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轉》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它是在學生認識了前后、上下和左右,以及簡單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為以后學習相關幾何知識打下基礎。《平移和旋轉》是從運動變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認識空間與圖形。教材注重挖掘和利用身邊豐富有趣的實例,充分感知平移、旋轉兩種運動的不同特征及其普遍存在性,并通過“移一移”“說一說”“填一填”“畫一畫”等數學活動,來感受平移的幾何特征,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片段】
動手操作,進一步探究平移和旋轉。
師:大家在生活中找到了那么多的平移和旋轉現象,看來,大家都是生活的有心人。老師說房子也能平移,你們相信嗎?
2003年,在上海,確實就創(chuàng)造了這樣一個奇跡。工程師們利用平移的知識,把古老的上海音樂廳成功地向東南方向平移了66.46米。老師從當年的新聞聯播中,截取了一段錄像,一起來看。(播放視頻)
現在樓房平移你相信嗎?你們覺得創(chuàng)造這個奇跡的工程師們偉大不偉大?那咱們也來當一回工程師,也來平移房子,怎么樣?
播放課件(教材中的房子圖)。
師:請看,這里有一座房子,仔細觀察動畫,小房子向哪個方向平移了幾格?
生1:向上平移2格。
生2:向上平移3格。
生3:向上平移5格。
師:房子究竟向上平移了幾格呢?我們一起來驗證。(多媒體課件)我們先讓房子圖還原,注意房子圖移一格,大家就數一格,好,一起數,一格,兩格,剛才答案是向上平移了兩格的同學舉手?現在你們還堅持向上平移了兩格嗎?
生:不是。
師:為什么呢?
生:平移兩格后還沒有到指定位置。
師:那我們接著數。三格、四格……誰能說說小房子到底向上平移了幾格呢?
生:5格。因為平移5格后剛好重合。
師:很好,剛才我們用移動整個圖形的方法數出房子向上平移了5格,那如果不移動整個圖形,有沒有辦法既快又準地得到結論呢?
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說一說,并拿出房子圖數一數。
生1:我數的是房子最下面的一條邊,這條邊向上平移了5格,所以房子就向上平移了5格。
生2:我數的是屋頂這一點,這一點向上平移了5格,所以房子就向上平移了5格。
生3:我也數的是一點,我數的是房子右下角這一點,這一點向上平移了5格,所以房子就向上平移了5格。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想出了這么多的好辦法。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呢?
生1:我覺得找點好,找一個容易觀察的點,看這一點由原來的位置移到現在的位置有幾格就可以了。
生2:我也覺得找點好,很簡單。
師小結:(課件演示)我也同意你們的想法。先在原來的房子圖上找一個容易觀察的點,平移前,點在這兒,平移后,這個點就移到了這兒,現在我們只要數這個點向上平移了幾格,也就是這兩個點之間有幾格就可以了。像這樣的兩個點,我們把它們叫做平移前后的一組對應點。
【反思】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睂τ跀狄粋€圖形平移的格數,大部分學生想當然地認為就是平移前后兩座房子之間的格子數(2格),而忽略了由原來的房子到后來的房子移動經過的格子數(5格)。基于這一認知沖突,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一格一格地移動房子,讓學生在表象的支撐下直觀感知房子向上平移了5格,然后提出更高的要求“假如不能動手移怎么辦?”讓學生合作探究,最后交流驗證總結出“找對應點”的方法。讓學生經歷“猜想—探究—驗證”的學習過程,在學會知識的同時,也學會了數學探究的方法。在學習平移距離時,充分調動學生頭、腦、手、口等多種感官直接參與學習,“數一數”“移一移”讓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在操作中建立起平移距離的數學表象,從而真正使枯燥的數學知識“活”起來,讓學生的數學學習“動”起來。
(作者單位 湖北省松滋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