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跨越式發(fā)展和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展開,對于高考命題方式的關注逐步引起了社會各界及民眾的關注,高考改革從2004年開始走向分省命題的道路,到目前為止已有18個省市進行了分省命題。分省命題的改革以來,此種高考改革的弊端逐漸展現。本文就分省命題當前存在的不合理因素進行分析后提出高考全國一張卷的考試招生模式,認為這是一種更為公平的考試選拔制度。
[關鍵詞] 分省命題;全國一張卷;高考公平
[中圖分類號] G424.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004X(2012)02-013-03
一、分省命題的不合理因素
分省命題于1985在上海首先施行,2004年開始逐步在全國推廣,至今實行分省命題的省份達到18個,涉及考生占全國總數的65%。伴隨著改革的逐步推行,分省命題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
對于教育考試機構而言,面對高考分省命題,各省都需要組織一只龐大的隊伍進行命題、保密等相關工作,人力、財力、物力重復投入。此外,當初實行分省命題的初衷之一是為了降低泄題漏題的風險,但由于自主命題只從本省中挑選命題人員,命題人員和教師互動的概率,較之從全國范圍挑選命題人員的全國統(tǒng)一命題肯定更大。這種命題教師結構上的問題,很可能演變成一種隱性的泄題,另外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各種人情請托和權利金錢等因素對高考的干擾常常防不勝防。這些都會帶來的新的不公平問題。
高考分省自主命題,各省考生考本省試卷,這給高校招生帶來了更多的麻煩和困擾。同一次考試,有多少種高考試卷,就有多少種考試成績。這么多種成績如何比較,如何相互轉化,可比性怎樣,對高校來說,處理起來相當棘手。試卷不同,難易程度不一樣,分數高低只能在本省市內說明問題,而在全國范圍內幾乎沒有可比性,產生了諸如同一高校同一專業(yè)同一年度在各省的分數線相差甚多等高考怪象。
分省自主命題,仍然沒有突出對各類高校的針對性。要提高試卷的科學性,必須提高試卷的針對性。不同層次的高校的不同專業(yè),其培養(yǎng)目的不一,對新生的素質要求也不同??墒牵辽購哪壳翱磥?,分省命題并未給不同層次高校提供個性化服務,仍與之前全國統(tǒng)一命題一樣,面向全國所有層次的高校。
各省自主命題對普通考生造成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當前自主命題存在的最大問題,也是被人們廣為關注和議論的問題就是命題的質量。高考命題的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著選拔人才的科學性,更關系著數百萬考生的切身利益和前途命運。
高考實行自主命題后,各省的高考成績因試卷的不同而缺乏可比性,“傾斜的分數線”問題似乎已被自主命題的改革所消解。但實際上,問題非但沒有消失,而且可能會愈演愈烈。自主命題只是用形式上的平等來掩蓋事實上的區(qū)域不公,是用一種更為隱蔽的方式掩蓋了地區(qū)間入學機會不均等的現象,從而導致了更多高考移民的產生。這對于基礎教育發(fā)達地區(qū)的普通考生而言是極大的不公平。
二、全國一張卷的實質
面對當前由于分省命題產生的種種問題和弊端無法得到合理有效的解決,高考的公平性得到了極大的挑戰(zhàn)。筆者認為采取全國一張卷可以有效減少分省命題而產生的不公平因素。
全國一張卷并不是高考改革前那樣簡單機械的所有考生只考一張試卷,而是指同一批次的考生考同樣的試卷,根據我國現行的高校劃分制度,可以將高考試卷分為:部屬院校招生考試卷、省屬高校招生考試卷和高職高專招生考試卷??忌趨⒓油雀咝U猩x才的考試中,使用的試卷是相同的。這樣就保證了人才選拔和人才競爭的公平性,也有利于同等高校之間綜合教學實力的競爭和特色教育的彰顯。同時,將考試時間錯開,可以讓考生有機會參加更多層次的測試。給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
