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網(wǎng)上征集志愿是在高考正常填報志愿錄取后,因志愿不平衡形成院校的缺額計劃放在網(wǎng)上公開征集的一種志愿補充形式。網(wǎng)上征集志愿的特點和優(yōu)越性,是讓考生最大限度地各得其所,有目的地選擇院校專業(yè),大大降低了志愿填報風險,促進了生源的合理流向,提高了招生院校的報到率,使寶貴的教育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關鍵詞] 高考網(wǎng)征志愿;網(wǎng)征優(yōu)越性;網(wǎng)征的特點
[中圖分類號] G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004X(2012)02-022-03
2011年,甘肅省首次實施在網(wǎng)上征集志愿,通過兩次網(wǎng)上征集志愿,甘肅省今年高校共錄取202295人,錄取率達到68%,比2010年高出6.5個百分點,錄取人數(shù)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與實施網(wǎng)上征集志愿舉措,分不開的,顯現(xiàn)了以下特點:
1.還志愿選擇權予考生。實施網(wǎng)上征集志愿,是考生在正常填報志愿錄取結束后,因志愿不平衡形成的院校缺額計劃,放置在網(wǎng)上公開征集的一種志愿補充形式。實行征集志愿的批次有: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專科(高職)批。使考生填報志愿機會從一次增加到(從本科一批到??婆┝巍?/p>
網(wǎng)上征集志愿不但還志愿選擇權予考生,且有三大優(yōu)越性,其一,保護了高分考生。過去每年都有逾千名超過一本線的文理科考生因志愿填報不當導致滑檔,與重點院校失之交臂,2011年沒有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其二,排除錄取過程中的人為因素干擾。理科考生周某,2011年高考成績565分,向筆者咨詢時,曾建議她報考上海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湖南大學等四所院校中的任一院校,錄取則穩(wěn)操勝券,她認為招生辦有人可以幫忙,填報了華北電力大學(北京),結果滑檔了。可見,省級招辦排除錄取期間人為因素的干擾,成效顯著;其三,加大招生錄取透明度。對院校的專業(yè)缺額數(shù),在省招生辦網(wǎng)站上公布,其投檔辦法是:按“分數(shù)優(yōu)先”和院校的專業(yè)缺額數(shù),100%投檔原則,考生有目的選擇網(wǎng)上公布院校專業(yè)缺額。志愿的命中率明顯提高,大大降低了志愿填報風險,促進了生源的合理流向,讓考生最大限度地各得其所,也提高了招生院校的報到率,使寶貴的教育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2.放寬了征集志愿報考資格。各批次對考生總分的要求,是對考生填報征集志愿的資格放寬,并非單純降分照顧。此舉,不同于以往為保證院校完成招生計劃,招錄報有本校志愿的考生才能享受降分錄取政策,進一步體現(xiàn)了公平、公正,提高考生志愿滿意度。
3.征集志愿的特點。2011年,甘肅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為了進一步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倡導“服務為上”的精神,依據(jù)甘肅省實際,本著“維護大局穩(wěn)定,體現(xiàn)公平公正,積極推進改革”的原則,實施網(wǎng)上征集志愿,取消各批次“院校服從”調劑志愿。
(1)本科一批
第一,往年灸手可熱的部分名校,也進行了志愿征集。據(jù)統(tǒng)計,參與網(wǎng)征的“985”工程文史類院校有5所、理工類院校有3所,分別占2011年在甘肅省招生的“985”工程院校的21.74%和8.3%;參與網(wǎng)征的“211”工程文史類院校有13所,理工類院校有17所,分別占2011年在甘肅省招生的“211”工程院校的29.55%和25.76%。
出現(xiàn)缺額頻率較高的專業(yè),有文史類的會計學、漢語言文學、哲學等,這些專業(yè),不是出現(xiàn)在文史類院校,而是在理工類院校,如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合肥工業(yè)大學、湖南大學等。
第二,農(nóng)林類和師范類院校生源缺額較大,參與二次征集志愿的有:東北林業(yè)大學、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南京林業(yè)大學、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北京林業(yè)大學等;還有6所師范類院校包括東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省內(nèi)只有西北師范大學二次征集專業(yè)最多,達41個專業(yè),都是非師范類專業(yè)。
第三,一本院校參與第二次征集志愿的文史類專業(yè),仍集中在農(nóng)林、石油、師范等理工類院校,由于理工類院校的文史專業(yè)相對較弱,未來就業(yè)不容樂觀,因此文史類考生大多不愿意選擇理工的院校就讀文史類專業(yè)。省內(nèi)西北師范大學22個專業(yè)招收百余名考生,沒有師范類專業(yè)。
2011年出現(xiàn)幾所名牌院校第二次網(wǎng)上征集志愿,并非沒有考生填報,而是有報考條件限制,如中央民族大學招收1名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維語零起點班)專業(yè),學制5年;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lián)合國際學院則要求英語成績不低于110分;中國傳媒大學要求高考成績達到536分。
