、近期是否考研或其他發(fā)展動向,以及其他相關因素的考察判斷。
4.通過交流對應聘者對崗位、目前待遇水平及相關要求、最快能在什么時間內到崗位作出分析判斷。
5.對應聘者人事檔案、社會保險、公積金、戶口、與原單位有無糾紛及其他相關因素的考察分析。
6.對人員背景調查的情況說明。
(二)對已有專業(yè)教師及兼職教師的培養(yǎng)非常關鍵。
1.了解教師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水平的情況,分析結果匯總在教師分析報告表內。
2.分析教師所在崗位對知識、技能和能力水平的要求過程,分析結果匯總在任務分析報告表內。
3.希望教師通過學習或實踐培訓能達到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水平。
專職與兼職教師都有其自身專職工作,成長為“雙師型”教師會花費他們的很多精力。這樣會導致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不高。前期的充分準備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對全面開展校企混編“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意義重大。我們要做好校企混編“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第一步。
參考文獻:
[1]黃斌.深度解讀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內涵[J].教師與職業(yè),2006(11):36-38.
[2]葉小明,朱雪梅.“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影響因素與模式探討[J].高等工程教育,2006(4):36-58.
[3]唐林偉.教師專業(yè)標準論“雙師型”的解構與重構[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5(10).
[4]賀文瑾.略論職技高師“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2(3).
[5]楊理連.“雙師”結構教學團隊的內涵界定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