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日常教學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多數(shù)小學生已不滿足于容量有限的課堂教學。他們通過課外閱讀報紙、書籍吸取各種各樣的信息,開闊視野。但是,他們在課外閱讀中往往具有隨意性,見什么讀什么。因此,教師要正確指導小學生的課外閱讀,使課外閱讀成為小學生增長知識、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徑,起到發(fā)展學生智力以及豐富學生課外生活的作用。
一、推薦好書,正確引導
學生有閱讀的自由,他們要從書本中尋找歡樂、尋找理想都是他們的自由,特別是中、高年級的學生,更不能輕易地干涉和阻止他們的閱讀自由。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這種自由,加以正確引導:一是主動研究學生自己選擇購買的書籍,引導他們正確地分析這些書籍,是否適合于自己年齡的兒童閱讀;二是主動向學生推薦好書,引導學生從書中吸取營養(yǎng),獲得生動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
二、激發(fā)興趣,促成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激發(fā)興趣的方式有很多,如,給學生先講故事,再讓學生復述;讓學生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組織各種讀書比賽、作文比賽和講故事比賽等;教師提供優(yōu)秀書目、內容后讓學生介紹讀物梗概;經常鼓勵愛讀書、善讀書、會讀書的學生,并讓他們談體會等。
1.巧用故事懸念誘發(fā)閱讀興趣。故事人人都愛聽,一聽到老師說要講故事,學生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聽為快。隨著教師聲情并茂的講述,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jié)早已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或有趣、或驚險、或令人感動的情感世界里。正當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時,教師戛然收聲,然后意味深長地告訴孩子:故事情節(jié)交錯復雜,后面的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請自讀原文。這樣一來,學生被扣人的故事情節(jié)激起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要求自讀,主動去閱讀,這效果恐怕比任何說教都有效。
2.談自己的讀書感受激發(fā)興趣。教師要經常講述自己閱讀后的收獲和體會,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學生就會在課余時間主動地進行廣泛閱讀嘗試。
三、教給方法,指導閱讀
1.選讀法。這種方法是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書報或篇章的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
2.精讀法。所謂精讀法,就是對一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地閱讀。要求學生做到:口到、眼到、心到。
3.速讀法。速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fā)音、不辨讀,而是快速瀏覽。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瀏覽中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
4.摘錄批注法。此閱讀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畫記號、作注釋、寫評語。
四、讓課堂教學帶動課外閱讀
一方面,我們要充分發(fā)揮講讀教學對課外閱讀的指導作用。學生拿到文章,如何從字、詞、句、段、篇入手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讀懂一篇文章,要靠教師指導,靠教師幫助他們掌握讀書的方法。講讀教學就擔負著這項任務。良好的講讀教學,本身就起著典型的示范作用。對課內的講讀課文,如果善于指導學生獨立分析,就能為課外閱讀打下基礎。相反,如果課內的閱讀教學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學生的課外閱讀就會不得要領,流于形式。此外,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要靠教師在講讀教學中激發(fā)和誘導。小學語文教材中還安排了閱讀課文,其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教師如果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處理好閱讀課文的教學,實際上就是進行了課外閱讀的指導。因此,教師必須上好講讀課和閱讀課,充分發(fā)揮課內教學對課外閱讀的指導作用,讓課內閱讀為課外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閱讀展示,激勵閱讀
一池清水,只要擊拍,就會產生陣陣漣漪,孩子的課外閱讀,也只有不斷地尋找一個個激活點,才能產生一次次新的激勵,形成一個個新的臺階。我們把定期組織各項平實而豐富的活動作為孩子們課外閱讀的“激活點”,讓其在展示中享受成功的歡悅,在活動中形成新的激勵。
1.開展筆記展評。學生踏實認真的讀書習慣的養(yǎng)成是很不容易的,要形成習慣,提高效果,我們的做法就是:定期進行展評。這既是一個鑒定又是自我成果的一個展示,更是互相學習、互相督促的好機會。它起著互為欣賞、互為鞭策、互為激勵的作用,對階段性學習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2.進行閱讀交流。閱讀交流是同學間互相交流讀書心得、介紹讀書方法、推介新書的重要途徑。交流活動中,同學們在小主持人的主持下,各抒己見,滔滔不絕?;蛑v或演、或出手抄報或故事會,或讀一文說感想,這類活動內容廣泛,形式多樣,過程活躍,孩子們樂于參與。
3.組織各項競賽。以各種生動有趣的競賽方式開展各類閱讀展示活動可產生強烈的讀書刺激??刹捎弥v故事、朗誦比賽、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形式激勵孩子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課外書的閱讀活動中。這樣一來,就能鞏固學生的閱讀興趣,激活孩子的內心原動力,使孩子深切感受到課外書的用處真多。
4.舉行多項表演或游戲。孩子是最喜歡游戲和表演的,我們可以借助相聲、小品、童話表演或成語接龍等這些生動的載體推進課外閱讀的進程。以寓教于樂的方式,鞏固閱讀興趣,增加閱讀量。學生書讀得越多,就越會讀書,越喜歡讀書,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最終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總之,在紛繁復雜而又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世界中,我們不能不深思,我們要掌握正確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基本技能,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讓他們去閱讀、去思考、去攀登。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