第四,本科一批第一次網(wǎng)上征集志愿,分數(shù)線未下調,錄取的考生不多,第二次網(wǎng)上征集志愿,分數(shù)線下調20分,放寬了報考資格,錄取的考生多。(見表1)
(2)本科二批
在甘肅招生的本科二批理工和文史類院校,都是名氣不響亮的農(nóng)林、師范(非師范專業(yè))、新晉升學院、西部地區(qū)、東北地區(qū)以及非省會城市和中心城市的院校,生源缺額較大。在網(wǎng)上第一次征集志愿,省內(nèi)院校有8所理工類院校征集志愿:西北民族大學14個專業(yè),蘭州城市學院28個專業(yè)、蘭州交通大學只有電力工程與管理1個專業(yè),甘肅民族師范學院有8個專業(yè)、甘肅中醫(yī)學院藏醫(yī)學專業(yè)、河西學院14個專業(yè)、隴東學院31個專業(yè)、天水師范學院15個專業(yè)征集志愿。
第二批招生院校,經(jīng)過第一次征集志愿后,分數(shù)線下調20分,放寬了報考資格,錄取的考生多;二次征集志愿時,分數(shù)線雖然下調了40分,但各招生院校招生計劃缺額已很少,錄取的考生并不多。省內(nèi)院校只有甘肅民族師范學院1所院校的理工類、文史類各有7個專業(yè)(見表2)。
(3)本科三批
省外三本院校在征集志愿中唱“主角”,共有321所理工類院校、283所文史類院校;省內(nèi)三本院校只有5所,除蘭州商學院長青學院征集志愿外,其他院校生源都非常好(見表3)。
(4)??疲ǜ呗殻┡?/p>
??疲ǜ呗殻┡a錄征集志愿,采取“一校一線”制,既保證院校完成招生計劃,又滿足了考生升學愿望,進一步體現(xiàn)招生錄取的公平公正性,為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見表4)。
綜合上述網(wǎng)上征集志愿的特點,筆者認為,2011年,在甘肅省招生一本院校中,名牌院校生源缺額的主要原因是:全省高分考生減少,理工類600分以上的考生只有644人,而2010年為1677人,減少1033人,文史類2011年600分以上的為8人,而2010年為14人,550分以上262人,比去年減少168人。高分考生的減少、重點分數(shù)線的整體下降以及按120%放大比例投檔,致使大部分高校(包括一些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貼線提檔。
2012年,填報志愿時,不能忽視當年甘肅省高考成績總體水平,更不能將2011年院校的缺額情況,作為填報志愿的惟一依據(jù),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每年在甘肅省的錄取線基本在600分以上,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吉林大學、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湖南大學、重慶大學等院校,錄取線也是不低的??忌鶕?jù)自己的實力去填報志愿,如果實力雄厚就有很強的競爭力,就可以選報你認為比較理想的第一批院校和比較理想的專業(yè),作為第一志愿填報,則錄取的機率是大的。
二本院校的生源缺額的“大年、小年”現(xiàn)象不太明顯,如果自己的實力不太雄厚,只能選報一般院校的理想專業(yè)。剛達到各批次控制分數(shù)線的考生,若將網(wǎng)上征集院校的心儀專業(yè)選為第一志愿,則錄取的機率大。如果靠網(wǎng)上征集志愿,進行選擇,雖然有錄取機遇,但專業(yè)不一定符合考生的志趣愛好,或是收費高,或對英語成績有較高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聶海峰.高考錄取機制的博弈分析[J].經(jīng)濟學,2007,(3).
[2]何穎.更好的公平與更高的效率[J].教育科學,2008,(3).
[3]劉海峰.高考改革中的主局觀[J].高等教育研究,2002,(2).
[責任編輯:李 敏]
On Reform of Application System for Students's Selection of Colleges
——A Probe into Online Application System in Gansu Province
CAO Hai-lin
(Recruiting Examination Office, Lanzhou City, Lanzhou, Gansu 730030, China)
Abstrct:Online application system for the students to choose colleges and specialties at their will based on Gaokao grades, as a complementary form of the regular application policy, is to publish the quota of entering colleges online for the public to refer to. This new policy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lowering candidates' risk of selecting unfavorable colleges or specialties; distributing talents evenly for various regions, guaranteeing a higher enrollment rate, and so that the valuable educational resources of the state have been fully utilized.
Key Words:online application system for colleges; advantages; character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