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許多學校的領(lǐng)導、教師每天都在提倡“讓書香溢滿校園”,可就是怎么也搞不起這項活動。究其原因,責任全在我們教師自己的身上。
一、許多教師不愿意讀書是“書香校園”的最大阻力
我們許多教師總在找借口說,“非常想讀書,只是沒有時間?!逼鋵?,我認為關(guān)鍵是想不想讀的問題。魯迅先生把讀書時間比作海綿里擠出的水。的確,我們每天是被大量工作占據(jù)了時間,許多瑣碎的家事分割了時間。在此情況下,我們很容易找出沒有時間的借口,久而久之蛻變成不愿讀書,厭惡讀書。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與書打交道的人,不讀書想教好書,這完全是不可能的!如果“以其昏昏”,怎么能“使人昭昭?”一個教師如果不勤奮讀書,不從書中汲取營養(yǎng),遲早要被拋棄!
難道真沒有時間嗎?我不相信!我認為把閑碎的時間利用起來,時間就很充足了。如果不把握這些細小的時間,而去尋找大塊時間,我們永遠也無法讀書。
由于教師不愿意讀書,怎么能要求弟子們?nèi)缁鹑巛钡毓馀R圖書?有些教師由于不愿讀書,常常一問三不知。問他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是誰說的,不知道;“出師未捷身先死”說的是古代哪位宰相,不知道;《示兒》的作者是誰?不知道!我們到底要知道什么?
讀書對他們來談是一文不值的,甚至讀書成了難登大雅之堂了,或是“愚人”之事。
由于教師怕讀書,那么即便要求弟子讀書也是泛泛而談,或是應付差事,這樣的讀書一定不能堅持到底。
二、學生的作業(yè)量太重是阻止“書香校園”的又一原因
教師不是讓學生利用有限的時間在書海中遨游,而是唯恐弟子們對狹小的書本知識學不會。我的女兒今年四年級,我每天是親眼看著她怎么完成作業(yè)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作業(yè)總有200多道題,她每天做到12點多都做不完,有時還要我?guī)兔?。做完作業(yè)常常是筋疲力盡,頭昏腦漲!我有時對這些問題進行審視,其實許多題都是一些類似題,好比讓學生連續(xù)做1+1=2幾十道題,這種訓練做多少又有何用?不擴大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就像魯迅先生在《故鄉(xiāng)》中寫的那些孩子們只能“看四角的天空”。
知識的單調(diào),文化的貧乏,讓孩子們自然尋找蹩腳,什么“心中偶像”“超級歌星”“體壇怪異”等等,他們都了如指掌;甚至連這些人的出身、屬相、星座、飲食愛好等等都了解得如數(shù)家珍。至于讀書對他們只能少提。的確,他們太苦了,想起每天的作業(yè)能不讓他們頭痛嗎?有些學生說:“這是我們唯一解脫的好方法?!?/p>
希望我們廣大教師們,真的應該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給孩子們充分的閱讀時間!讓真正的書香溢滿校園!
(作者單位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包頭市土右旗明沙淖中心校)