首先,可以考慮設立專門的考試職能機構——國家考試院,實行垂直管理,各省市設立分院,形成從中央到地方的垂直高效管理的行政管理體系。負責制定國家統(tǒng)一的考試法規(guī)和相關制度,使全國在命題、考試、巡視、判卷、招生等工作步調一致,執(zhí)行有力。國家考試院的設立為全國一張卷的實行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其次,在國家考試院的統(tǒng)一領導指揮下,保證高考在命題、監(jiān)考、巡視、判卷等具體的考試活動中有一致的標準,確保選拔人才在程序上的公平公正。在高考命題上,采取全國統(tǒng)一命題。在考試監(jiān)考和巡視制度上,由國家考試院制定統(tǒng)一規(guī)范的監(jiān)考和巡視制度,各省市按照標準執(zhí)行。在實行全國一張卷的情況下,我們應該采取省級考試院異地巡視、省內異地監(jiān)考制度,即每年由國家考試院統(tǒng)一安排,周密計劃,將各省級考試院按照要求,派到其他的省份進行巡視;省內各考區(qū)由省級考試院統(tǒng)一安排,派到其他地市進行監(jiān)考,從而強化監(jiān)督每一個省份的高考執(zhí)行情況和每一考區(qū)的高考落實情況,確保在監(jiān)考環(huán)節(jié)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評卷工作也是考試活動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實行全國一張卷,隨之而來的就是全國必須有統(tǒng)一規(guī)范的判卷標準和流程。筆者認為國家考試院應當在高考結束之后,派專人將所有考生的試卷集中到幾個指定的地點,組織高校有責任心的老師,按照統(tǒng)一標準和規(guī)范的流程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卷。此外,還應該加強試卷的復評工作,爭取做到給每一道考題,每一張試卷,每一個考生一個客觀、真實、公正的評價。
最后,應該完善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以適應因經濟體制改革而造成的社會對于高校的要求的轉變。具體而言,部屬院校按照計劃面向全國招生,省屬院校按照計劃面向全省招生,高職高專只能面向中職招生。部屬院校按照計劃面向全國招生,是指部屬院校按照國家制定的招生計劃,在全國范圍內,面向參加部屬院校招生考試的考生,以客觀分數為唯一標準,由高分到低分錄取高校所需的人才。為了照顧基礎教育欠發(fā)達地區(qū),預留適量的機動指標,給高校挑選所需人才更大的空間,以免造成僅以分數為標準而遺漏某些特殊人才和照顧到各地區(qū)之間的平衡。省屬高校按照計劃面向全省招生,是指省屬院校按照國家制定的招生計劃,在全省范圍內,面向參加省屬院校招生考試的考生,以客觀分數為唯一標準,由高分到低分錄取自己所需要的人才。省屬院校主要是以培養(yǎng)地方經濟建設有用人才為目的。這樣的招生政策可以更為有效的促進省屬高校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yǎng)人才。高職高專院校只能面向中職生招生,是指高職高專院校按照國家制定的招生計劃,面向全國中職院校,實施以技能操作成績?yōu)橹?,文化考試成績?yōu)檩o的方法錄取人才。在當前的高職高專院校的生源中,普通高中生的比例遠遠高于中職生。這顯然違背了高職高專學校培養(yǎng)優(yōu)秀高級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初衷。
三、全國一張卷的意義
對于那些通過自身努力獲取高校學習機會的考生而言,他們是實行全國一張卷后最大的受益者。這不僅是全國一張卷的內在要求,也是對教育機會的均等和權利的平等的保障。高考考生作為高考最重要的主體,任何改革都必須以考生的利益為主。全國一張卷在考試機會、試題質量、評價標準等各方面對于公平的體現,保證了考生的利益。
全國一張卷的考試辦法是按照部屬院校、省屬院校和高職高專來劃分,并且組織考試。首先,這樣就增加了考生參加考試的機會。改變了當前只能參加一次考試且一考定終身的考試機制,給考生更多的選擇機會,從而根據自身特點,找到適合自己未來發(fā)展的院校繼續(xù)深造。其次,全國一張卷采取國家統(tǒng)一命題,這樣有利于集中全國最優(yōu)秀,最有經驗的命題專家和教育考試專家保證命題在命題水平和管理經驗的權威性,從而使命題質量得到保障。最后,全國一張卷采取全國統(tǒng)一評卷,這不僅與全國一張卷的內在要求相一致,也為每一個考生提供一個公平、公正評價的基礎。全國統(tǒng)一評卷的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從全國范圍內挑選有責任心的高校教師進行評卷,這樣的轉變相比于當前評卷中僅從省內挑選人員來說,有更大的選擇空間。此外,全國統(tǒng)一評卷更有利于在評分標準的基礎上制定合理、完善的評分細則,盡量縮小自由裁量的空間。評分細則的制定需要對試卷進行試評了解考生的實際情況,進而確定控制考試的隨機誤差,從概率論的基礎知識,我們可以知道,基數越大,得出的隨機誤差會越小。全國一張卷顯然具備這些特點,可以選擇數量眾多且不同類型的試卷進行試評,保證制定出的評分細則是合理公正的。
對于高校而言,全國一張卷使得高校的錄取在全國范圍內具有同一把衡量的尺子,有助于挑選符合高校自身發(fā)展的人才。避開當前因分省定額錄取而造成的素質參差不齊的現象,使得諸如同一高校同一專業(yè)同一年度在各省的錄取分數線相差甚大這樣的怪象得以消失。適量的機動指標又能照顧到教育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特殊情況。省屬院校僅面向省內招生,這樣能更加明確自身辦學目標,不進行盲目的攀比,更好地集中精力辦好有地方特點的特色教育,為地方經濟的發(fā)展發(fā)揮自身應有的能量。高職高專學校只面向中職生進行招生,并著重考慮其實際操作能力,這樣有利于降低中職學生在入學招生考試中面對不公平競爭帶來的壓力,促使更多的中職學生報考高職高專院校,優(yōu)化高職高專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機制。中職與高職的銜接是歷史的必然的銜接,符合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大量中職的學生已經具有初級的專業(yè)技術知識和實際的工作經驗,再通過高級院校的深造,定能成為優(yōu)秀的專業(yè)技術人員。而這些高級的專業(yè)技術人員正好又能彌補我國現階段經濟發(fā)展所需的高級技工的缺口,為我國經濟社會的提速增加了強動力。
全國一張卷對于教育考試機構和整個社會而言,在有效減少這類“不必要GDP”的同時還為考生提供了一個更為公平的平臺。就當前而言,考試仍然還是一種相對公平的選拔方式,尤其對甚至可以影響一個人一輩子命運的高考,公平性更是全民寄予的希望。全國一張卷在一定程度上讓每一個高中畢業(yè)生,不論種族、年齡、性別、家庭地位等,都能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最后讓分數說話,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教育機會的均等和權利的平等。
[參考文獻]
[1]江暢.教育考試公正論[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2]楊學為.中國高考史論述[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4]鄭若玲.高考改革必須凸顯公平[J].教育研究,2005,(03).
[責任編輯:錢道賡]
Discussion about the Fairness of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Through the Drawback
of Sub-province Proposition
(School of Philosophy,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6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spread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s leapfrog development and the basic education's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way of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proposition gradually attracts people's attention of all areas.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reform has begun its way of sub-province proposition since 2004. So far, there are 18 provinces which have carried out the sub-province proposition policy. After the reform, the drawback gradually appears. This paper is to analyse the unreasonabe factors of sub-province proposition which have already existed, and bring forward the exam mode of unified paper all over the whole nation, which is considered as a more equitable test selection system.
Key word:sub-province proposition;unified papaer all over the whole nation;the fairness of the university ectrance ex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